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周总理“来寨”,参观后怒批卫恒:连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感人历史故事 2024-03-20 02:12:54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既能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文章推送,又能方便您阅读、分享、评论。

1965年,一个令全大寨百姓振奋的消息传来,周总理要陪同外宾来大寨访问。

在大寨所有人心里,周恩来是他们心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如今周恩来总理要带着外宾来访大寨,这说明周恩来总理以及其他领导打心眼里肯定了大寨。

周恩来总理和外宾访问大寨的消息如流水般席卷整个寨子,老百姓们奔走相告,一个个激动不已,他们这些年的努力终于要被看到了。

为了给周恩来总理以及客人们留下好印象,大寨的负责人陈永贵带着乡亲们做迎客准备,他们先是为周恩来总理和外宾们准备好休息的房间,然后派人把这些房间仔细清扫,随后又派了一波人为欢迎宴会准备饭菜。

1965年5月21日,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罗瑞卿陪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常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科列加为团长的阿尔巴尼亚政治经济代表团一同访问大寨。

这是周恩来总理第一次踏上大寨的土地。

大寨位于太行山的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在坡形的山地上,形成了深浅不一致的沟壑和高低不平的屹梁,由于这里曾是北宋军队为抗击金兵安营扎寨的地方,所以起名为大寨。

周恩来总理是南方人,自然没有怎么见过北方的特殊地貌,更别提那些外国友人了,他们脚踏距大寨1.5公里远的松溪河河滩上,嘴里赞叹着大寨地貌的鬼斧神工。

上午10点,周恩来总理和外宾们乘坐吉普车抵达大寨,汽车刚驶入寨口,周恩来总理便看到前方黑压压的一群人,这是当地的2000多名群众,他们手上拿着花束,脸上洋溢着最朴素的笑容,嘴里呐喊着周恩来总理的名字。

周恩来总理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往大寨村子里走去,路途中,陈永贵向周总理介绍了老英雄贾近才。

“老人家,你好吗?” 周恩来总理问。

贾进才握着周恩来总理的手,眼眶里蓄满眼泪,激动地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人群中,眼尖的周恩来总理看见站在第三排的一个老汉满脸激动,好像想说什么,周恩来总理见状便越过前两排群众,伸手去跟老人家握手,陈永贵在一旁介绍:“这位老汉叫牛国栋,是个老贫农了。”

进入接待室后,陈永贵建议先带大家参观参观大寨,然后再汇报工作,周总理表示同意。

陈永贵带着一群人走出接待室进入大寨村,还没有正式开始参观,李先念副总便在一旁感慨道:“大寨村子里的百姓不多,但是办的事情可真的不少啊,如今也算是改天换地了!”

陈永贵先带着周恩来总理等人参观了展览馆,然后又带着他们走向虎头山。

登上虎头山后,看着眼前的秀丽自然风光,周恩来总理点头表示赞许,当看到大寨山上树林少,有看到对面山头枝繁叶茂的松叶林时,周恩来总理问:“对面那是什么地方?”

“是武家坪,大寨的邻村。” 陈永贵回答。

周恩来总理指示:“我们大寨也要向那边学习,虎头山上也要多种植树木,积极发展林业,不管是水果树还是木材树,都要种植。”

下了虎头山,陈永贵又带着周恩来总理参观了狼窝掌。

来到狼窝掌,看着那熟悉的景象,陈永贵突然陷入到当年的回忆中。

“要想山河变,就得艰苦干。”

作为大寨领头人的陈永贵,身上肩负着兴盛大寨的重担。

1955年冬天,他们要开始攻克难关——狼窝掌。

狼窝掌地势凶险,是大寨七沟中最大的一条害沟,每到暴雨季节,这里就会发生呼啸的山洪,别说植物动物,就是几吨重的巨石都会被洪水抛来抛去。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百姓全部参与其中,即便面对凛冽刺骨的寒风,他们也咬着牙硬劳作着,百姓们的手被冻出一道道裂痕,腰背被风吹得甚至直不起来,一镐头下去,震得手臂酸麻。

山上没有路,用不了推车,百姓们只好用肩膀把石块抬到山上去,他们的肩膀也被硬石磨出一个个血泡,只好挑破再被磨损再挑破,反复几次,直到血泡变成厚厚的茧子。

冬天干活最伤的就是手,他们的手上冻裂了好多道红色的血口子,回家后把手放在水里泡软,然后用面糊或者用黄蜡把裂开的缝缝补上,再用棉花烧黑干住……

就这样经历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千沟万壑的狼窝掌变成了良田。

没想到的是,1956年夏天的一场大雨让这里又变回不饶之地。

陈永贵看着一片狼藉的狼窝掌心痛不已,微微叹口气说:“明年继续干吧。”

现实总是很残酷,1957年的一场暴雨再次冲垮了狼窝掌。

两次幸苦被大水就这样冲走了,随之而来的是四面八方的讽刺声,悲观情绪在整个村里弥漫着,这次陈永贵也有些动摇了。

但是想要发展大寨,就必须要解决了狼窝掌的问题,陈永贵不能退缩。

后来陈永贵采取了最新的方案:变直线坝为拱形坝,拱背朝着上游,这样泄下来的山洪冲在一道道拱背上,就像摔了跤,无可奈何了,然后用石灰砌成的拱形坝上灌封,这样就牢固了。

陈永贵的新方案成功了,改良后的狼窝掌承受住了几十次洪水的考验。

狼窝掌的一幕幕跃然眼前,周恩来总理林籁泉韵般的嗓音在陈永贵耳边传来:“这里啊,就是曾经三站狼窝掌的地方……”

从回忆里醒来的陈永贵补充说:“现在啊是四战了,要加高坝,小块变成大块了。”

“可以修一些排水沟,修一些水簸萁,防止防洪危害。” 周恩来总理帮陈永贵出主意。

下午一点多,整个参观活动结束,陈永贵带着周恩来总理一行人回到招待所就餐。这是一家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农家小院,里面没有精致的餐具,也没有丰盛的菜肴,只有石桌石凳,小米窝头还有饺子和油糕。

饭后,陈永贵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了关于大寨的工作,随后周恩来总理便对着大家发表讲话:“如果天下雨了怎么办?三年大旱又该怎么办?要想办法解决水源问题啊!”

周恩来总理顿了顿,转换了语气,他严肃说:“这件事情早就讲了,现在都还没有解决,全国只有一个大寨,连这样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吗!卫恒同志,你要好好负责解决这件事情!”

说到最后,周恩来总理的语气似乎都变成了怒批,他在为大寨百姓着急,他在为整个大寨着急,周恩来总理清楚知道把曾经的“七沟八梁一年坡”发展成如今的良田有多难。

为了能尽快解决问题,周恩来总理也向卫恒下了最后通碟,让他六月份前解决,如今已经五月,距离周恩来总理要求的时间并没有多久,但是为了能解决百姓和大寨的难题,卫恒果断答应下来,他一定会想出办法解决的。

接着,周恩来总理继续问:“今年给了大寨多少化肥呢?”

“每亩30斤” 陈永贵回答。

周恩来点头赞许表示很满意。

“你们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本地的吗? 还是从外地调来的?”

周恩来总理指示说应该多培育优良品种。

“去年你们征购任务完成多少?”

陈永贵回答:“去年的任务是24万斤,我们完成了30万斤。”

卫恒听后发言:“以后不能再加任务了,让他们多多储备,多养牲口,要把畜牧业发展起来才是。”

周恩来总理点头认同卫恒的意见。

“农业兴,百业兴,农家旺,国家旺。”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大寨是抱着极大期待的。

周总理说完四个问题后,又提出六点要求和希望:

第一,要多种树,发展林业,水果树、木材树都要种。

第二,要增加多些猪和羊,每户要达到两口猪。多养猪可以积肥、吃肉、增加收入。

第三,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副业生产。

第四,文化教育工作,要办半耕半读学校。

第五,有成绩不敢骄傲自满,年纪大不敢骄傲自满,年轻人更不敢骄傲自满,要检查自己的不足。

第六,要发扬民主,办事要和群众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下午四点十分,周恩来总理就要动身离开了,全体群众都来送行。

大家七嘴八舌说着:“周总理,您有时间了一定要来大寨看看,周总理你千万不要忘记大寨……”

周总理向村民承诺:“只要我身体好,就一定会再来的!”

多么好的周总理,多么朴实的陈永贵,就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数以万计的小辈们才可以享清福,后人真的要由衷感谢老一辈造的福。

文章信源&参考资料:

《我的爷爷陈永贵:从农民到国务院副总理》/ 陈春梅著 / 作家出版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