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外援政策一直备受争议,宋凯新当选的足协主席表示将放宽外援限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德转中国区管理员朱艺在一篇长文中谈论了外援政策的合理运用,并表示应该取消外援出场限制,因为中国球员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外援在中国联赛中一直都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外援的加入能够提升联赛的观赏度和国际关注度,使得球队的阵容更加多样化,优秀的外援还能够对国内球员起到带动作用,并且带来商业盈利。然而,外援也会挤压国内球员的生存空间,导致他们的上场时间减少。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非常注重球员的上场时间,似乎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球员之所以水平低下是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开始围绕这个论点展开——研究国字号球队在联赛中的比赛情况、取消预备队联赛中成年球员的出场限制、在疫情和多支球队解散的情况下依然扩军等等。再加上盲目扩军和大量球队递补,导致联赛质量严重稀释,现在的中甲联赛的竞技水平几乎相当于以前的中乙联赛,而中乙则相当于以前的业余联赛(中冠)。球员的实战机会虽然增多了,但实战的质量却下降了。原本没有机会的中国球员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实战机会,但他们的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就像“能量守恒”一样,池子变大了,但水也变浅了。
在疫情之后,各支球队陷入了困境,大牌外援纷纷离开,导致整体外援的质量大幅下降,许多球队甚至无法齐全外援,只能全华班出战。由于中甲、中乙等联赛缺少外援或没有外援参与,导致上座率长期低迷,俱乐部和联赛组织方无法通过比赛获得盈利。一些质量极低的外援开始加入中国职业联赛,他们大多没有足够的职业经历,甚至水平不如中国球员,只是因为有了一个“洋面孔”。这些外援大多在几个月后就离开球队,进一步浪费了俱乐部和联赛的资源。
因此,朱艺认为应该取消外援出场限制。只有通过公平竞争,中国球员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当然,在取消外援出场限制后,我们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中国球员的水平,例如加强青训体系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球员。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外援政策一直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问题。无论是放宽还是限制,都有其正反两面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提升联赛的水平和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保护国内球员的利益。相信在宋凯的领导下,足协会在外援政策的制定中做出明智的决策,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
中国足球不好的原因在于青训体系不完整,缺少好的教练、好的比赛、好的支持,人家欧洲日韩青训有很多年龄段比赛,几乎三四天就比赛一场,咱是一年打三四场,还是自己跟自己踢。联赛搞十个外援,青训一样没人重视,抓好青训基础上,再搞好联赛
第一校园青少年球员没有从下往上的通途;第二职业联赛没有健康的市场及造血能力
砸了他们的铁饭碗,不行中超就来个外援全放开,外国人联赛,报名必须一半外援,能从外援手里挣到名额的都是精锐[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让能端住自己体育饭碗的人留在业内就行了,那么多吃喝嫖赌抽的混子在里面还拿着高收入,就这种水平了,还能冲出亚洲去?
应该取消中国国足,重新抓重小抓,什么时候有人才了再组织球队去比赛
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观念,只有读不好书的才会去踢球,家长的第一选择当然是报各种兴趣班,钢琴,画画,思维开拓,英语,会去报名踢球吗?进名校不加分啊。最后去踢球的都是大浪淘沙剩下来的,球商可想而知,身体可以靠训练提高,球商这东西是先天的。
中国足球都烂到这样不要脸了,这么多年越来越差还保护什么?不如全面放开外援,至少可以先把联赛搞起来
全外援才好呢,让这些不长进的没饭吃。。。
有一说一,查了下资料,目前的中超差不多只有日职乙的水准,中甲还不如日丙。中乙可想而知[笑着哭]
国内球员有饭吃,完全是因为不得不用,外援放开的话,很多人就失业了,中超这些混子连日丙人家都不要。特别是国安那帮人,脾气大,工资高,不处力,绰号,北京大爷
又一个垃圾,来捞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