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老山战场上,20岁小战士身受重伤,为保住阵地,他独自坚守战位11个小时,在敌军即将攻上哨位时,他利用报话机高呼:“向我开炮!”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85年7月,老山前线战火纷飞。 6号哨位,一块仅40米长、30米宽的小高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20岁的江苏溧水籍战士韦昌进,奉命带领吴冬梅、苗廷荣等四人增援并死守此地。 他们的目标是前沿一个狭小的“猫耳洞”。 7月19日清晨,越军进攻远超预期。 炮火异常猛烈,远超预估的五六十发,密集如雨。 重机枪疯狂扫射,封锁了通往“猫耳洞”的道路。 战友吴冬梅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苗廷荣被炸伤双眼,浑身多处挂彩,伤势严重。 目睹战友牺牲重伤,韦昌进强忍悲痛,奋力爬向苗廷荣,想将他拖进洞内。 就在此时,一枚炮弹在附近爆炸。 韦昌进被气浪掀翻,剧痛袭来。 他惊觉左眼被炸出眼眶! 在这生死关头,他想起《三国演义》中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毫不犹豫地忍着钻心剧痛,将掉出的眼球塞回血肉模糊的眼眶! 随后,他拼尽全力,拉起几乎昏迷的苗廷荣,冲进了“猫耳洞”。 洞内狭小,弥漫硝烟血腥。 韦昌进顾不上自己左眼和全身22处伤口,先为苗廷荣包扎止血。 他立即向指挥部报告惨烈战况:吴冬梅牺牲、苗苗廷荣重伤、自身多处负伤,请求增援。 指挥部严令:“人在阵地在!” 韦昌进誓言坚守。 他让恢复些许意识的苗廷荣负责报告敌情,自己则用仅存的右眼紧盯洞口。 越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连排规模冲锋。 韦昌进依托“猫耳洞”和有限弹药,顽强阻击。 他利用地形,灵活变换位置,投掷手榴弹,用冲锋枪点射。 左眼伤处钻心剧痛,汗水血水模糊视线,但他凭借钢铁意志和过硬军事技能,从清晨鏖战至下午,硬生生打退了越军八次疯狂进攻! 6号哨位,岿然不动! 下午3点多,指挥部通知炮兵支援即将抵达。 同时,洞口上方传来异响,碎石滚落——敌人正企图炸塌洞口! 韦昌进当机立断,拖着苗廷荣在洞口封死前冲了出去! 洞外,排长已带炮兵观察组冒险赶到附近。 韦昌进、苗廷荣及周围涌上的越军,正处于我方炮火即将覆盖的区域! 生死瞬间,韦昌进毫不犹豫。 他猛地站起,朝着排长方向,用尽最后力气挥舞双臂,发出震撼山岳的呐喊:“排长!敌人上来了!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啊——!!!” 这声呐喊,穿越炮火。 排长目睹浑身浴血、左眼空洞却目光如炬的韦昌进,以及周围密集的敌人,泪如泉涌。 为了胜利,为了更多战友,他强忍悲痛,含泪下令:“开炮——!!!” 我方炮火精准覆盖目标区域。 越军死伤惨重。 韦昌进和苗廷荣被一块巨岩遮挡,奇迹生还! 冲锋号响起,增援部队如猛虎下山,全歼残敌,6号哨位保卫战胜利! 战友们含泪将奄奄一息的韦昌进和苗廷荣抬上担架。 昏迷前,韦昌进微弱叮嘱:“先救……苗廷荣……他伤得……比我重……” 师党委下令不惜代价抢救。 八名战友轮换抬担架,奔袭二十多里,将二人送至后方医院。 韦昌进昏迷一周后苏醒。 伤愈后,韦昌进虽失去左眼,身负特等伤残,却身残志坚。 他以惊人毅力克服困难,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在部队奉献。 他从战士成长为优秀指挥员,最终担任上海警备区副政委。 2013年,女儿韦舒怡考入军校,穿上军装。 看着女儿英姿飒爽的身影,铁血硬汉韦昌进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这份传承,是对他当年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最好的告慰。 主要信源:(八一勋章”获得者、战斗英雄韦昌进——坚守阵地岂止在战场——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