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QS排名2025版已经发布,看了该排名之后,才发现还是国内排名了解国内高校,国外排名,特别是QS排名,大部分指标都是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很少,并且很不符合国内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QS排名为何不适合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我们来看QS排名的指标内容:学术声誉,占比30%;雇主声誉,占比15%;师生比,占比10%;师均论文引用,占比20%;国际教职员工比例(也就是所谓的外国人教职工)占比5%;国际学生比例,占比5%;国际研究网络,占比5%;就业成果占比5%;可持续发展,占比5%。
这些指标中: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可持续发展以及就业成果这些都是主观性指标,占所有评价指标的55%,也就是说,这些指标行不行,和学校的实力没多大关系,主要看评价的人对这所高校的印象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那么你的实力再强也没有任何用处。
而其他指标中,国际学生比例和国际教职工比例这两个指标占比为10%,这个也与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毕竟,本地学生和教职工如果已经够好了,难道还为了提升所谓的指标去招所谓的国际生和老师吗,招了以后就能够代表学校的实力提升了吗?显然是不能的。还有师生比,这个指标可谓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如果老师过剩,就会出现尸位素餐的现象,这种人多了,就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环境。
所有指标中,唯一靠谱一些的就只有师均论文引用和国际研究网络这两个指标,毕竟师均论文引用可以衡量一所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高校也需要开眼看世界,可以通过国际研究网络来体现一所高校在国际上的发展水平,但是并不是引进所谓由洋学生或者洋教师来衡量。
为什么说国内第排名更加适合中国高校在这一点上,国内主流排行榜就做的非常不错,主流三大榜单都主要以客观数据为依据,来对国内的高校进行排名,而不是论资排辈的排名。下面我们来看国内主流三大榜单的排名指标。
软科2024排名指标:软科大学排名的指标分别由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以及国际竞争力。这些指标中,除了办学层次之外,其他指标都是可以通过相关数据进行量化的,主观因素参入占比小。
校友会排名指标: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核心职能,以服务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中国高校内涵发展和提升办学质量为目标,严格遵循教育部清理“五唯”政策要求,选取的评价指标均是与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求相一致,体现中国高校办学质量、影响、贡献的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旨在引导中国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提升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国际核心竞争力。
从指标上来看,是最贴近国家对于国内高校要求的排名指标,包含了如下内容:办学层次、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学科专业、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等12大一级指标组成,围绕着“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大校友”体系框架展开系统评价,涵盖的评价指标高达900多项。
武书连大学排名指标:参照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 武书连大学排名团队持续大量采集全国1200所本科大学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引用质量等数据。其中收集录取分数线44万个、各类教学科研成果1200万条,据此完成2024年度中国各类大学综合实力和择校顺序排名。
该排名科研成果占比最大,所以科研成果靠前的高校都比较靠前。
结语其实,国外排名并非不知道主观因素占的指标过重,会导致相关的排名成为了四不像,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样排名呢?其实原因也不复杂,每个排名都有其本土性,要想排名得到认可,首先是本地的考生和相关单位认可,如果本地人都不认可,那么该排名是很难走出去的。
而要得到本地居民的认可,首先,你就必须本土化,自己本地高校的排名不能太差劲,尤其是英国本土,作为现代化高校的发源地,学校很看重历史底蕴,也就是我们说的论资排辈,要做到这一点,则只有将指标向英式教育的高校进行匹配。
这也是为何2025年QS大学排名中,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等地的高校排名整体好于预期的原因,因为这些地方受英国教育模式影响最大;反之,美国等其他地方的高校表现差强人意,也是因为美国独立了200多年了,美国的高校办学方式和英国渐行渐远。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最适合自己的排名其实还是本地的排名,毕竟没有人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国家高校所承载的历史使命。
QS也是谁钱多谁在前面
深大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