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炖肉,真的有必要把白沫子去掉吗? 看人。有些人就不去。 我曾经在厂里炖猪蹄,结果财务闻着香味就进来了,问炖得什么这么香? 猪蹄。 加了什么大料。 啥都没有,就两片姜,一根大葱。 财务好奇了,她平时也炖猪蹄,老公孩子都嫌弃得不行,太腥,孩子甚至连有股尿骚味都说出来了,为了去腥,料酒,姜,大料加了很多,反而更难喝了,她感觉挺失败的。 问有什么诀窍。 很简单,猪蹄切块,水烧开,猪蹄丢进去,等水开了,煮几分钟,抛去上面的血沫。把猪蹄捞起来,过冷水洗净。 然后重新烧水再炖,放葱姜,莲藕,就这么简单。 财务回去一试,说家人都夸赞这猪蹄炖得很香,一点都不腥,厨艺简直突飞猛进了。 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很喜欢喝。 在这之前,财务还不知道煮肉煲汤要飞水过冷河。 很多人讨论肉类用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来去腥,当然是冷水下锅好。 我这人不算太懒,但也不勤快,冷水下锅几分钟撇血沫和热水烧开几分钟撇血沫,我选择后者,曾经干过烧水淖排骨,水快烧干了,排骨还没放进去的事儿。不止一次。 所以,我一般都是水烧开了再下锅,这种方法仅对我个人有效,因为我更喜欢老汤,一般炖三四个小时是常态。 另外,厨艺百道,各有妙处。就拿炖猪蹄来说,有得炖的筋道弹牙,咬起来嘎吱嘎吱作响,有人炖得入口即化,懦软无比,所以,只要好吃,不必强求一种方法。 像葱油鸡,白切鸡,沙姜鸡,我从来都是热水下锅,洗个澡,换个锅来煮,当时为了掌握骨见丝血这一奥义,我不知道煮了多少只鸡。其实还是嘴馋,馋鸡的身子而已。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