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铁,一天捧红三位顶流

视觉志 2024-07-05 15:47:49

广州地铁站,已变成现眼包大舞台。

自从开放了个人投放,不少年轻人将自己的大头照、精美P图、甚至简历都铺到了广州地铁的各个站点。

以往,这里是各大品牌铺地广的兵家必争之地,是粉丝给明星刷脸做应援的打卡点,如今,已被浓浓E能量的广州年轻人霸占。

他们在这里找工作、找对象、庆生、庆祝结婚纪念日......好似行走在巨大的实体化朋友圈里,每隔三步五步,就想回头给点个赞。

网友直感叹:果然,还得是广州。

如此日常,又有点癫狂。

恭喜广州人,精神状态又领跑全国。

自制应援,我在地铁里做一日爱豆

注意看,这个女孩叫小江。

作为“传说中身价过亿的江家独宠千金”,过生日,自然也要用最高规格的待遇——

狠狠包他一个广州地铁LED大屏。

用最直抒胸臆的红底大白字,让所有人一齐大喊:“江大小姐生日快乐!”

不止大小姐,还有女明星。

这边是女明星等等的生日应援,图片堪比精美饭制,还有手幅、娃娃、甚至带ID合影打卡(追星常见打卡形式)。

不知道的以为是粉丝给自家小偶像庆生,实则是身为追星女孩的等等送给自己的应援大礼。

图源:@等等陈-

这年头,广州年轻人已经不满足于在海底捞过生日的刺激。

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高清大图,摆在最人潮汹涌的地段,引得过路人都驻足打卡祝福,才是时下最流行的庆生方式。

是的,只要足够E,便可以在川流不息的广州地铁里做一日爱豆,享受顶流级待遇。

(当然也有I人被E人投放的应援,那就不是享受而是“酷刑”了。)

有庆生的,也有求婚的。

“请和我结婚吧!”的大字摆在旁边,任谁不得多看两眼。

上学时校园里有摆心形蜡烛求爱,打工后,通勤路上照样吃满嘴狗粮。

图源:@冰淇Ci🍦

更多的是利用一切资源给自己揽活儿的,比如这位在地铁里投简历的人,真正做到了把简历打在公屏上。

给脸打码是“找不到工作没脸见人”,留下二维码是“了解我飘零的前半生”。虽然没有工作,但网感已经遥遥领先新媒体小编。

图源:向瑶函Hans

广州地铁里还出现大把整活儿人。

比如有人值此生日之际大赦天下,投放下班圣旨——“被指到的人请立即下班!”

图源:Gavin

比如这位不求职、不求婚、单纯求一乐的B站UP主@俏佳人xxx,给自己投放了仿照《Better Call Saul》的一比一复刻海报——

“Better Call TANG”。

满满活人感,不愧是广州地铁。

记得广州地铁上次出圈,是因为玲琅满目的禁止标识。

别的地铁里大多是“禁止倚靠”“请勿扶门”这类常规标识,但广州地铁里有“请勿躺卧”“请勿乞讨”“请勿悬吊”等奇葩行为禁止标识。

之所以禁止,是之前真的有人这么做过——

把地铁拉手当健身环的、在走道里撑起小桌喝酒的、晾衣服的、摘菜的、把站台的公共座椅带上车的......人才密度不亚于佛罗里达州。

图源:@海盐椰味芒芒

还有广州网友建议再多列几个标识,比如“禁止偷吃别人的早餐”“禁止带茶叶蛋上车因为很烫屁股”,不敢想象他们都经历过什么。

每次出圈,广州总散发着这样一种迷人的气质——

明明是一线城市,但却有着仿佛三四线城市的松弛感。

相较其他一线城市,北京肃穆,上海精致,深圳繁忙,节奏都各有各的紧凑,人们嘴里念叨着生意,心里满是焦虑。

但广州人,似乎不论什么时候都气定神闲。

广州人的生活哲学

网上从来不缺关于广州的段子。

同为大城市,行走在广州街头的感觉和上海截然相反。

上海大街上满是精致如小红书博主般的俊男靓女,一眼望去就觉得自己不配出现在这里。

但身处广州,只会有种“到家了”的错觉。

广州的dresscode是舒服为先,这里的男女老少似乎达成某种默契,一年四季只要温度适宜,就是一双拖鞋走天下。

女孩也经常素面朝天,没什么化妆压力。

除了少数职业有着装规范,鲜少见到西装革履的人。T恤、大裤衩、帆布袋,才是标配。

连移居广州的人都感慨,“广州治好了我的穿衣焦虑”。

过去一换季还会根据潮流买新衣服,现在天天“省服”焊身上,土土的很安心,反正大家都一样土。

图源:@邢大姨

广州人不讲究穿戴,是出了名的。

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但广州人对外在之佛系,连奢侈品店开到这里也遇冷。

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的消费总额多年排不进前五,门店数量连部分二线城市都比不过。

对许多人来说,背奢侈品包包上班,还不如背个奶茶袋子。

这也使得在广州生活很难产生像北京上海一样的阶级感,因为无论穷还是富,挤地铁还是开大奔,都穿得好像是出门取快递的。

在广州最不缺这样的反差感,那些看似平凡的老广,说不定是什么深藏不露的“扫地僧”——

逛菜市场杀价买菜的阿伯,可能出来就坐进了敞篷车;

写字楼里拖地的保洁阿姨,能出手拯救濒临倒闭的公司;

街头巷尾卖小吃的商贩,家里有十栋楼收租中;

就连每年市民赛龙舟,都堪称“最高端圈层活动”。

广州人的消费观也自成一派,对国外奢侈品豪车不感冒,但十万块的鱼缸、二十万一条的锦鲤、价值不菲的红木家具、一块约等于一半房价的风水石......买起来倒是眼睛不眨一下。

尤其是吃,更是头等大事。

几百上千块的衣服买来觉得浪费,但换成一道上品菜肴就物有所值。

吃早茶,能从早上六点吃到关店,就算大水演进店里也不打紧,就当泡半身浴了。

农家乐更是驱车几十公里,翻越万水千山也要吃到。

对吃,他们是认真的。

图源:《食不厌精》

之前网上还火了一种人设叫“粤圈太子爷”,类似言情小说里的霸总。跟京圈、沪圈太子爷相比,粤圈太子爷连霸总都当得极具地方特色。

别人送礼物是999朵玫瑰花,粤圈太子爷送的是999朵陈皮。

别人带女孩约会去高档西餐厅吃牛排,粤圈太子爷带女孩一路驶进山里寻找最鲜美的走地鸡。

图源:@momo

汪曾祺写过他读西南联大时的一位广东同学。

每当防空警报响起的时候他都不“跑警报”,而是跑到烧开水的炉子那里煮冰糖莲子。等到警报解除,他的莲子就煨得差不多可以吃了。

天大地大不如面前的冰糖莲子大,这就是属于他们的生活哲学。

松弛与奋斗,广州人的“两幅面孔”

这份松弛也贯彻在广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之前广州开马拉松比赛,拉拉队在旁边拉的横幅是:“跑嗨咩终点又无人等你”。

刚刚结束的高考,广州各考点外也全然不见父母送考的壮观场景,家长们belike:“唔识做就早d出黎,等阵塞车啊(不会做就早点出来,等会儿堵车了)”。

广州人从小奉行的生活态度便是如此,就如他们老话说的,“休道天冧当被冚”,天塌下来当被盖。

不过,松弛并不等于懒惰,广州人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恰是建立在毫无保留的奋斗之上。

松弛与奋斗,就如同广州人的两个侧面。

自古以来,广州就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都。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当代改革开放,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商业动力流淌在广州人的血脉里。

刘禹锡就曾写过“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来形容广府作为国际贸易之都的繁盛景象。

清朝时期,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十三行作为官方唯一特许经营海外贸易的机构,还涌现了如潘振承、伍秉鉴等商界领袖。

西洋画:清朝十三行

他们凭借敏锐的商业智慧积累了巨额财富.

如伍秉鉴的家产在1834年达到2600万元,相当于当时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潘振承还在与英商交易时首次采用伦敦汇票支付货款,成为最早使用汇票的中国商人之一。

如果去品尝国外的老字号中餐厅会发现大多是粤菜馆,许多菜也直接沿用粤语名字,背后是上世纪敢拼敢闯的老广人一路漂流过海,落地生根。

务实、奋斗、合作、创新,始终贯彻在广州人的血液中,代代相传。

如今,这种精神也依然延续着。

一大批企业家在广州发家,推动着社会发展,无数外来务工人也涌入广州,为这里注入新的活力。

三联拍摄的纪录片《热流》里采访了一位来广州务工的女孩,她上早班的时候每天四五点钟起床。迎接她的不是凌晨的寂静,而是楼下制衣厂开始干活儿的机器声:

“那时候我就觉得广州这个城市太好了,我就喜欢这样的氛围”。

图源:三联生活实验室《热流》

广州,以其独有的包容性,欢迎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高楼林立之余是窄巷交错的城中村,也是许多人落地广州的第一站。

有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有怀揣梦想的小镇人,在这里开启人生中名为奋斗的新阶段。

与此同时,跟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初入广州的生活压力要小得多。

不像在北京实习月薪三千房租两千五,在上海打工赚钱上海花,在深圳来了都是加班打工人。

在广州,宜人的房租物价、宽松的落户政策、便宜美味的煲仔饭和云吞面,构成了这座草根友好型城市的肌理。

图源:Livin广州

或许,这才是广州有松弛感的真正原因。

就像老茶楼门口那副经典对联写的——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有力卖力,得闲饮茶。

活得张弛有度,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

0 阅读:225

视觉志

简介: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