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李路明升任校长,11月刚当选院士正值春风得意

未名林 2023-12-23 01:23:19

作为国内龙头高校和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实力担当,清华大学的一举一动总是引人关注,每一任清华校长的任命都会吸引全国人民的目光。新一任清华校长刚刚走马上任,系原清华副校长李路明荣升,同样备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李路明刚刚在2023年的院士增选中,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今又被提拔为清华校长,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是国内航空航天学科的学术领衔人,长期专注于人机工程、脑起搏器、神经调控、神经电刺激等领域,取得了大量突破性研究成果。

李路明从求学到工作都在清华大学,从一名讲师到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学校副校长,如今又荣升清华掌门人,他与清华的缘分还在继续。

李路明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执掌清华后,他能否带领清华再创新高呢?

一生结缘清华大学

李路明于1968年2月出生于山东桓台,今年55岁,这个年龄担任副部级大学校长,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执掌的,还是他曾求学、工作的母校,可谓是众望所归。

从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始,李路明用了十年时间在清华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清华大学不仅综合实力强劲,尤其工科最为突出,这里汇聚了国内外大量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行业领先的研究设备,使李路明大开眼界。

清华大学二校门

在清华,李路明全身心投入到机械工程学的专业学习中去,立志要进军学术前沿,在工程领域有所建树。十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机械工程的初学者,到毕业时已经成为国内机械工程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6年,28岁的李路明从清华博士毕业,正是意气风发,书生意气的时候,他选择留在清华工作,这样就可以一边教书一边从事他喜欢的工程学研究。就这样,他从一名讲师,逐渐成长为副教授、教授,再被任命为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再到学校的副校长、校长,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所世界名校。

李路明在清华

国内航空航天学术带头人

在清华工作期间,李路明曾作为合作研究访问学者,前往英国萨里大学交流。那时候,国内的机械工程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李路明看到,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我们跟着别人学,很难做到平等交流。这种差距感,激励着李路明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

回国后,李路明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专注于人机与环境工程、脑起搏器、神经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家,李路明思维活跃,心思缜密,对学术研究精益求精,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

李路明出席学术活动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李路明围绕国家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工程,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他将载人航天高技术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开拓了国际神经调控研究,并成功研制了国内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脑起搏器。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设计、生产、制造脑起搏器,并实现临床应用的国家。凭借这一研究成果,李路明也斩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此外,李路明发明脑起搏器软件重植、碳纳米植入电极等技术,建立了与脑起搏器相关的神经调控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开展了围绕航天员选拔、训练、医监医保方法、技术与系统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

凭借在人机与环境工程、脑起搏器等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李路明成为国内航空航天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而今也当之无愧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路明教授

清华优秀教师代表

三十多年来,李路明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学院、学校领导。他利用自身专业和学术影响力,培养优秀学子,引领清华在医工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教师,李路明敢为人先,善于推陈出新,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早在2006年,李路明就率先在清华开设了“航天医学工程”课程,成功实行后又开设了更具通识性的“飞天的奥秘”新生研讨课,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

作为航空航天学院的领导,李路明积极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在广泛调研、分析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青年教师与党政联席会每周的工作交流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和工作得到了青年教师的一致欢迎,不仅使青年教师得到培养,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

长期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李路明深刻地意识到,今天的科学呈现出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态势。因此,李路明作为航空航天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以及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牵头医工交叉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助力清华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保持领先。

清华大学

成为清华大学掌门人

凭借自身在学术上的建树和教学管理上的突出成绩,李路明的突出才能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三十年如一日服务清华,他对清华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清华十分了解,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有独到的认识和深刻的见解,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本,都成为他执掌清华独一无二的优势。

清华的国内高校的表率,成为清华的校长,对于李路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教学管理上有过诸多创新壮举的学者,一定能够带领清华走上更高的台阶。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