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迈上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词,贯穿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知识产权事业是其中之一。这一年,作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田”的广州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源,以“构筑生态、集聚资源、释放功能、服务企业”为工作主线,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抓紧抓实各项知识产权工作,着力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争先创优中蹚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会”一“图”:开高质量发展新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新春开工之际,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便汇集区内创新主体、服务机构代表召开高质量发展会议,第一时间传达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动员各方共商全区知识产权工作,为经济“双高”发展提供助力。
(2023年1月31日,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召开高质量发展会议)
回望全年,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始终沿着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1+10+N”行动路线图稳步行进,聚焦“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打造全球知识产权高地”这一目标,扎实推进知识产权招商引资、政策修订、金融创新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十百千”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新型储能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及成果应用等多个重点项目,全力以赴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区发展大局。
2023年1—11月,全区专利授权量18471件,其中发明专利7213件,同比增长26.34%;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100.35亿元,成为广州市首个专利商标质押金额破百亿的区。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中,共有62个项目获奖,占全国6.58%,创历史新高。一组组增长的数据,彰显着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实力与活力。
知识产权的“显示度”,在落实“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中也不断提升着:高规格承办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实现知识产权交易额43.70亿元,其中地理标志产品交易额24.48亿元;借助广东省首届地理标志产品广货手信节契机,推荐“萝岗糯米糍”作为广州地理标志产品的“荔枝代表”;挖掘乡村振兴品牌资源,推动“新农帝鼎”“知识橙”“贤江双肩红”等涉农商标注册工作;部署开展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清源”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一“纲”一“策”:续高质量发展新篇
这一年6月,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迎来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新一轮综改由此启航。
《方案》的印发引发各界的关注与热议,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有了更高的期盼。“新一轮综改方案正式得到批准,可喜可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发来祝贺视频,“我们期待共同见证这一改革创举,推动知识城成为‘立足广东、辐射华南、示范全国、影响全球’的知识产权引领型创新驱动发展之城,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示范标本。”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方案》印发后,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办公室制定出台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确保综改任务部署有序推进、落到实处。12月1日,广州开发区召开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专家研讨会,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为高水平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工作建言献策。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政策集成改革也在这一年有了新突破。11月23日,《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 促进高质量发展办法》(以下简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30条”)正式颁发实施。随着此次“升级版”政策的出台,创新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有了更凸显质量导向性的“航标”。
(2023年11月28日,广州开发区举行“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30条”新闻发布会)
“‘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30条’对创新主体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进行全链条扶持,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本次修订既保留了我区原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特色优势条款,同时结合形势发展和企业需求,新增对知识产权评估服务、商业秘密保护等的扶持条款,补齐知识产权工作领域短板。”在11月28日举行的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局长钟梓坚如此表示。
自2016年综改试验实施以来,该区曾先后出台“知识产权10条”“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互认10条”三项政策。在政策的牵引下,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有力支撑了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以部分政策到期为契机,该区将原有三项政策进行优化整合,提升政策的系统性和靶向性,推动该区知识产权事业更好发展。
一“园”一“廊”:展高质量发展新颜
1月31日召开的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强化“三城一岛”战略平台联动发展,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广州开发区已分别在知识城、科学城布局建设投资超90亿元、占地420亩的知识产权服务园区和西起总部经济区、东至至泰广场的知识产权服务走廊,形成“一园一廊”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双载体格局。
(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服务园区)
这一年,在政策支持和平台优势的加持下,“一园一廊”的磁场效应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的海内外知识产权专业机构汇聚,带动全区知识产权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
3月23日,黄埔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大楼启用;4月18日,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城分中心成立;4月21日,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实践基地揭牌;6月26日,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正式签约落户;德国Bals&Vogel(博格专利事务所)和马来西亚PINTAS(宾大斯专利事务所)分别于3月、7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广州开发区设立代表处;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全年新增9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
(截至2023年12月底,共有32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
借力资源集聚优势,广州开发区还探索构建“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新生态。今年12月初,该区上线知识产权数字化集成服务平台,平台以数字技术集聚知识产权优质服务资源,搭建知识产权托管、质押融资等6大特色应用场景,“一键”畅通创新主体获取服务渠道。
早在2017年,广州开发区就获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近两年来又相继入选“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专利导航服务基地”等国家级改革平台名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沉淀积累,今年12月8日该区正式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实现从“试验”到“示范”的跃升。
时至今日,广州开发区已汇聚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多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单位,以及包括4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在内的300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形成知识产权代理、运营、信息服务等多业态协同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相关数据显示,审协广东中心1—11月审结发明专利24.3万件;广州知识产权法院1—11月新收案件13046件,审结12600件;黄埔区人民检察院1—10月累计受理全市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18件,追赃挽损1240万元;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成立近1年来促成100余件可运营专利转化,成交额超过3100万元;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全年促成615项专利达成开放许可,总交易额为421.86万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人才港建设百名知识产权专家库,通过知识产权人才发展大会促成76名高校学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两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合计开展23期专项课程,培训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超1000人次。
“新的一年,广州开发区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综合改革试验,全面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程、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行动、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以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黄埔在全市、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前列作示范。”钟梓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