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清华博士滨州行:感悟科学精神赋能乡村振兴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7月11日,市科技局组织第33批来滨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开展以“青春奋进现代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及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在市科技馆,博士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和“殊方同致数铸文明—纪念刘徽诞辰数学文化主题展览”。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互动体验,学子们深刻感悟了科学家们矢志报国、科技强国的炽热情怀与感人故事,系统了解了刘徽的数学思想、科技成就及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科学文化“基因”,让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植于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关键节点。以此为契机,市科技局组织博士生们赴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开展专项调研,重点考察该街道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成效与经验。

在“心安•乐业”工坊学院,博士生们了解到,该学院依托白鹭湖社区,有效整合职教社、技校资源,为居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支持和便民服务。其链接企业孵化社区工坊项目,成功打造“家门口就业”生态,构建起助力居民从“无业”到“乐业”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张王村黄河张王农乐园,博士生们实地调研了这一农旅融合特色项目。农乐园集采摘、观光、游玩于一体,布局了水上乐园、森林乐园、采摘乐园、美食乐园、露营乐园五大体验片区,包含20余个近自然项目,并自主研发多门精品研学课程。园区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张王庄及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探索出一条以农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此次调研活动是清华大学博士生们在滨州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潜心投入项目攻关、高效完成实践课题的同时,主动深入乡村、街道一线,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使学术研究更接“地气”,为理论创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责任担当,为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