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国庆观礼,毛主席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方圆文史 2023-12-15 15:08:00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周年之际,首都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国庆典礼,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

此时刚从苏联治病回国的粟裕,也应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当时,中央已经决定让他到总参工作。

在天安门城楼上,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毛主席突然问粟裕道:“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

这突然的一问,粟裕顿时有些蒙了,心想“主席为何会这样问呢?”不知所以的粟裕只好回答:不是!”

事实上,主席这样问是有一定缘故的。

我们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开国将帅中,少数民族将领就有数十位之多,而作为开国“十大大将”之首的粟裕,就是其中之一。

粟裕将军的家乡湖南省会同县,是靠近贵州的一个山区小县,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除了有汉族外,还有苗族、侗族、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粟裕将军就是侗族。不过,他生前并不知道自己是侗族,一直以为自己是汉族。

但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会同县虽然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但封建旧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所以很多少数民族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就对外称自己是汉族。

粟裕的祖上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他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汉族。直到1986年,会同县人民政府经过仔细调查后,才最终确定了粟裕将军就是侗族。

除此之外,经调查发现,会同县的“粟”姓居民,也并非是当地的原住民,而是早年间从“通道县”迁来的,而通道县本身就是侗族的聚居地,现在叫“通道侗族自治县”。

就这样,侗族人民便有了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

不得不承认,毛主席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他知道会同县是多民族聚集地,而“粟”姓在汉族姓氏中又比较罕见,所以便认为粟裕是少数民族,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

粟裕将军的家乡‘枫木树脚村’,是一个拥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大村子,全村人以种田为生。

他家还是地主,祖父时代就拥有谷田百亩,后来他父亲三兄弟分家后,他家也分得了大约三十亩的谷田。但由于家中孩子较多,又不能参加劳动,所以常常是入不敷出。

后来,粟裕一家迁往县城,又因修建房屋欠下了很多债务,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拮据了。

不过,好在他父亲思想比较开明,认为孩子还是应该去学堂读书,掌握一定的知识,将来也好出人头地。

于是,在粟裕6岁的时候,就被送进私塾读书,后来全家迁往县城,他又得以进入到县里的“模范小学”就读,之后又转入到“高等小学”。

相较于传统、陈旧的私塾教育来说,新式学堂就要有趣得多了,既没有之乎者也,也没有繁文缛节,国文、算术、绘画、体操、唱歌等课程都能在这里学到。

在学校里,粟裕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差,正常升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他却在高小二年级接连留级,一直都升不上去。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的父亲虽然思想开明,却比较有限,他一心只想将粟裕培养成一个“封建地主式”的接班人,即文化不需要太高,只要能管账、记账就足够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不留级才怪呢!

此外,在粟裕年纪尚小的时候,家里就给他订下了一门亲事,是一个富农的女儿,比他大三岁(似有“女大三抱金砖”的意思),还裹小脚。

封建社会的各种陋习,给接受过进步教育的粟裕带来了巨大压抑。他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是无法好好读书,更无法实现自己未来的远大理想的。

于是,他决定走出去,去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先进的思想。

1923年,年仅16岁的粟裕离开了家乡,前往报考湖南省立第二师范,从此开启了他新的人生篇章。

4 阅读:2033
评论列表
  • 2024-02-01 18:19

    粟裕逝世后,国家民政部门通过考查才知粟裕是侗族人,1955年授将帅时,根据民族政策,本来就有授予元帅资格的粟裕成为来自侗族元帅是基本是确定的,历史总是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