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写了廖耀湘西进兵团覆灭的大概原因,其实本质上还是凯申自己对东北局势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判断,还以为是在1946年,只要能找到我军主力,就可以直接决战,
但是辽沈战役开始时,已经是1948年9月了,东野已经坐拥70万野战军和30万地方部队,妥妥的百万大军,凯申对此是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我军一个纵队相当于国军一个师,这就偏的太离谱了。
国军一个师也就8000人左右,而我东野一个纵队下辖3个师,每个师少说也有1.5万人,一个纵队就是4.5万人,相当于国军一个兵团了,要知道沈阳周福成的第八兵团也就1个53军,2万多人,锦州的卢浚泉第六兵团是一个军+1个师,不到4万人,长春的郑洞国第一兵团一共2个军6个师,也不打到5万人。
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凡事仅凭老旧经验去做判断,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辽沈战役一开始,凯申就坚定的要求侯镜如东进兵团和廖耀湘西进兵团开足马力,会师锦州城下,东西夹击,妄图吃掉我东野大军。
咱们来分析下凯申当时的思路。
首先,他认为我军一个纵队相当于国军一个师,也就是说,在塔山负责阻击东进兵团的只有2个师,而东进兵团整整11个师,超过5:1的优势,真正的优势在我,而且还有海军的“重庆号”与“灵甫”号军舰进行远程火力支援,拿下塔山,真的就是一夕之间。
其次,廖耀湘西进兵团坐拥5大主力其二,想当年,这两个主力军是能凭借1个团来击穿我军一个主力纵队的防线的,凯申认为,只要廖耀湘西进兵团打穿黑山大虎山,出现在锦州附近,我东野大军就会自乱阵脚。
最后,锦州会战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决战机会,因为之前,东北国军的各大将领,每次打败仗,都会推脱找不到我军主力,以至于疲于奔命,在运动中被歼灭,凯申虽然觉得他们在撒谎,但是也没有多少证据,只能忍了,这次,东野主力云集锦州,有明确的方位,范汉杰已经在锦州吸引住了我军主力,就待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齐齐到位,三方合力,收获战果,而且这次是阵地攻坚战,国军将领再也不能拿找不到我军主力这个理由来搪塞他了。
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凯申听不进去廖耀湘的先出营口,再西进锦州的稳妥策略,因为他认为这是廖耀湘在故意保存实力,避战,坐视锦州范汉杰被消灭,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所以,凯申给廖耀湘的路线非常明确,就是从沈阳直接西出黑山大虎山,抵达北镇,然后沿着医巫闾山南下沟帮子,再向西直扑锦州,因为这条线路最短,看来凯申的几何学的很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其实如果真的按照凯申的这条线路,那对我锦州一带的东野大军威胁挺大的,虽然梁兴初的10纵在黑山大虎山一带构筑好阵地进行阻击,但毕竟只有4.5万人,如果廖耀湘西进兵团全军压上,黑山大虎山防线还是比较危险的,因为此时是10月初,才攻下义县,锦州攻坚还未打响,如果廖耀湘不顾一切增援,那就真如101所言,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
可惜,廖耀湘自己有小九九,竟然想去彰武,这直接导致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小编,你以为打仗就是双方火力对拼,不知道断粮道?
主要是国民党军队不团结,不敢拼命
纸上谈兵,101还真希望廖耀湘南下,东野打运动战更强于攻坚战,没见廖耀湘仅仅几天覆没于辽西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