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董必武来大连视察工作,心系工作的他顾不上休息,抵达后就立刻跟着同事们前往旅顺海军基地,这次的视察工作非常重要,董必武不想因为个人原因而耽误时间。
旅顺海军基地也早早做好迎接董必武的准备。当董必武看到海军准备精良,训练有素后,他心情很好,在视察的过程中,董必武还诗意大发当场吟诗。
上午,董必武是在海军基底度过的,中午,海军部队出面招待董必武,他们一行人带着他来到海军部队的专用餐厅。
但没想到的是,董必武看到海军基地为他准备的饭菜那一刻,瞬间黑了脸,这究竟发生了何事?
考虑到董必武年事已高,海军部队考虑到他的身体,所以提前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当董必武看到餐桌上摆满的酒菜后,不声不响地穿过餐厅,踏上楼梯,回到自己房间。
董必武的突然举动把在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他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吃饭就走了?是不是嫌弃海军部队准备的饭菜呀?
大家想不通,也不敢贸然去问个究竟,一行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见状,董必武的秘书便悄悄进了董必武的房间,他需要去了解下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董必武的秘书才从房间里出来,他说:“中央明文规定,待客的时候不能大摆宴席,董老对你们的做法感到非常生气,也非常失望,他让我问问你们,为什么还要摆这么丰富的饭菜。董老说,如果不把这些名贵的酒水和菜撤掉,他今天中午就不吃饭了!”
面对董必武的怒斥,海军部队的主人家们吓坏了,他们一个个急得头上直冒汗,干瞪着眼,你看我,我看你,完全不知道该咋办。
集体沉默了一会儿,海军基地的领导推开董必武的房门,弯下腰对董必武说:“董老啊,我想你是误会了,我们这里也没什么特殊的准备,就只有一些海味,这些东西我一分钱没花啊,是战士们自己从海里面打捞上来的,我们部队里有个潜水中队,平时结合训练,战士们会带上个网袋下水,顺便捕捞一些海产品上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见董必武没回应,这位领导继续说着:“我们靠着大海,吃的就是这些海产品。大海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靠海吃海,这也不算奢侈和浪费了。”
这位领导的话并没有说服董必武,董必武还在为海军部队摆大餐给他接风一事气恼。
过了一会儿后,董必武一脸严肃对海军部队的领导说:
“你作为部队领导,想办法改善战士生活是应该的,这一点也应该放在首位,但是改善生活和摆宴席并不是一回事,这样搞,会吃坏作风的,这样的宴席,我坐不住。”
董必武的节俭作风令海军部队领导感动不已,他同意董必武的话,也赞成撤掉大部分的酒和菜,最后只留下少量的海鲜。
其实,在这次之前,董必武也曾多次来到大连进行视察工作,那在这之前,有发生过类似“罢宴”的事情吗?答案是有的。
1952年,董必武第一次来到大连。
董必武作为党的创始人,自然得到当地政府领导人的尊重,董必武在大连的一切都是他们所安排的。
那次在饭桌上,也出现了令董必武生气的事情。
那天,董必武跟战士们在一起吃饭,吃着吃着,董必武突然放下了筷子,工作人员见他不吃了,就以为菜出了问题,立刻叫来了食堂负责人,此时的食堂负责人也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气喘吁吁地从厨房赶了出来。
负责人一脸忐忑的站在董必武面前,董必武朝着他笑一笑,语气温和地问道:“大连的油菜是不是都不长叶子呀?”
“长呀。” 负责人回答道。
“那为什么我吃的这盘菜里面只有菜梗没有叶子啊?”
原来不是菜出了问题,负责人大松一口气,他笑呵呵地对董必武说:“这里的油菜是有菜叶子的,但是为了首长的健康考虑,虫子很喜欢吃油菜叶子,这就导致很多油菜叶子上面坑坑洼洼的,再加上虫子多,不好清洗,如果被首长们不小心误食,那就不好了,所以我就直接扔掉了。”
听完负责人的话,董必武的脸色渐渐暗淡下来。
他面露揾色指责道:“农民种菜是很辛苦的,他们为了这点菜要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咱们可不能这样糟蹋人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食物啊!菜叶里面有虫子,好好清洗一下还是可以吃的,有什么问题?”
听完董必武的话,食堂负责人愧疚地低下了头,他一定不会再丢掉菜叶了。
1959年,董必武第二次来大连。
这一年国家经济水平低下,百姓生活很拮据。 那年,董必武来大连参加工作,负责接待董必武的同志知道他来后,特意托人去市场上为他买了两盒虾罐头。
接待人员知道董必武如今已经70多岁了,为了国家发展,为了人民,他依旧要坚持工作,考虑到身体问题,接待人员认为必须要招待好董必武。
董必武看到那两盒虾罐头后,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反而眉头紧锁。他非常严肃地对招待所人员说:“现在正是困难时刻,我们还能吃虾吗?你知道这些大虾可以换来多少有用的东西吗?你知道一斤大虾可以给国家换多少钢吗?”
接待处的同志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他之所以费劲买来虾,也是为了给董必武补身体。
“董老,买都买了,您就吃了吧!我们就买这一次!”
可是不管接待处的同志怎么劝说,董必武都不吃,最后接待处的同志没办法,只好把这两盒虾退掉了。
除了在饮食上节俭之外,董必武在其他方面也非常节俭。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董必武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外事活动一天天增加,党和国家领导人仍然穿着战争年代的旧衣服。
那时候的衣服和现在的情境很不搭配,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政务院事务管理局提出要给领导人重新做衣服的提议。
那天,负责人带着几款毛料子来给董必武选,董必武看了看眼前的料子,亲切对他们说:“不用啦,不用啦,我有在南京办事处穿的衣服,不用麻烦你们重新做啦!”
实际上,董必武平日穿的衣服大多数都是旧衣服,穿破了就缝补,缝好了,又被穿破了,他穿的贴身背心已经成了网状,依然还在继续穿。
董必武生长在一个家境贫寒的穷苦家庭中,他从小就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18岁那年,董必武考中秀才,家里人特意为他做了一件新衣服。
从那时候开始,这件衣服就被董必武带着身侧,因为是家里人亲手做的,所以对他来说相当珍贵,他也一直没舍得穿。
1949年建国后,董必武有了外孙,小娃娃很要讨喜,董必武很喜欢和他做游戏,看着可爱的娃娃,董必武突然回到卧室找出自己珍藏几十年衣服。
他用尺子给小孩量了身高,然后让技术精湛的裁缝给他改衣服。
这件衣服如同树木的年轮一般,时间越久,意义越重,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件衣服,更是时间的见证者。
1954年,董必武率党政代表团访问欧洲,各国东道主为了表示友好,送给代表团的每个成员一笔可观的经费。
他们希望代表团可以拿着这笔钱去买一些当地值得纪念的礼物回去。
董必武知道这件事情后,他先是问了问大家的意见,问问大家想怎么去使用这笔钱,得知部分代表团想买礼物,董必武也答应他们,等时间出来,他们就上街,可惜最后因为行程太满,他们并没有时间上街买东西。
最后董必武提议把这笔经费留给使馆公用了。
1920年,董必武在创办武汉中学时,亲手制定了校训:朴、诚、勇、毅。纵观董必武的一生,他百分之百地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