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吃出滋味

鹰哥爱写文 2024-07-09 20:41:11

《饮食滋味》作者:徐文兵

一直以来,饮食都是一个大家喜闻乐道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西方的营养学理念开始流行,大家开始按照各大营养素,定时定量,分门别类地进行摄取或屏蔽,力求做到“饮食标准化”。但是这种饮食标准是否真的适合我们的体质,其实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那与这种标准化的饮食方式相反,有些人认为,吃喝是人类的本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么多讲究呢?

其实,不论是哪种饮食方式,吃喝里面的确存在着很大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带着怎样的情绪吃,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为了打造一份适合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指南,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徐文兵老师结合我国中医经典以及国人体质、饮食习惯、季节变化、地理特点等方面的因素,书写了这本《饮食滋味》。

作为中医文化的传承发扬者,徐文兵老师认为西方医学并不能完全指导我们中国人如何饮食养生,因此还需要回归古代医学经典来寻找答案。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传统中医里的饮食养生智慧。

《饮食滋味》背后的故事

谈到“饮食”,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到自家厨房里的烟火,热气腾腾,氤氲飘香,然后是几张或期待、或满足的笑脸。对大多数人而言,世间最好的滋味莫过于自家饭桌上的家常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带着家的爱,能提供情绪价值。

徐文兵老师也是如此。他很小的时候就看外婆怎么发豆芽。只见老人家先将绿豆淘洗干净,然后泼一瓢滚烫的开水,再浇上一瓢冷水,很快绿豆就发芽了,粗壮白胖,尾须极短。这个道理就像“惊蛰”,一热一冷就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徐文兵的父亲则告诉他做菜好吃的秘密,那就是配伍。比如说烧鱼时要放点肥猪肉,鱼的特点是鲜嫩,但是不香、不解馋,放点猪肉进去就妥帖了。而做猪肉丸子的秘诀则在于里面要放几个荸荠来吸油,这样瘦肉肉质不柴、肥肉不腻。

此外徐文兵还跟着懂中医的母亲,学到了很多饮食养生理念。比如说感冒发烧后不能闻炝锅味儿,因为不利于宣散外感邪气;比如肚里积食了就烤点馒头、窝窝头片吃,焦苦入心,有利于消化;炒绿豆芽时要放些辣椒,吃鸡肉时要放些蘑菇用以平衡寒热。

还有,吃饭前徐文兵的母亲除了叮嘱孩子们要洗手,还要他们“哈哈冷气”。这是山西的一句土语,意思是说小孩子们疯跑疯闹后喘气不匀,甚至上气不接下气,这时吃东西就容易呛着,而且吞进冷空气会闹肚子,所以喘匀了才好吃饭。

徐文兵的母亲曾经得过肝病,她的老师给她开了个方子,用鳗鱼来补养。当时很多人不懂中医,看到鳗鱼长得丑都不愿意吃,所以鳗鱼的价格极便宜,等到后来日本的鳗鱼饭开始流行,大家才知道鳗鱼是水中人参,滋补虚损的效果十分出色。

当时徐文兵的母亲除了吃鳗鱼肉,还按照老师的教诲,把鳗鱼骨头焙干,研磨成粉后服用。后来徐文兵在日料店里吃鳗鱼饭时,发现店家端上了一道小菜,就是炸得酥脆的鳗鱼骨头,说能壮骨。回首往事,他深感中医养生理念的博大精神。

长大后徐文兵也学习中医,并开了诊所。他发现不是每个家庭都懂饮食养生,都有中医传承。有的家庭不仅不懂养生,还喜欢道听途说,或迷信那些打着科学名义的商业宣传,瞎吃乱吃,不仅无助于养生,还吃出了一身的毛病。

还有一些人都到求医问药的地步了,还不懂忌口,十服泻心汤抵不过每天一颗煮鸡蛋,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徐文兵觉得有必要做些科普工作,于是提炼古代医学经典中的精华,教大家怎么吃得美味、营养且健康。

什么是滋,什么是味

那怎么叫吃得美味、营养且健康呢?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要吃得有滋有味。所谓滋,就是口舌生津,激发舌头上味蕾的功能;所谓味,就是调和酸甜苦辣咸五味,解馋过瘾,并且还要说明的是,滋味滋味,就是说滋在前味在后,津津才能有味。

而津津有味中的这个“津”,指的就是唾液。中医有五行之说,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脏。其中肾脏对应的是水,心脏对应的是火。唾液就是肾精所化,所以唾液能反映肾脏的健康程度;而舌为心之苗,老中医光看舌头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心脏是否健康。

而滋味中的滋,本义指滋生、培植,引申之义是湿润、浸润,反映出的就是肾脏和心脏都很健康的人体状态,用中医的话说就是水火相济。此时人们的舌头颜色红润,舌苔薄白而润,唾液透明清亮,呼出的口气带着刚煮熟玉米的甜香。

这时候人们的唾液是高质量的,能很快化掉食物。吃馒头时,咬一口嘴里都是甜味;吃米饭也能感受到谷物的甜香,哪怕喝白开水都是甜的。还有一点很关键,唾液具有保健牙齿的功能,唾液质量好的人牙齿都很好,不会长牙菌斑。

那什么情况会导致唾液质量下降呢?答案是吃得太多。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觉得少吃一顿就是没好好吃饭。但问题是我们的身体并不需要这么多的食物,于是很快产生反应,比如舌苔变厚,唾液变得黏稠污浊。

那舌苔为什么变厚呢?这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说明吃得太多了,所以用舌苔覆盖住味蕾,降低食欲。但很多人并不懂得来自身体的暗示,而是用更刺激的食物,比如烧烤、火锅、麻辣烫等来刺激食欲,最后吃出了一身的毛病。

中医并不完全认可“一日三餐”,而是饥了才吃,饱了就停下筷子。大家注意,这里用的是饥而不是饿。在中医话语里,这两个字并不一样。饥指的是腹内空空,所以说饥不择食;而饿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感受,就是感觉没有吃饱。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是饿而不是饥,就是在心理上总有一种想要吃的欲望。这种欲望发展到极致,就是贪吃症,无法控制想吃的欲望,什么食物都能往嘴里塞,并且吃完还想吃。这就是因为心里的火气太盛,狂躁不安,需要靠吃东西来压制。

与贪吃症相反的叫厌食症,就是再精美的饭菜摆在面前,人都没有胃口。如果只是偶尔没胃口,那饿两顿自然就好了;但厌食症的根源是伤到了心气。心为火,脾为土,火生土。人的心气虚了,就会抑郁,不想吃饭。

所以从中医的视角来看,最好是感到“饥”才去吃,如此才能分泌高质量的唾液,才能吃得津津有味。

那么,这也就说到了“味”这个字。我们常说的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不同的味入不同的脏器,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古人通过梳理这种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就把食材和人体纳入了一个更大的养生系统中。比如,一到夏天大家难免会上火,嘴上长泡,或口舌溃疡。按照中医的说法,这是心火旺盛,而苦入心,用苦瓜这类苦味的食物就可以败火。

以人为本VS以食物为本

那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东西方营养学的差异了。西方营养学以食物为本,研究的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可以说他们跟着科学吃饭,除了一日三餐还会服用一些补剂,来保证营养的均衡。

但东方的中医营养学更强调以人为本,研究食物性味对五脏的影响,使之达到“和”的平衡状态。这里的人要具体到不同时刻、不同心态。同样是你,处在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下,吃用不同方法烹饪的食物,身体的感受和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所以中医学认为,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除了相信科学,也要相信人作为万物灵长的天赋和本能,相信人类几十万年来进化出来的感觉。从某种角度上看,这种感觉可能比所谓的科学更重要,比如,在给孩子喂饭这件事上。

有一次徐文兵在做节目,一对博士夫妻上来讨教。两人有个孩子,但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徐文兵一问,俩人原来是“照着书本”养孩子的。孩子饿了要吃饭,他们说没到饭点不能吃;等科学的饭点到了,孩子早饿过劲儿没胃口了,他们又硬塞。

那么,这算科学喂养吗?显然不是。事实上,给小孩喂饭,“想吃就吃”的土方法才更合适,也更接近道家讲的“自然”,就是顺从人的本性和感觉,而不是一味地受统一标准的约束。

但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我们的身体感觉反而在退化,因此没法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相。民间说“葱辣鼻子蒜辣心”,前半句好理解,问题是后半句,蒜怎么会辣心呢?这时因为从物理感觉上蒜是吃到了胃里,但它作用的部位其实是心。

如果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健康的平衡态,那么吃蒜瓣就会觉得辣心。但如果我们的心被一股凉痰“痰迷”了“心窍”,处于寒凉状态就不会有辣心的感觉,反而会觉得吃完蒜后通体畅通,很舒服。所以说,身体状态不同,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还有,为什么有的人会偏食?有的人口味比较独特呢?徐文兵曾接待过一位来自日本的痛风患者。按说日本人的饮食以清淡著称,但这位患者却特别能吃辣,无辣不欢。徐文兵分析,这是因为他因患病体质偏寒,需要辣来“调和”。

在徐文兵的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的血尿酸指标降了下来。体内的阴寒之气一去,他就不需要那些辛辣之气来调和了,于是口味也随之变得清淡,一口辣都吃不了了。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是个复杂精密的系统,有时候偏食恰恰是身体在自救。

这种自救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是一种养生。

好,讲到这里,我们就来辨析一下“营养”这个词的深意。营是什么?现在有很多讲职场、励志、官场类的小说……归根到底都在讲经营,甚至是钻营,都需要动用后天的意识,都需要刻意为之。

因为这种刻意,“营”会损耗人体的元气,会让人疲惫劳累甚至生病。这时人们才会想起养生,所以“养”会排在营的后面。相比营生,养生更强调一个“顺”字,就是顺应身体的本性,不拧巴。这就叫以人为本,以当下的“我”为本。

当然,我们讲“养”并不是完全排斥“营”。茹毛饮血的动物也懂得顺,但光顺是不够的,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营”,比如用火烤熟食物吃。同理,我们按照五味与五脏之说来滋养调理自己,也是一种完全符合自然之道的“营”。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