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
“我,居鲁士,万王之王,世界的王。”
说这话的人,是伊朗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居鲁士大帝。他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据说当代的伊朗人也将他尊为“伊朗国父”。
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中央集权制度,并成功统治一个庞大帝国的君主。而且在今天巴以冲突重新激烈,伊朗升起黑旗的情况下,再回头看这位伊朗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有很让人感慨的一点。当年居鲁士大帝曾做过一件事,若非这件事,可能今天的世界就没有以色列什么事儿了。
一、中东割据图
公元前600年,居鲁士出生于今天伊朗南部一个叫波斯的小部族。
这个民族虽然在后世名声显赫,但在当时的中东世界,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卡拉米而已。
在居鲁士崛起之前,中东的国际格局类似于当时中国的夏商周时代。古埃及、古巴比伦、赫梯和亚述这些霸权国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些霸权国家虽然拥有强大的武力,但充其量只是夏商周这样的天下共主而已!
他们从来没有谁能把包括今天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和中亚河中地区在内的这块欧亚心脏地带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在居鲁士之前,中东地区最后一个霸主叫亚述帝国。
亚述帝国是一个称霸中东长达300余年的古老王朝。但这个国家的统治手段非常简单粗暴,解决问题的的办法永远只有一个字:杀。
在居鲁士出生前的12年,即公元前612年,苦亚述久矣的小国米底和新巴比伦起兵反抗亚述霸权,并于公元前605年彻底灭掉了这个残暴的国家。
亚述垮台后,新巴比伦瓜分了他西部的地盘,其疆域包括今天的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巴以两国。
而米底则接手了亚述在北方的势力范围,其疆域包括伊朗北部和土耳其东部。
与此同时,土耳其西部也崛起了一个叫吕底亚的国家。
这三个国家一起构成了当时中东世界的三巨头格局。
除了三大国之外,心脏地带还分布着埃及、波斯、埃兰、亚美尼亚、帕提亚、西里西亚和呼罗珊这些中小国家。
亚述崩溃后三足鼎立的局面维持了将近70年,此后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天下共主。
二、横扫六合,席卷八荒
在当时的中东各国中,波斯人算得上是文明程度垫底的一个民族。
彼时的波斯地区部落林立,一盘散沙,只是米底统治下的一个普通附庸势力。
米底人对这蛮荒之地采取的是羁縻统治,具体办法就是联姻。
居鲁士就是米底公主与波斯部落联姻的产物。
关于居鲁士有一段比较玄幻的传说,据说当时的米底国王曾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见到自己的外孙会当上国王取代自己。
于是在小居鲁士出生的时候,他派了一个叫哈尔帕哥斯的大臣去掐死自己的外孙。
这个大臣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居然阳奉阴违放了居鲁士一马。居鲁士长大后,这事被国王发现,就把大臣的儿子给煮了泄愤。有一次,老国王发现居鲁士在玩游戏的时候当上国王,以为梦中预言已经实现,外孙再也威胁不了自己,便放弃了斩草除根的心思。
这故事虽然充满玄幻色彩,但居鲁士确实有米底血统,他的童年也确实是在米底长大的,而且还参加过米底与新巴比伦的战争。
在米底成长这段经历是居鲁士一生最大的财富,这让他与波斯那些乡下孩子相比有了更加丰富的阅历。
留学生居鲁士回到波斯老家之后就利用他在外国学到的本事发起了统一战争,把波斯十部落整合在了一起。
不过我认为这背后应该少不了米底的功劳,毕竟背后站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外祖父,居鲁士不太可能放着这样一个外援不用。
波斯统一后,居鲁士开始把扩张的矛头对准外公家的米底。
放在当时,这种举动简直是不可思议。
试想一下,你一个刚刚完成统一的小国,居然敢去挑战超级大国。谁给你的勇气?
给居鲁士勇气的人,就是那个哈尔帕哥斯。他跟居鲁士的关系虽然未必有故事里说的那么传奇,但两人肯定是有渊源的。
公元前550年,在老哈的配合下,居鲁士成功偷了外公的家,实现了蛇吞象的逆袭。
为了回报哈尔帕哥斯的这份从龙之功,居鲁士给予了他铁帽子王一般的待遇,在波斯帝国统治期间,他们家族长期世袭小亚细亚(土耳其)总督一职。
米底的改朝换代引发了另外一个强国吕底亚的恐慌。公元前547年,趁居鲁士立足未稳之际,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纠集了包括斯巴达在内的一批狐朋狗友跑到居鲁士家里踢场子。
双方一番街头混战后不分胜负,克洛伊索斯只好暂时撤兵回国。
正当他准备重整旗鼓再去找居鲁士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居鲁士却拖着一身伤跑到他家一番打砸抢,克洛伊索斯猝不及防,被迫仓促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亏输,吕底亚就此灭亡。
克洛伊索斯
灭了吕底亚后,居鲁士又兵分数路扫除了呼罗珊、亚美尼亚和埃兰这些中间小国,把他们全都纳入了波斯帝国的版图之内。
至此波斯帝国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在他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只剩下最后一块绊脚石:新巴比伦。
这时新巴比伦的国王叫波尼德,这人是个中东版的商纣王。
在如何抵抗居鲁士这个问题上,小波选择了不问苍生问鬼神,他要向巫婆神汉寻求答案。
要是这样也就罢了,关键是他问的还是外国的鬼神。
当时新巴比伦的宗教祭司势力很强大,波尼德上位后就一直想办法摆脱他们。
新巴比伦治下有一个叫纳巴泰的城市,这地方是个贸易中转站,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小波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就大力扶持纳巴泰的宗教,鼓励他们走向全国,为此他还以身作则,隔三差五就跑到纳巴泰求神问卦。
这可就大大得罪了国内的祭司阶层,这些人被惹急了可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
想当年商纣王就是因为得罪了他们才被推翻的。巴比伦的祭司自然不会比商朝的祭司更高尚,面对王权的步步紧逼,他们也走上了里通外国的不归路。
公元前540年,万事俱备的居鲁士,发起了攻灭巴比伦的战争,米底和波斯以骑兵见长,新巴比伦为了对付他们,沿着幼发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修了一条万里长城。
面对这条巴比伦版的马奇诺防线,居鲁士选择了与后世德国一样的方案:绕道。
当时幼发拉底河上游水流湍急,船不能航,马不能渡。巴比伦人自认为是天险,也就没有多做防备。
居鲁士看准这一点,利用强大的工程能力,在上游广挖河渠分流河水,波斯骑兵就这样踏着被抽干的河床优哉游哉地渡过了这所谓的天险。
马奇诺防线被破后,巴比伦全军崩溃。
所幸的是巴比伦不是法国,小波得知前线兵败后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他的底气就是首都巴比伦城,巴比伦城是当时天下第一雄城,城高池深,箭塔如林,城门由青铜所铸坚不可摧。
此外城内还有大片耕地可以自给自足。拖也能拖死居鲁士。
可小波不知道的是,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在一次庆祝宗教节日的狂欢中,祭司阶层跟居鲁士里应外合,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座坚不可摧的都城。
入城之后,居鲁士大帝做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件事在如今看来不免让人十分感慨——他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公元前8世纪和前6世纪,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和犹大国被亚述和巴比伦灭掉了,剩余的犹太人基本都被俘虏到了巴比伦城当了奴隶,这就是历史上的巴比伦之囚。居鲁士进入巴比伦城之后,释放了这些犹太人,让他们重新回到故土,重建了耶路撒冷。所以对犹太人来说,居鲁士是他们的恩人。而如果我们站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下,看看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再回头看“伊朗国父”的这个作为,就很难不感慨历史的吊诡了。
三、波斯双轨制
一统天下后,居鲁士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他没有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个搞不好甚至会像秦国那样崩盘。
米底和新巴比伦的灭亡给了居鲁士很大的触动。他深深地明白贵族势力和宗教势力不好得罪,如果自己触犯他们的利益,那么新生的波斯帝国也必将重蹈前朝覆辙。
为了治理这个新生的帝国,居鲁士采取了双轨制。
一方面,他像秦始皇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比如,修建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搞车同轨,发布统一的金币加强贸易流通,并在货币上印上自己的头像搞个人崇拜,在全国各地设置学校传播波斯文化,向各征服地派遣官吏建立初步的中央集权体系,等等。
然而,居鲁士派出去的官僚并不是什么都要管,他们主要的职能是税收、司法和军事。至于地方行政上,他把权力下放交给了宗教和贵族,允许各地信仰自由和地方自治,以此换取他们对新朝的认同感。这跟汉朝初年的郡国并行很类似,都是一种妥协。
其实有些事情就应该慢慢来,如果像嬴政那样急功冒进想要用一代人把几代人的事干完,最终必遭反噬,所以居鲁士的做法并没有错。
在中央政治上,他也愿意听取贵族和祭司阶层的意见,居鲁士拥有庞大的顾问团体,其中包括各地贵族、祭司,这些人里头甚至还有他的外公和吕底亚的前国王克洛伊索斯。对于这些意见领袖,居鲁士都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礼遇。
这两手下来,既加强了中央对帝国的统治,又不至于像秦始皇那样不给活路把人家逼反。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在特殊的时代里,统治者必须要学会跟天下人分享利益,试图把所有权力都攥在自己手上,非但不道德,而且也行不通。所以居鲁士收获的是万民拥戴,天下归心,而秦始皇得到的只有无尽的刺杀与反抗。别扯什么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一个新生的王朝唯一的任务是存活下去,而不是为了后代谋福利。亡了就是败了!更别说他所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是为后代着想,他仅仅只是为了更多的权力罢了。
有人也许会说,贵族和祭司都是坏人,你这说法是为地头蛇黑势力张目。
可朋友们哪,这世界有光就有暗,有黑就有白。贵族和祭司的存在本身就是社会运行的产物,你纵然能用强权把他们消灭于一时,可能压制一世吗?
谁能呢?
文史君说
得益于居鲁士大帝的措施,波斯帝国这个前所未有的产物成功渡过了他的婴儿期。而在居鲁士之后,他的儿子冈比西斯和女婿大流士沿霸业,因遗策。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不断夯实帝国的统治根基,直到公元前330年才被亚历山大所灭,享国223年。居鲁士自称万王之王,也确实有他的本事吧。
参考文献
(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著;赵乙深译:《伊朗:被低估的文明与未完成的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