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差的人,最喜欢在微信上做3件事,看看你身边有没有

幕卷情感 2024-04-08 09:47:10

微信上总有些人令你不胜其扰,却又无法直接删除。

他们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每一条消息都在触动你的神经。

他们喋喋不休、牢骚满腹,毫无界限,丝毫不顾及场合和他人的感受,

俗话说:言为心声,口为心门。

观察一个人的人品,不妨先听听他怎样讲话。

事实上,在微信对话中频频引起别人不适的人,在真实世界中往往也名声不佳。

那些品行低劣的人,他们在微信中做的这三件事最为常见,一旦发现,最好是敬而远之。

牢骚满腹

《孔子家语》中所言:

“终身为善,一言则败之,可不慎乎?”

意思是:

一个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行善,然而一句不经意的抱怨,可能就会毁掉之前所有积累的好名声。

言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生活中,我们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人:

“烦死了,老板总嫌弃我工作干不好,有本事他自己去干啊!”

“同组的人天天加班,好像只有他们在认真工作,只有我在摸鱼!”

“这个客户太难搞了,拜访几次了就是不签约,总是挑一堆毛病气死我了……”

他们在微信里发着牢骚,表达着不满,仿佛世间所有不幸都特意挑中了他们一样。

每次看到他们的信息,仿佛能感受到整个世界都被灰色笼罩,所有的希望都被无尽的烦恼与委屈所吞噬。

美国《时代》周刊说:

“抱怨”真的就是口臭,它会传染,而习惯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

抱怨似乎成了他们表达不满的唯一方式。

但他们往往忘记了,这样的行为只会使他们变得更加自私,只顾自己的情绪宣泄,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与这些人相处,你将很难获得正能量。

反而成为他们情绪垃圾桶的替代品,不停地接收着与自己无关的负能量。

更为糟糕的是,这些负能量会悄然影响你的心态。

戴尔·卡内基先生的30条沟通人际关系原则中,第一条就是:

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

一个经常抱怨的人,无形中会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变成一个负能量的磁场。

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抱怨,遇到的不幸就越多。

所以,如果你在微信上也有这样喜欢抱怨的人,最好还是少与他们接触。

不要被他们的情绪漩涡所吞噬,不要让自己沉沦于无边的负能量之中。

记住,生活并不是他们口中那般灰暗。

人生虽有起伏,但带着乐观的心去体验,总比沉浸在悲观情绪与不幸中要好得多。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

乐观者视灾难为契机,而悲观者则在机遇中寻觅灾难。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这样才能真正拥抱生活,找到幸福。

没有边界

作家周国平曾说:

“人际交往中都有一道不应逾越的边界,大部分的烦恼和冲突都源于试图打破这个边界。”

做事做人,没有边界感,对人对己都会平添无数烦恼、

比如,我们在微信上经常收到这样的消息:

“忙里抽空帮忙点个赞,非常感谢!”

“帮我快手砍个价吧,谢谢你啦!”

“给我朋友圈的文章投个票,非常感激你!”

如果是较为亲密的朋友,举手之劳,也就帮忙了。

但是如果是那些八百年都不联系,一出现就是要你帮忙的人呢?

这种出现只为求助,不论是点赞、投票还是紧急借款,这种无视个人界限的行为,都会令人反感。

同事晓丽分享了她的一次尴尬经历。

一个熟人给她介绍了一位对象,称他为人细心周到,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晓丽兴致勃勃地加了那位男士的微信,他们开始了初步的了解。

一开始,对方确实表现得绅士且礼貌,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然而好景不长,这位男士很快就开始各种要求晓丽做这做那。

有一天,这位男士发来了一个链接,说是他参与的一个活动需要投票支持。

晓丽当时在忙工作的项目,就回复说稍后会帮忙看看。

没想到,这位男士开始频繁发消息催促:

“晓丽,你帮我投票了吗?

我真的很需要这个。”

“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动静?

帮个忙很快的,你帮我投了我会感激不尽。”

“你是不是不想帮我了?没关系,如果你忙的话我可以找别人。”

晓丽感到很不舒服,她不喜欢被这样无理催促,感觉这位男士很不懂尊重人,也不顾及她的时间和感受。

最后,她决定不再跟这位男士继续交往,直接将他删除并拉黑,结束了这段短暂的微信交往。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称为“心理界限”,意指每个人对他人行为的忍耐都有一个阈值。

当这个界限被一次又一次地侵犯,人们就会感到不适。

那些没有概念的人,在微信上无视他人的界限,频繁地要求帮助、分享链接、请求点赞或借钱,实际上正在损耗着双方的情感纽带。

他们或许不知道,当耗尽了彼此间的情感储备,人际关系也就走到了尽头。

毕竟,正如俗语所说:“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这才是人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

搬弄是非

古人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人际交往中,搬弄是非不仅是自我道德的沦丧,更是对他人人格的极大不尊重。

然而,总有些人在微信上沉迷于散布流言蜚语,背后搬弄是非。

这类行为的背后,往往显现出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或者妒忌他人,或是拿他人的不幸取乐。

散播谣言的人可能只是一时的口快,却未曾想到,这些无端的指责对被造谣者可能会造成长远甚至是终身的影响。

还记得那起女子因取快递被造谣而蒙受污名的事件。

谷女士在小区便利店取快递时,被便利店老板拍摄了短短9秒的视频。

这位老板与他人勾结,用微信编造出一段不存在的对话。

并将这段视频和捏造的聊天记录四处传播,编织出了“寂寞富婆与快递小哥不轨”的荒唐故事。

谣言如野火一般蔓延,迅速在谷女士亲朋好友之间传播。

这场谣言的狂欢不仅让谷女士在社交场合遭受指指点点,甚至影响了她在工作场所的声誉,致使她精神崩溃,得了抑郁症,最终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

鬼谷子说:

见不得别人好,是人性最大的恶。

便利店老板与谷女士素未谋面,仅凭一时的嫉妒心,便心生邪念,恶意重伤。

若是对方是自己心生嫉妒的熟人,所采取的手段可能更加卑劣。

如果你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乐于传播谣言、喜欢搬弄是非的人,最好还是与他们保持距离。

今天他们在你面前说他人的闲话,很可能明天就轮到你成为他们的话柄。

不要等到后悔莫及,提前远离这些搬弄是非的人,以免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俗话说:

“有口无心的话语是无形的箭,它们会射穿你的荣誉。”

保护自己,不仅仅是对抗谣言,也是维护你的荣誉和尊严。

海明威有句话说得好:

“人类花费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花费六十年时间学会保持沉默。”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他内心品格的直接反映。

那些品质低劣的人,往往乐于挂念抱怨、矛盾和谣言。

在未来的交际之旅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必须选择远离。

作者 | 幕卷·魅夜

图片 | 幕卷·摄影爱好者投稿

0 阅读:1

幕卷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