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8年,光绪皇帝病重,因其没有子嗣,于是慈禧太后便下令将载沣之子、年仅2岁的溥仪养在宫中,以待光绪帝驾崩后,便由溥仪继位。
但事实上,溥仪并非慈禧太后心中的第一人选,在这之前,她就准备将端郡王载漪次子“溥儁”送上皇位,甚至把年号都取好了,但最终因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便是晚清历史上著名的“大阿哥事件”。
没有登上皇帝宝座的溥儁,后来生活落魄,晚景凄凉,但登上皇位的溥仪,其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病逝,12月2日,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次年改元“宣统”。
就这样,年仅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在懵懂与无知中被强行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当时全国各地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秉持着封建统治的清王朝显然已无以为继了,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朝统治正式宣告结束;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迫从紫禁城迁出。从他继位到现在,也才过了短短地16年。
尽管溥仪已经退位,并且还被冯玉祥赶出了皇宫,但他“复辟之心”依旧不死,“九一八”事变后,他甚至不惜与日本侵略者“合作”,沦为国家的罪人。
而作为日本侵略者操控下的傀儡皇帝,溥仪除了能享受荣华富贵外,毫无权力可言。溥仪在伪满洲国当皇帝时的境遇,他的侄子“毓嶦”最有发言权。
毓嶦是第一代恭亲王奕䜣之孙‘爱新觉罗·溥伟’之子,1923年出生,1939年承袭和硕恭亲王爵位,是为“中国最后一位恭亲王”。
其父溥伟早年曾担任过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职,光绪帝病重时,他还曾被慈禧太后列为光绪帝继嗣人选,但最终没能成功。
清朝灭亡后,溥伟为了恢复清朝的统治,不惜与日本人勾结,在东北地区发起了满蒙独立运动。
然而,在日本人看来,溥伟不过是清朝的一个王爷而已,“人微言轻”,不足以帮助其实现“统一中国”的美梦,他充其量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人为了诱使溥仪与其合作,于是便故意安排溥伟在沈阳祭陵。
溥仪见状后,遂决定与日本人合作,但此事也让溥仪对溥伟心存芥蒂,因此在上位后,他并未给溥伟一官半职,就连基本的生活费也不肯接济。1936年10月,溥伟猝然离世,终年56岁。
溥伟去世时,毓嶦才14岁,正是求学进取的大好时候,但由于家道中落,一家人的基本温饱尚难以解决,更别说还要负担不那么重要的学业了。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溥伟不得不前往长春去投靠自己的“皇帝叔叔”溥仪。毓嶦到了长春后,被安排进到溥仪开办的私塾读书。
溥仪看似心地善良,实则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在该私塾念书的毓嶦等几个同族宗亲,充其量只是他的奴才罢了,不仅要对他无限忠诚,而且还得要忍受他那喜怒无常,且近乎变态的猜忌性格。
比如有一次,溥仪得了痔疮,为了将其治好买了不少药,毓嶦那时候年纪尚小,又不懂得避讳,于是在看到一些奇怪的药材时,便随口说道:“这个药像枪弹”。
原本只是句无心之语,结果溥仪却认为毓嶦犯了他的忌讳,当即便大发雷霆道:“你咒我吃枪弹,我先上你枪子儿吃。”说完,溥仪便让人将毓嶦拖出去狠狠地打了一顿。
据毓嶦后来回忆说:幸亏当时溥仪只是个傀儡皇帝,没有生杀大权,若是有,他定会将我拖出去枪毙了不可。
在抗战接近尾声的时候,溥仪心情十分烦闷,一来他的“复辟”美梦还没有实现,二来则是汪精卫之死,使他对日本人产生了更加恐惧的心理,总担心日本人会害他,但此刻的他就如同笼中之鸟一样,纵有万般苦闷,也始终飞不出日本人为他编织的牢笼,于是,心情烦闷的他,只能拿毓嶦他们撒气,动不动就打骂他们。
但这一切,终有结束的一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也相继颁布了所谓的《退位诏书》,随即准备逃亡日本,但他还没有登上飞机,就被苏联红军俘虏了。不久后,溥仪、毓嶦等人被送到了苏联,关进了收容所。
据毓嶦回忆,在收容所的那段时间,溥仪经常闹情绪,倒不是因为他厌烦劳动,也不是因为收容所待遇不好,而是因为他多次给斯大林上书申请永久定居苏联,并请求加入苏联共产党,但结果都石沉大海。
而这也就是说,他日后肯定会被遣送回国,而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回国后必死无疑,所以才会如此急切地想定居苏联,正如毓嶦所说:“溥仪敢当中国人的皇帝,却不敢面对亿万中国人的“容颜”,真是胆小如鼠……”
在苏联期间,毓嶦首次接触到了马列主义,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才明白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愚昧无知,此刻,他心中不再有所谓的“君臣”,更没有所谓的“奴才”,大家都是能享受到平等待遇的个体。
1950年,毓嶦与溥仪一起被遣送回国,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
关于溥仪后来的故事,我们就都很清楚了,1959年特赦后被释放,后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后于1967年10月病逝,终年61岁。
相比于溥仪来说,毓嶦的命运就要相对坎坷一些,他先是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学习,后又在京郊某农村务农,特殊时期又被送到东北强制劳动,直到1979年,待一切风平浪静后他才得以回到北京。
毓嶦先生非常喜欢书法,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的这一爱好都未曾改变,1979年返回北京后,他就一直在中国艺苑专职从事书法创作,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
从14岁前往长春投靠叔叔溥仪,到1957年分开,毓嶦与溥仪共处了整整20年,他们名义上是“叔侄”关系,但在溥仪眼中,毓嶦只不过是他的臣子、奴才而已。
2016年7月8日,“最后一位恭亲王”毓嶦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人家写出这故事也是辛苦搜集很多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