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连续三年上榜全国前十,桐庐旅游“凭什么”?

近日,2025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上,2025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公布,桐庐位居榜单第8位,名次相比2024年更进一位,这也是“诗乡画城”连续第6年上榜,更是连续3年位列前10。

在县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桐庐究竟凭什么能在这场“长跑”中一路领先,持续进阶?

既有“造月摘星”也有“老树新芽”

作为《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桐庐堪称江浙沪私藏的“山水美学天花板”,近年来先后斩获中国最美县、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等称号,成功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如今的桐庐,“处处有景、时时可游”。

如果说生态是桐庐旅游的底色,产业则是桐庐旅游的发展支撑。近年来,桐庐围绕旅游产业,不断加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持续实施“造月”“摘星”行动,积极招引亿元以上文旅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实力。

总投资约20亿元的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将杭州马术中心(桐庐马术乐园)、瑶琳仙境、红灯笼乡村家园等优质景区及自然资源纳入规划范围中。项目一期预计2026年即将营业,包含江景度假酒店及相关游乐配套设施,集吃、喝、玩、乐、游、购、娱于一体,将打造成为华东区域独具特色的一站式旅游度假目的地。

此外,还有总投资约60亿元的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项目和投资约32亿元的小源溪山水运动公园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为桐庐开辟了文旅融合新赛道,逐步形成更加多元的文旅产品矩阵。

在重大项目推动旅游产品质的飞跃同时,桐庐不断创新产品形态,让众多传统景区强基焕新,“老树发新芽”。

“整个溶洞好像‘活’起来了”!引发众多游客感叹的,是瑶琳仙境全新打造的5.0版灯光系统。在科技的赋能下,已满45岁的瑶琳仙境破解新生,亿万年钟乳石渲染成了流动的星河,灵动的水母在岩壁间游弋,沉浸式天幕将穹顶变成浩瀚宇宙,日月流转,星云变幻,恰似一场沉浸式的裸眼3D光影秀。出口处,还有浙江省首家全场景、多感官、超真实、沉浸体验的科技乐园——“机遇时空X-META”,戴上VR头显,就能开启平行宇宙,体验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

创新求变的,不止瑶琳仙境。天目溪畔,创建于1998年的老牌景区红灯笼乡村家园也即将完成“变身”,在保护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引进了开元旅业集团品牌酒店,将打造成为集高端度假、观光旅游、运动休闲、亲子游乐、会议会展、文化娱乐于一体的“高端度假酒店+亲子游乐”综合旅游度假区。

垂云通天河景区增设了潮流网红元素和亲子项目,并引入AR科技,从传统溶洞观光转变为“OMG心跳乐园”,入选杭州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五星典范”案例;天子地山野乐园“爆改”升级后,将游乐场“搬”进了大山,带来欢乐世界、雪豹飞车世界等20多个潮玩体验项目,被众多游客称为“山野乐园天花板”;“华东第一漂”虎啸峡漂流景区全新开辟的“虎啸峡山野水世界”已正式开园迎客,多种水上娱乐、休闲运动集惊险刺激与亲子嬉水于一体,成为“戏水王国”的夏日玩水新地标。

严子陵钓台、浪石金滩、一指峡谷、大奇山森林公园、雪水岭等多个传统景区的提升改造工程也正在不断刷新“进度条”,即将实现华丽“蝶变”,将带动更多山水资源转化为场景化体验。

桐庐旅游的“进阶密码”,更在于将文化基因转化为乡村竞争力。

走进桐庐的艺术乡村,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在梅蓉村,中国美院团队将千亩稻田变为大地艺术展厅,田园艺术生活,"黄金左岸"成为网红打卡地。2023年,《桐庐山水艺术季:营造乡村旅游的艺术新空间》更是入选全国十大艺术和旅游深度融合经典案例;石舍村在新老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用文创思维激活沉睡的资源,打造了古宅新生的“舍庐艺术馆”、文艺地标“洒秀”咖啡馆、飘着茶香的芦毛红茶舍,形成了独特的文创生态圈;在翙岗古村,通过叶浅予古村漫街IP的打造,漫画中的“旧时光”和当下热门的“新国潮”梦幻联动,融合传统民俗、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带领市民游客穿越进漫画故事,享受一段”慢时光“……

既能“戏在水里”也能“跑进画里”

项目建设和景区焕新为桐庐旅游构筑了坚实的“筋骨”,如何让“诗乡画城”的魅力穿透地域、持续吸引客流?

答案在于精准打造爆款IP与创新营销。

近年来,桐庐不断推出多元融合的旅游产品,并以此大力打造主题IP,涵盖山水观光、艺术乡村、运动休闲、生态康养等各类场景,实现春赏花、夏嬉水、秋游景、冬滑雪的四季旅游体验。

今年,“戏水王国·浪在桐庐”品牌迭代升级,以“浪起六次方”为脉络,将山水禀赋与文旅创新深度融合,为游客铺陈出一幅从白昼到星夜、从惊险到治愈的全维度戏水画卷,桐庐也得以斩获“华东六省一市最佳漂流目的地”称号;春游桐庐·时光正好”春季IP则整合了自驾游、农业观光、非遗体验、运动休闲等多元业态,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打开桐庐的文化基因与绿水青山。

紧扣热点、流量,桐庐还打造了一系列爆款品牌活动——桐庐半程马拉松将体育赛事与旅游完美结合,选手们沿着富春江畔、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既能感受运动的激情,又能欣赏桐庐的绝美风光,打造出“奔跑在画中”的独特体验;江鲜大会则玩转出“美食+潮流”的新花样,活动期间线上线下互动量高达数百万次,极大提升了桐庐“江鲜第一城”的品牌知名度……

桐庐深谙“流量为王”之道,构建全域营销矩阵,以极具网感和创意的营销战略,多次创造出圈的品牌活动,不仅要当“网红”,更要“长红”。借势热播剧《时光正好》推出"春游桐庐时光正好"主题,在取景地设置剧情打卡点;自制的文旅短剧《桐庐有仙君》融入严子陵隐居传说,未播先热;"桐庐小包裹约会大冻梨"联动哈尔滨冰雪节,实现南北文旅CP破圈;创造性冠名"诗乡画城·潇洒桐庐"高铁专列,在杭温高铁开通首月带来23%客流增长。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推动桐庐的好山好水成功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同款”。

在新媒体营销上,桐庐紧跟潮流,玩转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桐庐旅游攻略”“桐庐美景打卡”等话题时常“霸榜”。截至目前,桐庐县文广旅体局自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全网粉丝数已超60万,打造了多个播放量超100万的爆款视频。

凭借这套组合拳,桐庐在2024年三度跻身全国十大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获评2023年中国网红县城第八名,用实力证明:"小县城也可以跑赢大都市"。

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旅游竞争的终局,归根结底是体验之争。深谙此理的桐庐,在精心打造产品矩阵、成功引爆流量之后,启动全域服务升级计划,同步完善硬核配套体系,全方位发力,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质变。

杭温高铁的开通,使桐庐迈入"双高铁时代","融杭接廊18分钟”的同城效应彻底改写旅游地理版图。桐庐不仅在桐庐东站建设"桐庐·忆"文旅会客厅,提供双语咨询服务,还针对性推出"高铁+酒店""高铁+景区"联票,开通长三角主要城市旅游直通车,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后,杭温高铁沿线城市来桐游客数量、旅游消费分别增长45%、38%。

配套体系日趋完善。在桐庐,民宿产业呈现精品化趋势,目前桐庐共有住宿单位1200余家,床位数5万余张,其中有星级酒店15家。浙韵千宿,国家甲级民宿、省级白金宿、金宿、银宿和市级五花、四花民宿等层见叠出,可供游客多元选择。

同时,桐庐构建了完善的自驾游服务体系。全县“停车诱导系统”汇聚县城87个停车场、40个道路泊位停车点、14000余个停车位以及24个机关单位的免费共享停车场等,形成了一张覆盖城市的智慧“大网”。

监管体系同样革新——针对漂流安全出台"十三条铁规",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剧本杀、露营基地等新业态实施"审查备案制";2024年开展安全检查120次,整改隐患423处,实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

更具远见的是文体设施布局——2024年新建22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0公里"环浙步道"穿行山水,1.26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遍布社区。市民游客们清晨在滨江公园邂逅越剧快闪,傍晚于银泰城欣赏街头音乐会,这种"宜居宜游"的生活美学,正成为桐庐最动人的软实力。

桐庐在榜单上的“进阶之路”背后,是对"诗与远方"本质的深刻洞察,在打造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的道路上,桐庐给出的答案是——让每个游客在富春山居图里,遇见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