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把阿拉伯国家的软件数据传输给以色列!“搅屎棍”印度的国际名声彻底臭了!伊以停火后,伊朗方面出了一份关于印度与以色列互相勾结的报告,他们透露,印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一直是海湾国家和伊朗软件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可他们却在这些国家的软件中嵌入了以色列软件,将包括公民登记信息等敏感数据自动传输给以色列!
过去20年,印度凭借“价格低廉、服务灵活、工程师多”等独特的优势,几乎把中东的软件市场包圆了。像是沙特、阿联酋、伊朗等海湾国家的非定制化软件市场中,印度啃下了60%的份额,从政府人口登记系统到银行后台管理,甚至伊朗核设施的内部平台,都成了印度代码的“试验田”。
谁能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办公软件里,藏着以色列摩萨德精心编织的情报网络。
伊朗国家安全部门2025年的调查揭示了惊人真相:印度工程师在系统底层植入的以色列代码,能实时窃取公民身份信息、官员行程轨迹,甚至连核设施的结构图都被打包传给了特拉维夫。
更绝的是,这些后门程序还能远程操控设备,比如篡改伊朗S-300防空雷达的坐标数据,让以色列战机如入无人之境。从2024年底到2025年中,14位伊朗核科学家离奇遇刺,他们的通勤路线、通信内容,全被印度软件里的以色列代码“直播”给了摩萨德。
印度这招“借壳上市”玩得溜——以色列负责核心代码研发,印度负责包装成“本土制造”,再以“中立第三方”身份打入阿拉伯国家系统。这种操作早在2022年就埋下伏笔:印度与以色列签署网络安全合作协议,允许以色列通过印度企业间接渗透伊朗系统。更讽刺的是,伊朗为了绕过西方制裁,主动选择印度作为“安全伙伴”,结果反被这层“中立”外衣蒙蔽了双眼。
以色列拿到这些数据后,直接把情报战升级成了“自动化清表”。摩萨德的AI系统分析数据后,能精准预测伊朗高层的行动规律。2025年6月的“狮子的力量”行动中,以色列战机根据印度软件提供的定位数据,在12天内定点清除了伊朗革命卫队20余名高级将领,连地下指挥中心都被钻地弹炸成废墟。这种精准度,连伊朗情报部门都惊叹:“他们不是在打仗,是在玩电子游戏!”
印度的“两面下注”策略,本质是想同时抱住美以大腿和中东市场。莫迪政府拒绝在上合组织谴责以色列,甚至允许以色列军机在孟买加油,而印度民间亲以舆论高涨,2023年加沙危机时,不少印度网民公开支持以色列。
这种政治倾向,让印度企业在配合摩萨德时毫无心理负担。更有甚者,部分印度工程师直接收了以色列的钱,从2022年起就协助在伊朗软件中植入后门。
但这招“两头通吃”最终玩火自焚。伊朗事件曝光后,沙特、阿联酋紧急启动全国软件审查,沙特内政部要求所有政府系统重新评估外包商资质,阿联酋成立专项组调查数据回传问题。中东国家突然意识到,软件外包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主权让渡。他们开始转向中国等国家寻求替代方案,阿里云、华为云在中东的市场份额应声上涨。印度软件产业可能因此丢失数百亿美元订单,其“世界办公室”的金字招牌,被这波操作砸得稀碎。
最搞笑的是印度政府的辩解:一方面声称“这只是个别工程师的行为”,另一方面却在2025年继续与以色列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和数据共享。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操作,连沙特媒体都忍不住嘲讽:“印度以为我们分不清‘个别行为’和‘国家战略’?”
更打脸的是,印度此前还被曝用以色列“飞马”软件监控包括巴基斯坦总理在内的多国政要,堪称“情报掮客”专业户。
这场软件间谍案,暴露了印度在国际博弈中的投机本质。他们以为靠“灵活服务”就能游走于大国之间,却忘了在数字时代,数据主权就是国家命脉。当沙特、伊朗开始重建技术信任链时,印度恐怕要为这二十年的小聪明,付出数十年的信誉代价。毕竟在中东市场,“搅屎棍”的绰号一旦坐实,再想洗白可就难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