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做四菜一汤反被责骂”:为什么中国父母偏爱“扫兴”?

张德芬空间 2023-09-04 14:25:27

近日,一则“14岁女儿做好一桌菜等妈妈反被指责”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江西,14岁女孩,暑假在家。

大概是觉得父母上班很辛苦,特意做了一桌子好菜:玉米炖排骨、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火腿肠,甚至还有一盘开胃小菜......

荤素搭配,颜色也很丰富,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若换做一般父母,看到孩子这么体贴能干,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偏偏这位母亲很扫兴,表情严肃,直接一顿指责:

“我是要表扬你吗?你给我整这么多菜,怎么吃得完啊,你告诉我?这该怎么吃?这么多浪不浪费?”

女孩坐在餐桌旁手足无措,隔着屏幕都能觉察到她的落寞和委屈。

这位妈妈的行为很快引爆了社交网络的热议话题。

无数人表示狠狠共情了,开始讨论“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

何为扫兴?简单来说,就是:

你和父母分享快乐,他警告你还有问题1234,快乐瞬间消失;

你向父母倾诉烦恼,他批评你就是没做5678,烦恼反而加倍。

在数以万计的“父母扫兴日常”里,我们发现,扫兴似乎成为大多数家庭的常态,一边是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一边却是总打击否定的父母......

扫兴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一段段充满无奈与伤痛的家庭关系!

父母扫兴

或许是因为害怕

父母最爱孩子,为什么反而最扫孩子兴?

我认真思考过这个答案。

因为,有时候,我也是个扫兴妈妈。

有一回下雨,我儿子带了雨伞,却在雨里奔跑玩耍了许久。

回到家,浑身湿漉漉的他兴奋极了:“妈妈,淋雨的感觉太自由了,我和同学都觉得太快乐了......”

我气急:“你是三岁小孩吗?别人都知道躲雨,你还故意淋雨?生病了怎么办?”

我儿子解释:“可我不觉得冷。”

我完全不听,一边继续怒骂,一边蛮横地把他推去洗热水澡。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做得对,我是对他的身体负责并教他照顾好自己。

直到后来,我学习了心理学,开始反思。

其实,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他享受在雨里奔跑的快乐。

作为妈妈,我可以尊重他的想法,再分享些自我保护的行为,这样,既不会扫兴,也能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

但我的“怒骂”,明显扫兴了他的快乐,也未必能让他感受到爱。

我为什么会那么扫兴?

确实是担心他淋雨生病;

但更深层次的害怕,其实来自于我自己:

我害怕他生病,给我带来麻烦;

我焦虑他生病,会让别人觉得“我是个连孩子都带不好”是失败妈妈。

我也才意识到:

我本来以为,我的扫兴是“为他好”,是爱他的表现;

但事实是,我只是让孩子承担了我的“恐惧”。

我被自己的“恐惧”局限住了,我又拿它来局限孩子。

有意思的是,我的一位朋友,孩子也淋雨了,但她没有阻止,还录了视频。

“这只是场普通的小雨,对一岁半的小人来说,却是个天大的快乐。

你会一把抱走在感受下雨的他吗?皱着眉头说:‘你看衣服都湿了,要感冒的。’

我什么都没做,就这样观察并记录这美好画面,问了一句:‘开心吗?’”

朋友也想去淋雨,但犹豫了,可是,她没有阻止孩子:

“不能陪他疯,就全然地接纳他此时此刻的自由吧。”

很显然,小人是非常快乐的。

“他当下的快乐感染着一切,让这雨不再是雨,而是一起舞蹈的音符。”

朋友把视频上传到网上,附言:“做不扫兴的父母,一起去雨里做回孩子吧。”

意外地,视频获得非常高的阅读量和五百多条评论。

大部分评论都感动于孩子的快乐、妈妈的不扫兴;

也有少部分担忧——淋雨会不会感冒?

朋友刻意去查了资料,哈佛健康出版社表示,没有证据证明,在寒冷或阴雨天外出会使人更容易感冒。

你看,同样“淋雨”,父母两种反应,孩子两种感受。

有些妈妈全然接纳孩子的一切;

而有些妈妈用自己的固有思维扫兴了孩子的感受!

从小被父母扫兴的孩子

后来都怎么样了?

显而易见,家有不扫兴的父母,孩子分享的快乐会加倍,分享的悲伤会减少,父母子女会是轻松快乐的关系;

而家有扫兴的父母,孩子慢慢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亲子关系逐渐疏远。

但心理学研究证明,扫兴状态的家庭关系,除了疏远,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心理伤害。

书籍《24堂男孩养育课》指出,孩子的情绪如果没有被父母看见并回应,长期积攒在心里,很容易引发出糟糕的情绪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

长期被父母扫兴的孩子,慢慢地不愿意也不敢尝试表达情绪,习惯将问题积攒在心里。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自我伤害:

一种是积压在内的伤害。

被父母扫兴打击惯了的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被爱的,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快乐,无力发泄愤怒,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长期精神内耗,活得很压抑。

我也是被父母扫兴大的。

小学时,我的作文获了奖,我兴高采烈回家报喜,我爸瞟了我一眼:“老师是眼瞎了吧,怎么会选你,就这么点事至于把尾巴翘到天上吗,别给我丢脸。”

长期被扫兴之下,我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疏远,也导致我个性消极,我很少觉得快乐,不管获得多好的成绩,快乐也是转瞬即逝。遇到事情也很容易自怨自艾情绪内耗,一度还患上抑郁。

后来学了很多心理学才走出来。

另外一种则是发泄在外的伤害。

习惯被父母扫兴否定的孩子,也容易潜移默化生出性格里的“刺”,很容易怨天尤人,做事挑剔,对外界充满质疑,很难与人产生亲密链接。

咨询者芳芳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她的人际关系很糟糕。

朋友请客,大家都礼貌地各种夸赞,就她,一会点评环境不好,一会说食物难吃。

她倒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要发表些真建议,但实在太扫兴,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她做朋友。

芳芳自己也很苦恼,但又控制不了。

她的扫兴个性,就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被父母扫兴惯了的她,已经习惯了扫别人的兴。

而这,恰恰也是扫兴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最可怕的伤害,不但让孩子度过最压抑的童年,还让他们慢慢失去了勇敢闯荡的勇气、爱人的能力、和谐的社交关系。

课题分离

让自己成为不扫兴的人

扫兴的父母,当然令人难过。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很多扫兴父母也是在扫兴中长大的,他们能给我们的,也只是他们能拥有的东西。

与其抱怨父母,沉溺于伤害,不如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不扫兴的人。

1.看见父母的“匮乏”

心理学认为:

“他们不只是可敬、可爱或可恨的父母,他们也曾是可怜的小孩,你与父母之间,从盲目的爱,到激烈的恨,再到深深的看见。

借由看见,你终于成为了一个成熟,能理解复杂性,与世界和解的成年人。”

父母的“扫兴”,表面上是对你的打击,但本质上是因为他们自己害怕尝试没有经历过的快乐。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陌生的”是“危险的”,理解了这点,我们就能对父母的扫兴多一点理解。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也才能真正成人。

2.做好课题分离,各自负责各自的快乐

心理领域有个很有力量的词——尊重每个人的命运。

其实这就是“课题分离”,那是父母的人生课题,这是我的人生课题。

即便是父母子女最亲的血缘关系,但彼此也没有必须负责的义务,我们需要区分彼此的课题。

父母负责他们的人生,即便是扫兴,也要允许父母暂时找不到快乐的方式。

我负责自己的快乐,不被父母的扫兴干扰,允许自己拥有勇敢快乐的权力。

我的孩子负责他们的快乐,不要用父母思维去扫兴,尊重和接纳孩子们的行为。

3.做一个不扫兴的人

原生家庭的习惯,很容易“遗传”。

即便当事人深受其害,成人后也极其有可能成为一个扫兴的人。

就像不受控制爱挑剔的扫兴芳芳。就像曾经扫兴孩子快乐淋雨的我。

庆幸的是,成人的我们可以自救。

小时候没被肯定的快乐,曾经没被安慰的苦恼,现在都可以由“长大的我”来消化和自愈;以及,我们可以同理旁人的快乐和苦恼。

旁人兴致勃勃分享快乐时,放下个人意见,聆听和尊重会更有力量;

孩子兴奋地天马行空时,放下父母权威,去欢呼去鼓舞,接纳和陪伴会带来奇迹的成长。

人生漫长,幸运的是,我们终将有力量屏蔽父母的扫兴。

从今天起,主动做一个不扫兴的人,做一个积极肯定的人。

*本文由作者Gloria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金凤

排版丨桔子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