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张雪通讯员周晓光报道
近年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深度协同医保部门,以精准服务为失能群体构筑坚固保障网。从政策解读到模式创新,从基金管理到多维协同,一场关乎晚年尊严的民生守护行动正在齐鲁大地蓬勃展开。
政策精准宣导,消除认知盲区
在枣庄滕州,人保财险枣庄市分公司与医保局建立协同响应机制,直面群众关切。公司分管副总经理宫波带队,联合医保骨干召开“长护险政策面对面解读会”,聚焦80余位家属关注的待遇调整、服务优化等热点问题。通过“政策宣讲+现场答疑”形式,清晰对比新旧政策差异,辅以实际案例测算,使政策调整对参保人权益的积极意义直观可感。会后,双方组建专项工作组入户走访,提供延伸解读,让政策关怀真正触达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
无独有偶,在高唐县医保局指导下,人保财险高唐支公司走进县人民医院开展“长护政策进万家”宣传,消解群众认知盲区,进一步提升公众政策知晓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长护政策的良好氛围,推动长护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服务模式创新,构建“三维”保障体系
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以德州为试点,推动长护险从“普惠覆盖”迈向“精准保障”。创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实现“三维重构”的灵活升级:一是机构护理“合并提效”,整合原医疗专护与机构护理,推动“医疗+护理”一体化服务,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二是社区护理“从无到有”,依托基层网点创新“嵌入式”服务模式,为居家失能人员提供每日不少于6小时的非全日制照护,有效缓解家庭压力;三是服务切换“无缝衔接”,除医疗专护变更需重新评估外,失能人员可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服务类型,实现护理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多维协同保障,筑牢民生防线
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积极支持德州市“德康安护”居家护理套餐全面升级。必选项目新增“腹部按摩”“肢体推拿”等康复服务,扩展至10项;开放34项自选服务,涵盖医疗监测、康复训练及家属护理培训,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每月可协商调整的机制,确保服务贴合个体需求。
据了解,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推动基金向“服务导向型投入”转变,聚焦基金使用效率。人保财险德州市公司通过适度调降生活照料补贴标准,显著提高上门护理待遇(职工/居民月支付限额分别升至600元/400元,服务频次每周不少于1次),实施社区护理“日限额40元+月封顶600元/400元”的精细化支付机制严控基金风险。除此之外,确保资源切实用于提升专业照护品质。
在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指导下,人保财险德州市分公司在配套措施方面明确长护险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互斥规则,避免资源浪费;确保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居家护理待遇与本地同步调整;对护理机构实行动态监管,构建“准入-考核-退出”全流程管理机制,依据人口结构科学规划布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基金效能。
截至当前,人保财险在德州市已累计为21637名重度失能人员支付长护险基金31794.48万元,提供上门服务227141人次。从滕州政策解读的“面对面”沟通,到德州服务模式的“三维”革新,人保财险山东省分公司始终立足保障本位,以创新为驱动,协同医保部门共同织密齐鲁大地失能群体的全周期保障网。未来,公司将持续以精准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以高效基金管理为支撑,为万千家庭托举“稳稳的幸福”,让“老有颐养”的美好愿景在政策与服务的融合创新中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