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2年,在永定陵守陵的宋仁宗生母李宸妃在落寞中死去,对于她死后的待遇,太后刘娥淡淡地说道只是一宫人死,草草埋葬就好。
宰相吕夷简看不下去了,不顾刘娥生气,极力劝阻刘娥应该厚葬李宸妃,并且说道刘娥以后会感激他的建议,刘娥才不情不愿的以一品礼治丧。
不过心里不舒服的刘娥虽然妥协了,但决定出丧不得由宫门而出,而是要拆了宫墙出去,等于还是要降低李宸妃的身后待遇,吕夷简再次坚持,才由西华门出丧。
吕夷简又偷偷找到刘娥的亲信罗崇勋,说明利害关系,再次提高李宸妃的待遇,将其以皇后礼入葬,并用水银实棺,至此宋仁宗的生母才勉强得到该有的身后待遇。
那么李宸妃身为宋仁宗生母,为什么没有被追尊为太后,反而去为宋真宗守陵去了呢?
这么说吧,李宸妃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李妃的原型。
说起来她是一个悲惨女子,起初为刘娥侍女,刘娥为宋真宗宠爱,想立她为皇后,但家世不显赫,又被公公宋太宗打压过,还没有子嗣,所以大臣极力反对立她为后。
因此刘娥和宋真宗就玩了一招借腹生子,以侍女李氏为宋真宗侍寝,不久果然怀孕,生下了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刘娥对外宣称这是为自己所出,交由杨淑妃抚养。
刘娥是个权力欲望极强之人,可以视为宋朝版的武则天,利用宋真宗宠爱,成为皇后,并且在真宗病重期间擅权,等到宋仁宗登基以后,刘娥升级为太后,并且临朝称制,掌握了大权。
刘娥一直想效仿武则天称帝,进行了诸多试探。
诸如在天圣二年,她想在天安殿受尊号册,享受皇帝一般的待遇,但次相王曾极力反对,只得改在文德殿受册。
在临朝称制之初,刘娥说道宋仁宗长大以后便归政,结果天圣六年,仁宗都19岁了,她都没有还政的意思。谏官刘随只是奏请日常事务由仁宗处理,就被刘娥逐出朝廷。
更离谱的是,刘娥还做了两手准备,根据宋史吕夷简传来看,刘娥还在宫中抚养诸王之子,似是有意图代替宋仁宗之意,如果已经长大的仁宗不听话,那么真会换一个听话的。
同时还疯狂试探大臣的意思,问次相鲁宗道如何看待武则天,被回怼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还想依照皇帝的规格,建立刘氏七庙,但是又遭到鲁宗道的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刘娥只能放弃她的武则天梦,只有没事在祭祀太庙时,身穿帝王衮服过一把皇帝瘾罢了。并且有臣子献《武后临朝图》试探她时,假惺惺地说道自己不会称帝,不会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
另一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是毫无存在感,并且为刘娥所嫉妒,所以虽然生下了皇帝,但是并没有母以子贵,甚至宋仁宗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就是李氏。
李氏也没有闹,是逆来顺受,毕竟她也斗不过刘娥,先后被晋封为才人、婉仪、顺容,不过也只是普通的妃嫔罢了。宋真宗死后,更是被打发到永定陵去守陵。
公元1032年,也就是刘娥死的前一年,李氏生病,刘娥派亲信张怀德和太医杨可久等人医治,结果越治越重,李氏病死,年仅46岁,在她临死之前,刘娥才晋封她为宸妃。
参考后来张怀德和太医杨可久等为李氏治病之人,在宋仁宗亲政以后就遭到贬黜,说明李氏之死的确有猫腻。
很有可能刘娥自知命不久矣,害怕她死后,李氏是宋仁宗生母的真相被公之于众,自己身后待之名会被打压,所以提前“送”走了李氏。
刘娥虽然没有成为宋朝的武则天,但是她依旧不死心,还想把后宫干政临朝称制这套延续下去,临终竟然遗诏命宋仁宗尊杨淑妃为皇太后,想要以杨淑妃来继续掌控朝局。
这可谓前所未有,从来都是皇帝追尊或者追封生母或养母为太后,这还是第一次太后临终指定自己同辈妃子为太后的。
不过刘娥做得太过分了,大臣们自然不同意,最终宋仁宗虽然为了感激杨淑妃对他的养育之恩封她为太后,但并没有让她干政。
而宋仁宗亲政以后,叔叔赵元俨才对他说道你的生母是李氏,并且死的不明不白啊,仁宗是大为伤心,悲伤的不能自己。
这时候刘娥的娘家刘氏一族可谓岌岌可危,悲伤的宋仁宗一度想要灭了刘氏一族,派兵包围了刘氏一族府邸。
不过吕夷简当时的布局之好处显示出来了,宋仁宗亲去洪福院祭告生母,打开棺木,想要看母亲一面,发现李氏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是大为感动。
这样一来,马上对刘娥就没有那么大的仇恨,刘氏一族也幸免于难,只是查明生母李氏的死可能有问题,但是又查不到什么确切问题,只能将当时治病的一干人等贬黜。
刘娥梦想当宋朝版的武则天,没有成功,反而差点连累自己家族,还好遇到了吕夷简,不然后果难料。
即使宋仁宗是一代仁宗,但如果真是草葬其生母,对其苛刻至极,加上又架空仁宗11年,新仇旧恨加起来,刘氏一族真可能被抹去。
还好的是宋仁宗见刘娥对自己生母不薄,感动之下,就没有算之前的旧账。
只不过可怜了李氏,身为皇帝生母,在儿子登基以后,没有成为皇后,也没有进位为皇太后,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儿子长大成人。
后来甚至被剥夺看儿子成长的权力,被打发出京去守陵,又在46岁时有些莫名其妙地死去,令人是唏嘘不已!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