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记载的世袭制朝代夏,为何西方各国都拒不承认?

空人空心空世界啊 2020-05-04 10:23:24

一,信史

我们学过历史,中国历史都有一句,公元前841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也就是中国有明确记载的开始。为什么以这一年开始呢?

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司马迁编年史史书《史记》中这一年是有明确的时间记载的,而在这之前没有确切的时间,只有纪传。二是,我国史书《春秋》,《史记》中记载了大量的天文现象,现在科学家通过科学原理倒推,验证证实了公元前841年这一年的正确记载。比如

《春秋》 记录公元前780年陕西地震,

《春秋》记载公元前722年日食记录,这是离公元前841年最近的天文记录。

不只是这些,历史上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无法确认,众说纷纭,最后都是通过科学手段确认的。

二,夏之历史争议

由于流传下来与关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某些历史学家、文人(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否认夏朝的存在,夏朝不存在,夏朝文字也就不存在了。虽然至今还很少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但是《史记 ·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 ·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002年面世的遂公盨属西周中期,其上有“天命禹敷土,堕山浚川”的字样。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贡献。在洪水退后,那些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由于有功于民众,大禹得以成为民众之王、民众之“父母”。遂公盨的发现,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但文中并无“夏”的字样,禹似乎还具有神格而非人王,因而这篇铭文似乎并不能被看作是夏代“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

三,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的论证。

鉴于对夏商周的历史证据的缺乏,国家专门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作组。

1995年秋,国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想。

1996年启动,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结题。

根据当时发表的夏的年表如下:

夏代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启立国(14代17王,共470年)

太康失国(后羿篡位)

少康复国中兴

夏桀亡国(相传为女祸,汤商灭夏)

可惜夏的历史还是不太确切的,但商的历史就详细多了。

0 阅读:118

空人空心空世界啊

简介: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