1944年,抗日根据地的和平医院里,一间由土坯与茅草搭建的简陋病房,却漾着温暖的气息。土黄色的泥墙粗糙质朴,屋顶的木梁与秸秆清晰可见,带着乡野的原始质感。墙上,几张相框嵌着黑白照片(其中有毛主席的画像),旁边展开的地图与写有中文标语的纸张,默默诉说着战时的特殊背景。 两名摔伤的美军飞行员穿着深褐色的厚棉衣,正处于疗养中:一人半卧在铺着灰棉絮的床榻上,盖着浅棕色的被子;另一人坐在床边,两人面对面,脸上漾着轻松的笑意,似在交谈中疏解着伤痛与对远方的牵挂。角落的木桌上摆着简单的物品,一旁斜靠着的木杖,印证着他们摔伤的经历,却未打破这间病房因善意与反法西斯同盟情谊而营造出的平和——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这片根据地的医院,成了他们疗愈身体与心灵的港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