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历史当中,长征1号核潜艇无论何时,都是一种里程碑式的存在,它是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是一艘完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潜艇,它开创了中国水下核力量先河的先驱者。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就是长征1号核潜艇的前世今生。
许多讲到长征1号核潜艇的地方,都会提到,它是1966年开始总体设计的,并且把这一年作为长征1号核潜艇的起始点。实际上长征1号的前世,比这个时间要早得多。
在世界范围内,核潜艇的建造热潮,起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1954年1月,世界首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下水,1957年1月开始试航,苏联的第一艘核潜艇,627型攻击型核潜艇,是1955年开工设计的,1958年服役。
而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座核反应堆建成并投入运行,几乎同时中国开始考虑发展核潜艇的问题,中国核潜艇的建设由此起,然而1962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全部原子能专家,加之中国正经受着经济困难,为了给原子弹让步,核潜艇工程暂时下马,但保留了一支50多人的队伍,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验。
直到1965年3月,核潜艇工程再次上马,并确定了先研制反潜鱼雷核潜艇,再搞导弹核潜艇的两步走方案。1966年第一艘091型核潜艇,也就是后来的长征1号开始总体设计。
大家注意,这个地方有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就是先研制反潜鱼雷核潜艇,再搞导弹核潜艇,这和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步骤,有了明显的不同。
美国是分三步走,先搞试验型核潜艇,之后搞攻击型核潜艇,再后搞战略核潜艇。而且美国在试验核潜艇阶段,一下子就搞了两个试验艇,一个用于试验核反应及潜艇的总体布置,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鹦鹉螺”号。另一个是为了试验先进的潜艇线型,这就是“大青花鱼”号试验潜艇。
但是在中国发展核潜艇的早期决定当中,为了加快研制步伐,采用了两步走的方案,
实现了“三步并两步”,跨过了试验艇的阶段。
讲到中国核潜艇的故事,有一个玩具模型的故事是跨不开的,这个故事讲的是,当时中国的研发人员,接触到了一个美国买来的潜艇模型玩具,由此确定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直接使用水滴型外形。
实际上这个故事的真实版本要复杂得多。这个里头讲到的美国的玩具模型,它的生产厂商叫瓦伦尔公司,老板雷瑞斯·H·格瑞希尔是一个超级军迷,模型发烧友,50年代末美国的“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问世。所以作为军迷模型发烧友的格瑞希尔搞了一个1:200的仿真模型,我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回国途中在机场上买了一个,准备作为礼物带给自己的孩子,凑巧的是,回国后我们的潜艇研发人员听说了这个事,就把这个模型借来参考。
由此一个小小的玩具模型,给我们的核潜艇研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不过真实的帮助,不是确定水滴形的外形,它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了核潜艇的总布置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模型,它是一个解剖模型,内部的细节相当的清晰。而对于潜艇设计来说,潜艇的总布置,是一个最麻烦、最要命的问题。有了这个玩具模型作为参照,实际上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捷径。
1968年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1970年12月26日,这艘潜艇完成了下水。1971年8月23日,该艇第一次以核动力航行驶向试验海区,进行检验性试航。1974年8月1日的建军节,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1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就是长征1号的前世。讲到这里故事似乎中断了,因为这个时候长征1号开始服役了。故事的中断并不是没有故事,而它的故事至今还尘封在秘档之中。
又过了42年,长征1号核潜艇退役后,经过去辐射处理后,2016年10月入驻青岛海军博物馆码头。经过内部整修后,2017年4月24日向公众开放,长征1号核潜艇的前世今生就已经结束了,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有前世,有今生,就一定还有来世。将来或许我们会看到新一代的长征1号,重新进入中国海军的序列服役,但那个时候的长征1号,一定是一艘全新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动力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