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牺牲不是爱,而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相信很多孩子都听到过妈妈讲这样的话:
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
妈妈为你做了这么多,你一定要...
这些话语中,每一个字都在透露着三个字:牺牲感
.
作为母亲,辛苦是肯定的
但是不要常常把这些牺牲感经常挂在嘴边
因为这种牺牲感太沉重了
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呀!
.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而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电视剧《小欢喜》中
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一个牺牲感很强的妈妈
为了照顾女儿,辞去了高薪的工作
时刻都不忘用牺牲感给孩子灌输压力
那么结果如何呢?
宋倩换来的不是女儿的感恩
而是发自内心的抗拒
.
对孩子的爱和付出,不要泛滥,适度就好
爱得用力过猛,就会失去分寸
一旦拎不清自己究竟过的是谁的人生
就会容易迷失自我
还会让孩子一心想要逃离
.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
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
这是父母所给与孩子蕞可怕的礼物
.
🍃60分的妈妈,才是一个好妈妈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
提出过一个60分妈妈的概念
.
所谓60分妈妈
指的是既不要对孩子完全不管
也不要事事都想管
对孩子的关注度不要超过60%
.
❶爱孩子没错,但不要溺爱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
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
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
人人都想孩子生活幸福,无忧无虑
然而过度盲目的爱会变成溺爱
很可能"坑"孩子一生
.
古语言,惯子如杀子
父母越轻易满足孩子,孩子越容易没出息
而且满足的次数越多,孩子越心安理得
当有一天你没有能力满足的时候
孩子的心中就会产生“恨”
一个家庭的悲剧就此诞生
.
❷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作家安娜.昆德兰曾说:
父母蕞成功的爱,不是把孩子留在身边
而是培养孩子独立,对孩子放手
.
生而为人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独立且适应社会的人
而独立
不是长大后才去实现
而是从小就该有的意识
.
成长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
只有放手让孩子试错
他才能练就强大的内心
.
所以你要懂得向后退一步
让孩子自己来
不要总以"我为你好"为借口
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成长的空间
.
❸陪孩子一起成长
纪伯伦在《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说: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
父母子女,是一场缘分
相伴一程不是为了相怨相恨
而是为了相爱相惜
父母子女一场
蕞好的状态就是相互成就,一起成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