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一辈人喜欢没苦硬吃

猴姆小馆 2024-12-16 17:29:48

​可以看到,提问者为此很苦恼。

但实际上,这个事情没有为什么,只有怎么做。

老一辈人想没苦硬吃,你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更多的苦。同时避免让他们有权力影响到你。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样,我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比如长期的物质匮乏导致的饥饿感留存啦,比如想掌握话语权pua你啦,比如觉得吃苦才能安心啦,很多理由可以分析,但其实都没用。

只有一个结论是有用的,就是成年人除了接受长期的强制性教育(包括杨老师的电击疗法)或者拘役洗脑,否则基本上是不可被改造的。

但老一辈人毕竟是你的亲人,又不能肉体毁灭,所以只能让他们自己过好自己的苦日子。你要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控制欲不能太强,不管是好的控制欲,还是坏的控制欲。

当然,如果进化到吃过期食品导致入院那种,我觉得智力已经是有先天的缺陷了,所以生活里可以按照对于轻度智障人士一样的规格去对待及看管,但更不需要去追寻为什么了,你会通过研究智障为什么是智障从而把他变成一个聪明人吗?

不过如果是学生,那可能就惨了一点,经济上不自由,所以只能听他们这么攻击自己。那你就只能把这个当成是上班,上班就是要听自己不想听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现在越发感觉,这个世界上一切不良情绪的原因,都是在于把期待放在了不正常的人身上。

你期待一个不正常的人突然通人性了,听明白你的苦衷了。但实际上没有。

你期待一个坏人某一秒钟良心发现,不再害你了。很可笑。

你期待一个世界观跟你格格不入的人突然跟你产生了互补,彼此抱团取暖了。最后肯定是撕逼告终。

而期待这件事之所以被写进文艺作品里,就是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很少,哪怕这个期待很正常,但一旦有共通,就已经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温暖故事了。更多时候,你的正常期待,都无法投射到一个正常的人类上面。最后只能是放弃,甚至抱有期待都会被嘲笑成幼稚、愚蠢。

人是不会改变的,只能筛选,不能改变。父母也是一样,有的人运气好,父母的智力水平跟认知水平正常,所以就比较幸福。比如我妈我根本不用跟她讲太复杂的道理,她从各种渠道看出我心情不好,都会主动安慰我。昨天她看出我最近工作太忙,有点沮丧,马上就跟我说了很多温暖的话。

但相反如果她不是这样,我不可能反复的教育她「你得体谅体谅我」,因为这样大家都不开心,想得到体谅的人只能失望,而对方则加深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愤怒情绪,不断内耗,追问自己「什么是体谅」这种学术性难题。所以只能是在能离远点的时候,尽量的离远点。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里,巧玲的养母倒是一个明显的「坏人变好人」的例子,但那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激素水平跟生态位都变了,所以原来的刁蛮变成了平和,原来的霸道变成了冲淡。这是时间跟身体机能才能改变的事情,而不是巧玲找出了养母到底心理障碍在哪里,然后去想办法温暖对方所导致的。如果巧玲这么想,大概活不到养母变老变好就被打死了。

说回没苦硬吃这件事。其实也没有一个道理是说,人生下来就不能一直以吃苦为目的活着的。

所以在「人应该享福」跟「人应该吃苦」这两件事上,只有选择的不同,只能说秉承两种价值观的人,互相觉得对方是傻逼。但前者没法肉体消灭或者精神改造后者,而后者大部分时候也不能消灭前者,不过也有例外,因为吃苦等于下限低,一个人常年锻炼自己的下限,在非常危机的情况下也许就能把下限高的给耗死,而现代文明的光辉之处就是一直在维护这个平衡,让后者(类似于蟑螂)没那么牛逼的发挥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所谓东亚怪物房一词的由来,因为在旱厕能生存下来的人,搬到豪宅也能睡着,反之则不行。

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了,问为什么,潜意识里就是有期待。

为什么他要这么对我啊?

潜台词就是,如果我搞清楚了原因,有计划的疏导跟改变,或许他就不会这么对我了。

但实际上不是的,如果你没有极强的控制欲想去折磨对方,只是想逃离被对方折磨,那你不需要研究对方折磨你的动因,没有为什么,越了解为什么越失望。

因为你会发现,对方比你想的理由还是要坏一些,以至于哪怕你给出来九十九种动因的解法,还是会因为疏漏了一些而一秒钟破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