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中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对外制裁!立陶宛在中国的经济制裁下,经济受到重创,多国跨国企业也纷纷与其解除合作。
面对这样的情况,立陶宛前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罕见发声:如果是我掌权,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甚至"喊话"中国:愿意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但要求不能"跪下道歉"。
那么当初,立陶宛究竟做了什么?而如今事情才过了3年,立陶宛是真的撑不住要认怂了吗?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华网】【极目新闻】。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代表处"引发的外交风暴在国际政治的大舞台上,小国往往面临着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寻找平衡的难题。
而立陶宛与中国关系当初的急剧恶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
这场外交风波的导火索,是立陶宛政府批准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这一决定不仅触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更挑战了“一个中国原则”的外交红线。立陶宛宣布这一决定后,中国外交部多次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也多次发声,警告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立陶宛政府似乎低估了事态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
面对立陶宛的一意孤行,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反制措施。
不过,中国在处理类似外交争端时的一贯做法都是:先礼后兵。
中国的反制:从警告到行动中国宣布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级至代办级,这是外交关系中的倒数第二级,仅高于断交。
其实,这一举动在国际外交史上并不常见,但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态度之坚决。
紧接着,中国暂停了与立陶宛的经贸合作。包括暂停审批立陶宛企业对华出口食品的相关手续,以及暂停中立两国间的铁路货运等。
除此之外,中国还采取了一些非正式的经济制裁措施。
例如,一些中国企业开始避免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零部件,一些中国消费者也自发抵制立陶宛产品。
这些措施虽然不是官方行为,但无疑加大了立陶宛的经济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这些反制措施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在多次警告未果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行动。
立陶宛政府在做出这一决定时,似乎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他们可能认为,通过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能够赢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青睐,从而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然而,这种策略很快就被证明是一种严重的误判。
经济损失迅速显现,远超立陶宛政府的预期。
根据经济学家的估算,立陶宛每年可能损失约50亿欧元,根据分析甚至会有60亿到100亿美元的损失。
立陶宛政坛内部分裂这对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些经济损失,远远超出了立陶宛政府的预期。
其中,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的态度转变,最为引人注目。
作为国家元首,他一改先前支持政府决策的立场,公开承认设立"台湾代表处"是个错误决定。
而政坛上的批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
前总理斯克维尔内利斯站出来表示:如果是在他执政期间,绝不会允许发生如此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而这种来自前任领导人的批评,无疑也增加了现政府的压力。
在首都维尔纽斯和其他主要城市,民众自发组织了多次抗议活动。示威者高举标语,要求政府为错误决策承担责任。
美国的支持杯水车薪,德国的态度耐人寻味面对这种局面,立陶宛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们需要设法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还得担心被视为软弱影响他们的国际形象。
而美国作为立陶宛的主要盟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表态,称赞立陶宛在面对中国压力时展现的"勇气",还承诺了一项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
然而,这笔资金与立陶宛因失去中国市场而遭受的损失相比,显得杯水车薪。
这种情况让立陶宛政府感到相当尴尬和失望。
而德国在这场外交风波中的态度确实引人注目,尤其是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对中国采取的强硬立场。
贝尔博克不仅公开支持立陶宛,还威胁要重新考虑中欧投资协定。她甚至表示,如果中国继续对立陶宛施压,德国将考虑采取更多措施。
其实,这种突然的态度转变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
在德国新政府中,贝尔博克所属的绿党一直主张在人权和价值观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而德国可能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在对华政策上增强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
在美国重新关注欧洲事务的背景下,德国可能希望通过在对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来加强德美关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德国外长的表态强硬,但德国政府的实际行动仍然相对克制。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态度就显得更为温和。
短视政策的代价这种"唱白脸"与"唱红脸"的策略,很有可能是德国在对华关系上寻求平衡的一种尝试。
立陶宛在对华关系上的遭遇确实反映了一些欧洲小国面临的共同困境。
斯洛文尼亚,就是另一个典型案例。
斯洛文尼亚总理扬沙曾公开表示要加强与台湾的关系,并称台湾为"国家"。
这一言论立即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导致两国关系陷入紧张。
尽管斯洛文尼亚政府随后试图澄清和缓解局势,但这一事件仍然对双边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这些欧洲小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政党政治的影响。
在多党制的民主国家中,不同政党为了赢得选票,可能会采取一些短期内看似受欢迎但长远来看可能有害的政策。
再加上个人政治利益的考量,一些政客可能会为了提高个人知名度,做出一些引人注目但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行。
而中国在面对小国挑衅时的反应,确实展现了其一贯的外交策略。
1981年的中荷关系降级事件是一个典型案例。
中国外交策略的一贯性当时,荷兰向台湾出售潜艇,中国随即将两国关系降至代办级,这一决定持续了三年之久。对比来看,中国对立陶宛的反制措施,是更是全方位的。
不过,国际关系是动态变化的。立陶宛国内,反对党开始寻求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前总理也称十分想缓和关系,只要不让他下跪道歉就行。
事实上,立陶宛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寻求西方的支持,但与中国的关系恐怕难以在短期内修复。
这一事件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小国,上了一堂生动的外交课。
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远见,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而做出可能危及国家长远发展的决策。
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1] 【新闻看板】——《立方拒不认错,但声称要尽快请回中国大使》
[2] 【时报观察】——《立陶宛突然认怂,喊话恢复贸易,竟是尝到苦果,通胀率赶上乌克兰》
[3] 【中华网】——《立陶宛终于“认怂”,前总理称只要不跪下道歉,愿与中国恢复关系》
[4] 【凤凰卫视】——《立陶宛毫无悔过,背后有美国欧盟站台,接下来会怎样?》
[5] 【极目新闻】——《立陶宛失去中国市场,前总理猛批:要是我掌权,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6] 【镇江热线】——《你敢“胁迫”立陶宛,我就废掉中欧投资协定,德外长对中国摊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