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走路,大家的争议还挺大的,尤其是上了年纪后,有人就喜欢静养,觉得这样才能长寿,可有人就喜欢运动,觉得这才是养生之道。
支持派:
我今年73岁了,患有两种癌症,做了两次手术,本身就有高血压,因为年纪大了,手术后没做化疗,中期食道癌加肠癌,抗癌六年了也没吃抗癌药,每天只吃降压药,现在还在市场做点小生意,早晚做运动,走走路,跑跑步,感觉身体还好得很,再活个十年肯定没问题。这运动对慢性病的控制确实有好处。
反对派:
我从来不走路,不运动,出门几乎全靠电动车,就在一千米之内都要骑个车子,当下身体状况良好,有86岁了,平常用煤气都是自己骑电动车去罐气,还能把煤气罐扛上4楼。再说那些运动员和练武的人,大部分寿命都很短,这又是什么问题呢?还有那个乌龟,每天一动都不动的,不也是公认的“老寿星”,这又该如何解释?
其实,走路也好,跑步也好,运动有没有好处,自己心里最清楚。有些老人不爱运动,那肯定得给自己找个借口,但你不能阻止爱运动的老人去运动,毕竟运动的好处是公认的。就拿现在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癌症来说,运动对这些疾病的控制,绝对是有益无害,而走路作为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尤其适合中老年人。
一、运动对心血管的好处喜欢运动的老人,心血管会有如下获益。
1. 心血管风险更低:诸多研究证实,中高强度的运动与较低的血管风险因素相关,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腰围等。就拿走路来说,曾经就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坚持走路可有效降低体重指数、血压及空腹血糖。而控制住这些指标,对预防心血管疾病,肯定是有好处的。
2. 心血管更年轻:衰老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关键中间事件就是血管功能障碍的发生,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大动脉硬化、收缩压升高等。运动能够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降低血压等,继而帮助延缓血管衰老。
3. 心血管系统抗损性更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系统抵抗损伤的能力(抗损性)降低,研究发现,适度的运动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够提高其抗损性,帮助更好地保护心血管,防止血管内皮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预防心血管疾病。
二、运动对抗癌防癌的好处1. 控制癌症风险因素:有效的运动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缓解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肥胖、负面情绪都是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2. 增强免疫力: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预防癌症。另外,运动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3. 降低炎症水平:诸多研究证实,炎症与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而运动可以降低炎症水平,从而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说到这,可能会有人说了,我不运动,血压、血脂和血糖照样都正常,血管年轻不年轻的,我不知道,但我活到这么大年纪了,没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更是不沾边,平时连感冒都少有,可我看有些人天天去运动,什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等,得啥病的都有,这你能给解释一下吗?
如果真有人这么想,那就是抬杠了,运动也好,其他的养生方式也好,对于防病抗病的效果,肯定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再说了疾病的发生也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像是心脑血管疾病,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是一大危险因素,所以有些人即便很喜欢运动,但架不住他天天喝酒、抽烟,还熬夜,吃的也都是重油重盐的食物,那他的血管肯定不健康。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合运动,运动的前提是量力而行。就拿走路来说,对于年龄大的老人,走路也是一门学问,做好以下几点,才算是健康有效的运动。
1. 不适合走路的老人不能走:有严重心肺疾病的老人,如心绞痛、慢阻肺等;有严重骨关节疾病的老人,如股骨头坏死、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等;有严重平衡障碍的老人,如小脑病变、帕金森病等;有严重认知障碍的老人,如阿尔茨海默病等,都不适合长距离走路,尤其是快走,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会诱发意外。
2. 不适合的时间不能走:走路也得挑时间,漫无目的、无计划的走路是无效的,可以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去走,一次性至少半小时,注意饭后不要立即快走,可以先慢点散散步,然后再逐渐加速;冬天天冷,晨起后不要立即出门走路,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以防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高温时段不要走路,以防中暑;恶劣天气不能走,以防滑倒出事故;交通繁忙时段不要走,以防出现意外。
3. 走路的步数和步速要合适:有效的走路除了时间要达标外,步数和步速也是有要求的,前提是量力而行,在此基础上再尽量快点,一般来说,老年人的快走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4.5公里左右,也就是每分钟约走90步。至于步数,诸多研究证实,老年人每天步行5000-7000步是比较合适的,没必要追求日行一万步。
4. 其他注意事项:走路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鞋子,穿着舒适、稳定、有足够支撑的鞋子,以减少脚部疲劳和受伤的风险;要保持挺胸抬头、放松肩膀、微屈膝盖、稳定骨盆的姿势,避免过度弯腰或扭曲身体;要注意保持自然的呼吸,尽量通过鼻子呼吸,避免过度深呼吸或憋气;尽量与人同行,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老人,防止发生意外;走路的时候注意监测身体不适,一有异常表现,及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