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不管忙还是不忙,吃早茶总归不会被耽搁。三五好友聚会,“吃早茶去。”约班子掼蛋,不急,先去吃早茶。至于节假日,亲朋来访,更是少不了一顿早茶。平时家中姊妹时间逗上,也是去吃早茶。
吃早茶,不为吃,是社交的一部分。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点单者如果能点出每位喜欢的品种,大家之间关系之铁,还用说什么吗?
吃早茶,老扬州一般不去太“有名”的店。理由嘛,大家都知道。老居民区周边,有一些很不错的小店。有的人家很牛气地只卖早点,生意非常好。有一家店,以前没注意过。偶尔打门球经过,每次都看到里面人满为患。有一天架不住好奇,和自家姊妹去探店了。
它家的肉包,一眼看去便是小时候的感觉。比之大店名店,包子大不说颜色也不是精细的白色,而是面粉本身具有的颜色。吃口也不错。几个人很是欢喜地在一段时间之后,又去光顾了一次。
这个黄金周,孩子们回来了。在扬州土生土长的女儿,和成年后离开老家的女婿,都与扬州早茶,有基因里割不断的喜爱。去吃一次早茶,必须的。维扬路上有一家饭店,据说做早餐了。朋友带过去请过我一顿,现包现蒸的早点,真好吃。便将之推荐给了他们。
三号早上,按照头天晚上分析后的计划,我于八点先过去。第一波应该吃好了吧。到了饭店门口便惊呆了。怎么多人?进去后,大厅里面还有满满当当的一屋子等着呢。拿了等号单,显示前面有三十五桌。卖糕的!
打电话让他们别来?算了。早点晚点无所谓,迟了当午饭。他们要去看望爷爷奶奶,中午饭要过一点才能吃到。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前面还有十桌多。从上海到扬州的高铁快到了。亲家和孩子们约好在车站汇合一起去老家。来不及了,旁边吃了碗鸭血粉丝,打发走他们。
三号早茶泡汤。一路回来,看到但凡有一点点名气的店门口,均排了长长的队伍。相比我们等的那一家,条件更差。我们好赖有张凳子。真的没想到,扬州早茶的魅力,居然到了这步田地。原以为著名餐饮店名声在外,却忘了“扬州”是一张大名片。
当晚,有朋友约第二天去某大店吃早茶。因为已有的经历,建议取消。她们坚持。去吧,了不得再等。出乎意外,大厅里几乎空着。怎么可能?这可是名片上排名第一的啊。四个人在大厅占据了一张大桌子。顿时有一种豪横感。没人来拼桌!
各自选择了喜爱的点心。很快上桌。果然精致。无论是配色还是大小,都将“细点”做到了极致。朋友还点了几个炒菜,比常规的煮干丝烫干丝规格高了。可是,吃了第一口菜,忍不住皱了眉头。西蓝花的梗是苦的。说明什么?陈菜泡水时间过长。
没吭声。夹了个最爱的烧麦。馅儿没什么变化,说不清有点什么膈应。一只小烧麦吃完,找到了原因:“边皮”太硬了。那边,朋友咬开一只荠菜包。馅心的颜色不是碧绿,带了闷过的黄。找来服务员询问,解释说不是青菜,荠菜都这样。呵呵,将我们当游客蒙了。很显然,这顿早茶吃了“预制”,冷冻点心蒸的。
想起以前有过的野鸭菜包被掉包成普通菜包,三丁包换成萝卜丝包的往事。女儿再不肯到这家品牌连锁店。对她解释是忙中出错。现在来看,真不是。估计会有相当长时间,不来光顾了。
黄金周到了尾声。那天没吃上的店,六号再顾。这次去得早,兼之下雨,等了一刻钟轮到了。虽然已很长时间,服务员依然笑容满面地带位。坐下来,一壶柠檬茶送到桌上。俩孩子感觉超好。
蟹黄大汤包上来了。跟着大汤包同时来的是什么?一张简要说明。扬州人都知道吃大汤包的顺序为“轻轻提、慢慢移,开小口,先喝汤、后吃皮”,外地游客不一定清楚。这张说明书是我看过的最有趣的一种。
各种点心,果然现包现蒸。店堂里显眼处,是“抵制预制菜”广告。怪不得食客愿意花几个小时等待。预制菜从最初的便捷到现在大小饭店无孔不入,有时候真的头疼。假如有一天预制菜成为饭店的正常操作时,大厨、名店会不会随之消亡?
但愿不是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