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安徽黄山,两个大学生小伙为了省钱,只点了一笼小馒头,老板看着心疼,就免费送了他们一盘榨菜。邻桌的4名女顾客看到后,质问老板为什么她们的榨菜要收费2元,还直接进行了投诉。市监局根据投诉来到餐饮店调查,得知事情的真相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笼馒头引发的风波:两元榨菜里的人心 黄山的秋老虎正厉害,傍晚的小餐馆里还飘着热气。老板老周刚把最后一笼馒头端出来,蒸笼掀开的瞬间,白花花的热气裹着面香扑了满脸。他用袖子抹了把汗,眼角余光瞥见门口走进来两个熟悉的身影。 一、拘谨的点餐 是住在楼上的两个大学生,小林和小吴。老周认得他们,俩孩子暑假没回家,在附近找了兼职,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回来时一身汗味。这会儿两人站在柜台前,手指在菜单上划来划去,声音小得像蚊子哼。 "叔,要一笼小馒头。"小林的手指在"猪肉馅"三个字上顿了顿,又移到"白面馒头"那里,"就要这个,素的。" 老周应着,掀开蒸笼捡了十个圆滚滚的馒头,装在竹屉里端过去。小吴掏出手机扫码,支付页面停在"10元"的数字上,他抬头问:"叔,能支付宝花呗不?" "能能。"老周看着他俩把馒头掰成小块,就着免费茶水往下咽,喉结滚动得厉害。竹屉见了底,小林的手指还在抠屉缝里的面渣。老周心里一动,转身从柜台下摸出袋包装好的榨菜——是他早上刚拆的,还没开封。 "拿着,"他把榨菜往桌上一放,"光吃馒头刮嗓子,就着吃。" 小林慌忙摆手:"叔,不要,我们没点..." "不要钱,送你们的。"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指腹摸到孩子后背突出的肩胛骨,"我闺女也在念大学,知道你们不容易。" 俩孩子红了脸,连说了三声谢谢,撕开包装袋时,榨菜的咸香混着馒头味飘了过来。 二、邻桌的质问 "老板!"一声尖利的女声划破了店里的安静。 邻桌四个女顾客正对着粥碗皱眉,穿米色风衣的女人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我们点的榨菜凭啥收两块钱?他们那桌就白送?" 老周赶紧走过去,看见她们桌上的空榨菜袋——是那种小包装的,店里确实明码标价:每袋2元。"妹子,那俩是我楼上的租客,学生娃,我看着可怜..." "可怜?我们就不可怜了?"穿花裙子的女人掏出手机对着价目表拍,"明码标价写着'所有榨菜收费',到他们这就特殊?你这是看人下菜碟,做生意不讲规矩!" 小林和小吴脸都白了,手忙脚乱地想把榨菜袋收起来。老周拦着他们,赔着笑对女顾客说:"要不这样,你们这桌的榨菜钱我也免了,算我赔不是..." "免了就完了?"风衣女人声调更高了,"我们差这两块钱?这是原则问题!你这属于价格欺诈,我要投诉!"她点开12315的页面,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戳着。 老周的汗一下子下来了,餐馆墙上挂着的"诚信经营户"牌匾晃得他眼晕。他想解释俩孩子每天只吃得起馒头,想说说小林上周中暑还硬撑着上班,可话到嘴边,只变成一句:"别投诉行不?我真不是故意的..." "少废话!"花裙子女人抢过手机,"提交了!等市监局来评理!" 俩大学生站在旁边,手里攥着没吃完的馒头,指甲都掐进了掌心。小吴突然说:"阿姨,榨菜钱我们给!我们付!" "现在给有啥用?"风衣女人白了他一眼,"我们就要个公平!" 三、市监局的调查 半小时后,市监局的小张和老李推门进来。老周正蹲在灶台边抽烟,烟头扔了一地。看见穿制服的,他赶紧掐了烟站起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 "周老板,有人投诉你价格歧视。"小张拿出记录本,"说你给这桌免榨菜钱,收那桌两块?" "不是歧视..."老周把俩孩子拉到身边,"这俩是我租客,月租800块,他俩打三份工才够生活费。今天就点了一笼馒头,我看着心疼,才送了袋榨菜。"他掀开柜台下的柜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租客信息,"你看,这是他们的租房合同。" 小张翻着合同,老李走到女顾客桌前:"你们是觉得收费不合理?" 风衣女人这会儿语气软了点:"我们就是觉得不公平,凭啥他们能白拿?" "妹子,"老李指了指墙上的价目表,"上面写的'按需收费',老板有权对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再说,这俩学生确实困难,刚我看了他们的消费记录,这月在店里就没点过超过15块的单。" 花裙子女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另一个戴眼镜的女人拉了拉她的袖子:"算了,可能真是误会..." "我们不是故意的,"风衣女人的声音低了下去,"就是当时觉得不舒服..." 小张合上记录本,对老周说:"周老板,你的善意没问题,但以后最好跟其他顾客说明情况,避免误会。"他又转向女顾客,"维权是好事,但也得看看具体情况,别让好心人心寒。" 四、结局里的暖意 女顾客们走的时候,风衣女人悄悄在柜台放了两块钱,红着脸说了句"不好意思"。老周追出去想把钱还回去,人已经走远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