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煜捷史馆
编辑丨煜捷史馆
鲟鱼,又称为鲟形目鱼类,是古老的硬骨鱼类,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亿年前。在鱼类进化史上,鲟鱼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活化石"。
鲟形目包括软骨硬鳞科、鲟科和白鲟科,尽管软骨硬鳞科已经灭绝。鲟鱼是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全球分布在北半球,共有9个自然分布区,我国有8种鲟鱼。
鲟鱼是珍贵的资源,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鱼卵可制成鱼子酱,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之一,与松露和鹅肝齐名。
近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自然环境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鲟鱼的野生资源急剧减少。
我国的鲟鱼野生资源也面临下降趋势,只有部分水域尚存一些野生资源,其中包括中华鲟、达氏鲟和扬子江白鲟,它们都濒临灭绝。
市场对鲟鱼的需求仍然很大,但野生资源有限。为满足需求,我国自1992年起开始发展鲟鱼的人工养殖。现在,我国的人工养殖鲟鱼有多个品种,其中杂交鲟养殖占据重要地位。
西伯利亚杂交鲟是通过母本为西伯利亚鲟和父本为施氏鲟的杂交培育而成。
西伯利亚杂交鲟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耐运输等特点,因此在市场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目前占据鲟鱼消费主要市场份额。
接下来,就由煜捷为大家讲解:在人工饲养西伯利亚杂交鲟的过程中,养殖密度的不同将会对幼鱼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适宜的养殖密度在现代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鱼类的生长和存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养殖密度。
提高养殖密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产量,但高密度养殖可能引发鱼类的胁迫反应,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和存活率降低等问题。
研究表明,鱼类存在一个临界密度,即在临界值内,鱼类的生长不受密度的影响。
但超过临界值后,养殖密度对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地图鱼在养殖后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生长显著下降。
因此,寻找适当的养殖密度对于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充分利用养殖空间以及获取更大的商业价值至关重要。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类之间的空间竞争增强,也加剧了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机会。
在长期高密度环境下,鱼类的代谢会出现紊乱,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受到影响,从而改变鱼体的生化组成。
鱼体的生化组成会影响鱼类的食欲、生长和饵料利用效率,因此,研究养殖密度对鱼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至关重要,并为科学健康的养殖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那么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设计窥探奥秘呢?
实验设计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西伯利亚杂交鲟,所选用的实验鱼均来自同一批次,规格一致,健康无损。
我们采用了专门配制的鲟鱼饲料,其成分如下:粗蛋白含量不低于45.0%,粗脂肪含量不低于10.0%,粗纤维含量不超过5.0%,粗灰分含量不超过15.0%。
实验使用了9个四边形形状的室外水泥池,每个水泥池的占地面积为28平方米,水深维持在约40厘米左右。
流水池由进水口、鱼池和出水口组成,每个进水口均位于同一侧,且这3个部位之间存在大约30厘米的高度差。
鱼池的进出水口都设置了拦网,以防止杂质进入,防止水质受到污染,并有效防止幼鱼的逃逸。
我们根据连通器的原理设计了水交换系统,水源来自山泉水,水质清澈无污染,透明度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水质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杂交鲟的生长到底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结果讨论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一般认为,养殖密度是影响鱼类存活、生长、福利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实验中,整个养殖过程中,温度和pH值均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H值保持在7.17-7.65之间,溶解氧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在养殖后期,不同密度组的铵态氮含量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
有趣的是,在试验结束时,低密度组的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表现出明显更高的最终体重、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这一观察结果与美洲红点鲑、施氏鲟稚鱼、大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 以及西伯利亚杂交鲟的研究结果一致。
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在试验的前30天内,鱼类的体质量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高养殖密度对生长的影响似乎在试验的后期才显现,这表明高养殖密度在试验早期(0-30天)对其生长的影响有限。
养殖密度对存活率(SR)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异。一些研究发现,高密度养殖下的死亡率较高,如在西伯利亚杂交鲟、大杂交鲟、尼罗罗非鱼以及鲮鱼的研究中。
在非洲鲶鱼和金鱼的养殖密度试验中,并未发现养殖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明显联系,不过在本实验中,存活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略有上升。
因此,根据研究结果,高密度养殖不会显著降低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成活率。
不同研究中关于养殖密度对鱼类的影响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养殖环境、养殖模式、发育阶段和投放数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的。
鱼类的养殖密度会对其营养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鱼类的体成分比例是评价其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养殖密度对鱼类体成分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有一些研究指出高密度养殖对鱼类的生化组成有影响。
我们观察到养殖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并且这些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非洲鲶鱼,体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密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体灰分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本试验的结果相似。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都低于低中密度组,这可能是因为高密度的幼鱼长期受到慢性胁迫,导致其用于调解生理功能和行为变化的能量需求增加。
糖类被消耗,当糖类被耗尽后,脂肪、蛋白等储存的营养物质就会通过糖异生作用被消耗,以维持自身的代谢需求。
高密度组的幼鱼受到的慢性胁迫最为严重,其能量需求远高于其他两个组,因此有机质被大量消耗,水分和灰分相应增加,这极大地影响了鱼类的品质和生长。
另外,肥满度(CF)可以反映鱼体内的能量储存状态和体型的肥瘦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试验中,肥满度在不同养殖密度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高养殖密度可能不会显著影响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体型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西洋鲑鱼和虹鳟鱼的研究中,肥满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鱼的种类、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所导致的。
那么话说回来,幼鱼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养殖密度下又有何变化呢?
杂交鲟幼鱼抗氧化能力受养殖密度的影响养殖密度作为慢性应激源,会对鱼类的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高养殖密度会刺激活性氧(ROS)的生成。
当抗氧化剂的活性与ROS的产生之间失衡时,氧化应激就会在鱼体内发生。
氧化应激会对蛋白质、脂肪等生物大分子造成损伤,此时,生物体会产生酶促抗氧化剂来保护系统免受伤害。
肝脏作为鱼类的重要代谢器官,也充当解毒器官的角色,在水产养殖中,研究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鱼类遭受氧化损伤不仅会影响其福祉,还会对鱼肉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以期发现在不同养殖密度下影响抗氧化能力的机制和规律。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氧化应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当鱼体受到刺激时,抗氧化系统会失去平衡,导致鱼体代谢紊乱,最终降低鱼类的抗逆能力、生长速度和品质,高养殖密度引发的应激可以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
过多的ROS会对鱼体内的细胞、组织和其他活性物质造成损害,生物体拥有保护系统,例如抗氧化酶(如SOD、CAT、GPX、GSH-ST),它们主要负责防止或修复组织损伤。
试验后期高养殖密度组(HD组)的肝脏SOD和GSH-ST的活力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密度组。
这种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养殖密度持续胁迫的反应,表明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在此时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不足,最终导致氧化损伤。
类似的结果也在俄罗斯鲟幼鱼的养殖密度试验中被发现,并且在中华鲟的养殖试验中也出现了相似的现象。
另一方面,CAT是一种催化H2O2分解成O2和H2O的酶,在动物各个器官组织中都有分布。
然而,CAT酶活力在整个实验阶段都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这与在草鱼和吉富罗非鱼的养殖密度实验中的结果一致。
MDA是脂质过氧化的分解产物,被认为是细胞氧化损伤和肝胰脏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本研究中,MDA含量未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与大菱鲆和非洲鲇的养殖密度实验结果一致 。
这表明,高放养密度并不会导致西伯利亚杂交鲟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其他鱼类如大口黑鲈、褐斑牙鲆、中华鲟和俄罗斯鲟的研究中,MDA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鱼类的物种和密度水平不同,导致其抗氧化能力和调节机制的不同。
研究表明,养殖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的生存和生长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高养殖密度导致了氧化应激的增加,抗氧化系统失衡,最终降低了鱼类的抗逆能力。
具体而言,高密度组的肝脏SOD和GSH-ST活性明显降低,表明其抗氧化系统的能力受到了负面影响,CAT酶活性在不同密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暗示了其在应对氧化压力方面的相对稳定性。
尽管高养殖密度增加了氧化应激的风险,但本研究并未观察到明显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即MDA含量在不同密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不同鱼类对养殖密度的反应存在差异,受到物种和密度水平的调节机制影响。
研究结果强调了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养殖密度管理对于维护鱼类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适当的密度控制有助于降低氧化应激风险,维持鱼类的抗逆能力,从而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益和品质,不同鱼类可能对养殖密度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物种进行调整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