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一个县令进士出身,深受理学的熏陶,痛恨和尚的不劳而获,看见他们就像看见仇人一样,心里充满厌恶,甚至横眉冷对。 有一天,一座寺庙里失窃,钱库里积攒的几千两银子被洗劫一空,这是香客们奉送的香火钱,是和尚们衣食住行的花费来源。主持和尚无奈之下,只得跑到县衙里报案,恳求县令捉拿盗贼,追回钱财。 县令非常生气,将惊堂木恨恨地一拍,怒斥道:“你们不是有佛吗?乞求佛捉拿盗贼就行了,让这些盗贼遭到报应,钱财不就找到了吗?”主持和尚尴尬地笑了一笑,县令继续怒斥道:“要是佛不灵验,你们还供奉他们干什么?”说罢,喝令差役们把和尚赶了出去。 这个县令真是一语中的,佛既然灵验,就会保佑他的徒子徒孙们,寺庙里竟然被偷了,盗贼在众佛的眼鼻子底下竟然得逞,这不是意味深长的讽刺吗?如果连寺庙里的安全也保证不了,和尚们为什么还要供奉佛呢?这中间隐藏着什么玄妙呢? 忽然想起两句话,“佛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佛度有缘人”,这两句话经常被拿出来说事,可是却充满矛盾。既然普度众生,就不论有缘无缘,应该一视同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