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强调:“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然而,《南方都市报》的一则“六人吃自助火锅”消息,让人看后咋舌,疾呼城市建设:勿以“恶小”而不管。
据这则消息报道,深圳六个人去吃118元的自助火锅,拿了80盘牛肉、20盘榴莲和各种蔬菜、饮料,结果买单的时候,服务员看到餐桌上剩下一堆的菜吃不完,当即表示按照规定,他们应该被扣除600元的押金,但是考虑到是第一次来,可以只收取300元。几个人不服,愤怒之下,直接将剩余的菜品、肉类,全部倒入锅中,然后报警。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场风波并未就此止步,接下来的几天里,这六个人在各大点评平台上,给餐厅留下差评。为此,餐厅采取行动:联系到六个人所在的公司,要求对方维护餐厅的名誉,并且公开了事发当天的监控视频。这家公司表示,会对员工的行为内部处理,并要求其删除相关的负面评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名言也警醒我们,“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亟须强化市民的道德修养,即使是微小的恶行也不应忽视,因为积少成多,最终可能会酿成大错;即使是微小的善行也应积极践行,因为善行无论大小,都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建设城市是为了人,城市现代化首先体现在人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虽已提出多年,但应当看到,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有“六人吃自助火锅”的偶发事件,更有需要“大扫除”的“恶习”。
新时代城市建设,首当其冲的是,市民素质的高质量发展。近些年来,市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不足。有的随地吐痰、擤鼻涕,一边晨练一边吐痰,不是把痰吐在路旁花坛上,就是把鼻涕抹墙角处;有的养狗人家,不按规定注射疫苗,出门遛狗时不拴绳,放任宠物随处排便,不爱收捡且不以为然;有的随手扔垃圾、扔口罩、扔塑料袋,更有甚者,开车时往外丢烟头和塑料瓶,不按规定要求投放垃圾;有的无视禁烟令和相关规定,在公共场合包括医院、学校门口“吞云吐雾”、烟头丢一地,使得“禁烟一条街”形同虚设;有的等车、挂号、交费插队,步行过马路无视红灯绿灯,公共场合高声喧哗甚至争吵,人群聚集的地方就容易脏乱差……
凡此种种常见的“恶习”,都是对一个城市文明素质的玷污和损害,应当坚决予以抵制和纠正。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个曾风靡一时的“全民热词”,是20世纪80年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当前,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汲取改革养分,浇灌创新活水,让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人间世事,看似简单,做好却难。拿禁止随地吐痰来说,一些人并不以此为耻,而是视为一种习以为常、本该这样的生活常态。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城市的文明素质又该怎么提高?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在城市管理方面,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治理投入,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对“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不能以“恶小”而不管。杜绝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养狗不清理粪便等不文明行为,既需治理者的统筹协调,更要全体市民的通力配合。每一位市民尤其是党员、干部,都要起到带头作用,年长者应为年轻人作出榜样,共同打造一座座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