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王赓跟陆小曼结了婚,这场短暂的婚姻只持续了3年。
他跟徐志摩是好友,1926年陆小曼抛弃了他跟徐志摩在一起时,还特意为他送上了一份喜帖,而他只能苦笑着送上一份贺礼。
陆小曼生性爱浪漫,而王赓给不了她这些。他们就像是两条难以通往不同方向的直线,在某一点相交,但最终还是会离别。
1942年3月,王赓因病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而陆小曼,在失去了徐志摩之后,也失去了自己的前夫。
一场门当户对的联姻王赓是江苏无锡人,出生于1895年,他家算得上是书香门第。
1911年,年仅16岁的他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学校毕业。
怀揣着对西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他远赴重洋前往美国求学,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深入研究了哲学,同时掌握了英、法、德等语言。
这些在外求学的经历,让他不仅在学术上大获裨益,也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
1915年,他进入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接受更为严格的军事训练。凭借不懈的努力,他在1918年6月以第10名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
王赓的经历在那个年代其实十分典型,那时,有家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这样培养孩子的,送孩子出国留学,学成后再回到祖国。
不过跟现在不太一样的是,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人,最终会选择回国的,基本上都对未来有着规划,他们大都想为这个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做些什么。
所以,学成归国后,王赓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国家的军政事业中,担任北洋政府陆军部的职务。而他的国际视野和过硬的学识为他赢得了信任与重用。
1919年,正值国际局势复杂之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武官,王赓随陆徵祥参加巴黎和会,积极为国家利益奔走。
到1921年,王赓已经成为陆军上校,步步迈向中国军政的核心舞台,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坚韧的意志,逐渐赢得了军政同仁的尊重和认可。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青年,而这样的人势必要找一个跟他门当户对的女子相配,而这个女子,就是陆小曼。
陆小曼和王赓的相识并没有太多浪漫色彩,而是一场父母之命的安排。
陆小曼出生在上海,是那个年代十分典型的名媛,幼年时来到北京,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接受启蒙教育。
家里请过外国女教师,教授她英文和西方礼仪,培养了她进入社交界的素养和语言能力。
1920年,时年17岁的陆小曼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为翻译,承担起外交场合的语言工作。
她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气质,迅速赢得了北京社交圈的认可,成为了人们口中谈论的焦点。在那个时代,女性能在外交场合崭露头角是极为少见的,陆小曼因此而名声渐起。
1922年,19岁的陆小曼在父母安排下与王赓成婚。双方父母对于这段婚姻都很满意。
彼时的王赓,正是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时刻,加之他本身家世优渥,又有名校背景,在当时的北平社交圈中自然备受瞩目。
而陆小曼从小便生活在北京名门望族中,性格张扬而富有才情,兼具现代女性的浪漫与开放精神。
两家联姻的消息一传出,北平社交圈便掀起了热议,大家纷纷猜测这个才华横溢的陆小曼,究竟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婚礼当日,海军联欢会堂内布置得富丽堂皇,数百名宾客云集,洋溢着祝福与喜悦。
不甘冷落的陆小曼婚后不久,王赓便因工作调动前往哈尔滨,出任警察厅厅长。他是一个十分有雄心的男人,不会为了家庭和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哈尔滨,王赓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公务之中,而陆小曼则回到了北京,继续过着她习惯的社交生活。
后来,他一路升职,工作越发繁忙,更是无暇顾及自己新婚的妻子。
因为担心妻子独自一人会孤单,实在脱不开身的他只好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徐志摩,拜托他帮忙照顾陆小曼。
他知道徐志摩很受女性欢迎,所以应该能跟陆小曼相处的很好。他想的没错,徐志摩的确跟陆小曼相处的很好,只是有些太好了。
两人都有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在几次朋友聚会中,她感受到徐志摩的浪漫才情以及对她的理解。
徐志摩总会细致入微地倾听她的抱怨,时而低声宽慰。渐渐地,陆小曼心中的孤独与郁结,仿佛在他的陪伴中得到了释放。
而想到丈夫一成不变的沉稳态度,陆小曼心中更是百般失落。王赓眼前的生活是理性的、克制的,而她需要的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热烈情感。
最终抉择1925年春节,王赓偶然得知自己的妻子跟好友徐志摩有了不一般的感情。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一个是他的好友,一个是他新婚的妻子,这让他感到愤怒又难堪。
他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这样对三个人都不好,所以他只好人忍下心里的不适,勒令陆小曼不许再跟徐志摩见面。
而徐志摩也同样深陷这种畸形恋爱的痛苦之中,于是决定奔赴欧洲。
王赓以为,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很清楚明白了,只要他们之间的关系能断干净,那么他可以原谅陆小曼一时的糊涂。
毕竟,当初的确是他忽略了自己新婚的妻子,也的确是他拜托徐志摩来代替他照顾自己的妻子,这件事说到底,他也有错。
如今,错误被纠正,三个人各自回归自己的人生轨道就好,至少他是这样想的。
春节过后,王赓因为工作,继续忙碌起来,而陆小曼则住进了母亲家。
她身体不好,春节过后又病了,王赓又没时间照顾他,只好写信让胡适和张歆海帮忙照料一二。
对于王赓来收,在繁忙的军务中,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但对于陆小曼来说,丈夫对自己过于冷淡了。
自结婚以后,两人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而她身体又不好,需要人在身边陪伴。这样的日子她过够了。
她又想到了徐志摩,她放不下那个温柔体贴的男人,而徐志摩同样没有放下对她的感情,于是两人又一次在一起了。
“王兄,事情已经闹到如今这般,小曼与我情投意合。若你愿意成全,我们会感激不尽。”说完,徐志摩站定,眼中是罕见的坚定与紧张。
陆小曼抬头看向王赓,眼神中夹杂着歉意与不舍,微微咬住嘴唇,却始终没有说话。她双手紧紧握着桌边,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在心中挣扎。
王赓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一丝动容。片刻后,他才轻轻叹了口气,缓缓点头:“既然如此,我成全你们。”
1925年9月,王赓与陆小曼在上海办理了离婚手续。
他失去了心爱的妻子,而徐志摩终于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伴侣。然而,这段关系带来的流言蜚语,终将成为王赓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阴影。
离婚后的孤寂离婚手续办理得十分迅速,这一次,他十分果断。
离婚后的日子对他来收似乎没什么别的变化,他依旧日复一日地处理着各种事务,身影疲惫却一丝不苟地完成每项任务。
他不再提及陆小曼的名字,仿佛这段往事已成浮烟。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公园结婚。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两人给他发来了喜帖,出于体面,他送了一份礼品作为贺礼,但并未出席两人的婚礼。
1928年4月,国民政府继续推进北伐,王赓担任第四集团军炮兵指挥官,身处前线,肩负重任。他带领部队在北伐的战火中表现出色,为国民政府在北方的军事部署贡献了力量。
1930年,国民政府成立了税警总团,王赓出任总团长。在他的指挥下,税警总团不断壮大,形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1931年11月,徐志摩意外去世,得知了这一消息的他满是唏嘘,他知道,陆小曼此时必定十分痛苦,可他自己也无暇顾及。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王赓所率的独立旅配合作战。
那年3月,他想着驻沪美国领事馆的武官是他昔日在西点的同学,于是,有一日他穿着便服骑摩托车想起拜访一下老同学。
结果,在经过日本领事馆时被日军误会其身份,随后被强行带走。经过各国领事馆的交涉,日军才将王赓释放。
因为这件事,他蒙受了不少冤屈,也受了不少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被任命为军政部兵工署的兵工研究委员,随着南京政府西迁重庆后,又被派至昆明担任兵工署昆明办事处处长。
在前往昆明上任前,他与陈女士结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就在他好不容易准备迎接自己的新生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孤远他乡的落幕1942年3月,王赓随熊式辉率领的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出行途中经过缅甸腊戍考察,然而不久后旧疾复发,不得不在埃及开罗停留治疗。
开罗的清晨微凉,晨光透过窗户洒在病床上,王赓已气若游丝,目光涣散地望着天花板,似乎正陷入某种深远的回忆。
病房中寂静无声,唯有清晨的光线柔柔洒下。这位曾经的才俊,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却因人生的波折终归落得如此结局。
4月,就在这座远离故土的埃及首都,王赓悄然辞世,终年48岁。王赓的离世引发了盟军高层的关注,盟军方为他举行了高规格的军事葬礼。
结语从意气风发的陆军少将,到情场失意的弃夫,再到饱受流言打击、客死他乡的孤魂,王赓的一生如同一段跌宕起伏的命运缩影。
他有卓越的才识,立志报国,却因情感挫折和时局动荡一步步走向孤独。
参考资料:《再谈陆小曼的前夫王赓》——肖伊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