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女首富抗癌失败,即使名下有两家医药上市公司,市值高达3700亿元,最后还是拯救不了自己。 1957年出生的赵宁,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一步步从北大学子,成长为业界女强人,当所有人都在讴歌她卓越的经营能力和巨额财富时,鲜少有人知道,她用20年时间与癌症抗争,用毅力支撑起一生的辉煌。 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无数有学问的青年汇聚北京大学求学,燕园风华正茂,赵宁凭借出色的成绩踏入北大校门,进入化学系学习,课堂上,她眼神专注,认真记录着老师的每一句讲解;课余时间,她沉浸在图书馆,渴求知识的探索之旅毫无疲惫。 在北大化学系,赵宁遇到了同样勤奋好学的李革,两人志趣相投,成为密友,课上他们讨论学术问题,课下则一道散步校园,畅聊人生理想,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互相鼓励,成为彼此坚实的后盾。 大学四年很快过去,赵宁和李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为了进一步深造,他们选择了同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异国他乡,两人仍然相伴奋斗,白天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项目;晚上, 则一同备考答辩。 终于,他们双双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博士之一,这不仅展现了赵宁过硬的专业能力,也彰显了她拒绝成见,敢于突破常规的探索精神。 学业完成后,李革选择加入导师的创业团队,而赵宁则进入跨国制药公司工作,她历练了科研和管理两线,积累了丰富经验。 1999年,李革受母校之邀回国演讲,这成为他们返国创业的契机,当时中国医药市场存在研发与生产脱节问题,李革敏锐看准商机,与赵宁决定回国创建药明康德,实现“中国研发”的梦想。 2000年,药明康德在上海诞生,起步不易,最初几年两人经历多次失败,曾一度面临公司倒闭的困境。然而他们没有放弃,在磨砺中坚持了下来。 李革四处拜访,争取订单;赵宁则在实验室日以继夜地工作,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渐渐地,公司终于走上正轨。 2004年,赵宁正式加入药明康德,她运用自身专业知识,负责建立起公司的一体化分析平台。这为药明康德后来业务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药明康德的业绩蒸蒸日上。 2007年,它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成为第一家仅靠脑力研发服务实现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上市当日就融资1.85亿美元,外媒盛赞这是“华尔街第一次为中国的大脑买单”。 上市后,赵宁又接管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这对她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但她并未退缩,赵宁深知一家公司的核心在人,于是构建了一整套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她设立晋升通道,让员工有成长空间;开展内部培训,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在她的倡导下,药明康德逐步形成“有梦想、有驱动力、热爱学习”的企业文化。 在赵宁的带领下,药明康德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被誉为“医药界的黄埔军校”。 2018年,母公司在A股成功上市,市值曾超过6000亿,成为CRO第一股,赵宁也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多次入选女性榜单。 然而,鲜有人知道,在事业达到巅峰的同时,赵宁已经与癌症作斗争20年。 2003年,她被确诊患癌,尽管无法治愈,但她没有放弃工作,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事业中,每当身体不适,她便独自躲在办公室休息,不让身边的人担心,她还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老年癌症患者”,用乐观调侃掩饰病痛。 赵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她还创立了多项人才奖学金,支持北大、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为培养生命科学人才做出贡献,即便病魔缠身,她也不忘回馈社会。 2023年,赵宁因病去世,享年66岁,虽然她的生命停留在了66年,但她用一生点亮了无数生命的希望,赵宁留下的不仅是卓越的商业成就,更是那份坚持理想、热爱生活的精神力量。 赵宁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世人,生命因奋斗而熠熠生辉,因为有爱而变得温暖美好,她的一生,既是一个普通女子不平凡的奋斗史,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抗癌故事。 希望她的故事能给更多人带去正能量,激励大家在有生之年,为理想而勇敢奔跑,为生命而热情拥抱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