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行业的寒冬,深深的考验着每一家疫苗企业。
当下除了新生儿减少给疫苗行业带来的困扰之外,其行业的加速内卷,也让行业企业普遍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国内疫苗企业大多都是大单品驱动的逻辑,同时在前沿领域也普遍缺乏实际创新,这些大单品较欧美普遍晚大约十年左右。
因此,国产替代的逻辑,一直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四年前,新冠席卷全球,让国内的疫苗行业往前走了一大步,作为和欧美差距最小的大单品,新冠疫苗的研发,让不少企业都再上了一个台阶。
作为突发事件,不少企业的确积累了部分资金。但是该行业作为审核最为严格,研发时间超长,技术壁垒极深的行业,差距确实不容忽视。
新冠疫情的消散。让疫苗行业逐渐回归到了原本的轨迹,但是对于行业的冲击与“透支”,到现在也无法消弭。不少疫苗企业,甚至跌入了谷底。
以沃森生物为例,作为国内单品较多的疫苗企业,其股价创出96.68元/股的高价之后,三年跌幅超过了87%,股价水平已经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要知道,当时沃森生物的营收只有5.91亿元,净利润也仅有7045.87万。
与沃森状况类似的还有康泰生物,作为国内管线以及单品最全的企业之一,康泰生物距离最高位154.77亿元,跌幅超过了90%,股价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而当时康泰生物的营收仅为11.61亿元,净利润则仅有2.15亿元。
头部企业的暴跌,拖累了整个行业。
今年以来,跌幅超过40%的疫苗企业比比皆是。而导致这种诱因的除了行业新品研发难度大,还有就是行业的内卷。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只要是国际比较流行的大单品,国内的研发企业就不仅仅只有一家,一窝蜂的研发方式,造成了很多资源上浪费,也让这些单品生命周期变得非常的短暂。
以二价HPV疫苗为例,为了研发出二价HPV疫苗,万泰生物长跑16年,沃森生物17年。但是外界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三年二价HPV疫苗生命周期就开始衰竭,近日沃森中标山东省一项双价HPV疫苗采购项目,单支价格降到27.5元。
目前,尽管国产九价HPV疫苗还未上市,但是进入临床III期的国内企业,至少有五家。从二价竞争的状况来看,九价HPV疫苗国产化之后,价格战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企业而言,花费了大价钱去进行研发,到头来却没有多少利润,市场自然不会给予很高的估值。
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内疫苗行业似乎陷入了死循环当中,面对行业的加速内卷,出海以及加速抢跑都是出路,但是难度相当之大。
以万泰生物为例,其目前支撑股价的就是九价HPV疫苗的研发冲刺,这也被外界视作万泰生物未来业绩回暖的驱动力。但是作为仅有一款单品上市的疫苗企业,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并不便宜。但反观其他疫苗企业,几乎都跌入谷底。而从当下其他疫苗企业的现状来看,万泰生物也是独木难支。
对于市场而言,我国不少二类疫苗销售主要还是靠接种意愿驱动,并非价格敏感市场,“降价换不来销量”。因此,无意义的内卷并不能改变行业的现状。当下,疫苗的整体研发也进入一个瓶颈期,许多产品研发难度太大,“几十年做不出来”。一位疫苗研发从业者感慨,“其实最难受的是,我们要不断地开发新品,但现在都不知道该往哪做了”。
但从行业目前的现状而言,该行业的确是被低估了,因为不少企业业绩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差,其业绩相比于六七年前仍然具有可观的增长性,但是80%以上的跌幅,的确是有点夸张了。因而,面对疫苗行业的困境,尽管内卷还在继续,但是由于准入门槛之高,护城河还是较深的,所以需要市场对该行业进行重新估值,以体现行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