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东篱
面对长期低迷的猪肉价格,猪企有了新动作。
6月20日,在牧原集团举办的第十八届养猪节共创共享论坛上,牧原股份联合温氏股份、双胞胎集团、正大集团发起了《互不挖人公约》,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除四家发起企业外,现场还有多家生猪养殖企业负责人在《互不挖人公约》上签名。
几年前行业内盛行的“挖墙脚”之风,如今却被猪企们“深恶痛绝”。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更是直言:“挖人,挖的是心,挖的是灵魂,毁掉的是一个人的前程。”
其中或许也包括“猪茅”——牧原股份自己的前程。毕竟,整个行业因资本的介入而更新迭代了周期算法,各大猪企面对这超乎以往的“猪周期”,在经历了初期的手足无措后,试图将可控性最强的人才储备先稳定住,然后再伺机而动。
“猪周期”,失灵了?
市场普遍认为,2018年非洲猪瘟冲击下的第四轮“超级猪周期”于2022年4月结束,同一时期新一轮“猪周期”开启。
然而第五轮“猪周期”的上行周期仅持续半年便早早进入了下行周期,而历史上四轮“猪周期”上行周期均在15个月及以上。自去年10月中下旬以来,全国生猪均价持续回落、旺季不旺,行业陷入普遍亏损。业内人士指出,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超过行业此前预期。
也就是说,基于既有经验的“猪周期”算法失灵了,势必会造成行业的一系列反常现象。
历史上四轮“猪周期”上行周期在15个月及以上
据百度百科,所谓“猪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其循环轨迹一般是:猪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而当前的猪肉行情显示,猪价仍在“磨底”。《中国养猪网》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10月以来,猪肉价格整体呈震荡下行趋势,且在今年6月下旬跌破14元/公斤。
一年内生猪(内三元)价格走势,来源:中国养猪网
牧原股份6月生猪销售简报也表明,牧原商品猪价格连月下跌,6月已跌至13.82元/公斤。
3月以来牧原商品猪价格持续下滑,来源:牧原股份生猪销售简报
生猪售价不断走低,养猪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
最新数据表明,国内猪企养猪成本多在16元/公斤以上,甚至有不少企业高于18元/公斤,成本把控最好的牧原股份每公斤养猪成本也在15.5元。换句话说,国内各大猪企其实已经陷入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窘境数月之久。
生猪售价与成本的长期“倒挂”,自然造成了多家猪企上半年的集中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在业绩预告披露期限的最后一天,共有18家猪企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亏的情况,有5家公司为首亏,13家公司为续亏。其中,“猪茅”牧原股份以最高32.5亿元的预亏垫底,新希望以29.9亿元的预亏紧随其后。
牧原上半年预计亏损,来源:牧原股份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另有消息表明,包括牧原股份在内的超20家上市猪企的短期借款已经超过1000亿元。猪企们可谓是在“硬着头皮”借钱养猪。
实际上,按照以往经验来看,本轮“猪周期”本应处于上升周期。中粮期货研究院养殖高级研究员关壹麟分析认为,本轮猪周期的起点是2022年4月,至今已经持续一年时间,从理论层面看今年应该仍处于第二年的上升周期中。
可从猪肉供需情况来看,当前生猪出清的速度过于缓慢。公开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已经持续回调近半年,但总体仅下降了3%。农业农村部数据也显示,5月全国能繁母猪数依然高达4258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3.9%,同比增长1.6%。
产能去不动,消费恢复也不及预期,猪肉价格的上行周期自然无法兑现。更何况部分集团企业仍在积极扩充产能,维持能繁母猪产能的同时,还储备了大量的后备母猪。有报道称,目前国内11家猪企总计还手握着255万头后备母猪。
根据商品猪从仔猪出生至育肥出栏180天左右的周期测算,现阶段去不掉的产能将对应明年上半年的高位产量。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认为:“如果届时消费没有明显好转的话,那么明年上半年猪价可能比今年上半年更低。”
由此看来,生猪养殖全行业的连续亏损恐将持续下去,而一些本身负债高企、抗风险能力弱的猪企,或许已经熬不到本轮“猪周期”的结束。
“猪周期”的新公式
超出经验的“猪周期”背后,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从以散户为主,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然趋势。
也就是说,“猪周期”的运算公式中的人为变量从散户变成了大公司与大资本。
过去我国猪肉价格每3-4年经历一次大涨到大跌的周期,“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生猪养殖参与者以中小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着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
而在“猪周期”之外,环保政策的落地和非洲猪瘟的暴发,进一步加快了中小养殖户的大规模出清。2018年开始,在环保政策的指导下,大量违规猪场遭拆除,部分养猪大省甚至出现“无猪村”。席卷而来的非洲猪瘟也直接导致经营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的小养殖户被大量清洗淘汰。
受此影响,集约化、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大公司与大资本开始左右行业发展。数据显示,18家上市猪企共存栏700余万头能繁母猪,已近乎占到全国总存栏量的20%。
如今的养猪业,已经成为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逐渐成为了大规模猪场的标配,也仅有通过智能化、科学化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方式,才能尽可能对冲生猪养殖行业的高风险特性,减轻疫病灾害等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中小规模猪场来说,一次突发的停电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前不久哈尔滨市的一家养猪场,就因为突然停电热死了400多头猪,损失近百万元。
与此同时,上市猪企依靠生猪期货和金融借贷等工具,有了把控风险、逆势扩张的“王牌”,传统“猪周期”里猪价下跌、养殖户亏损、产能迅速去化、猪价迎来上涨的传导路径随之失效。
这样一来,生猪养殖行业的亏损周期在上市猪企的“硬扛”下被严重拉长,进一步压缩中小散户的生存空间。等到产能最终去化,散户被迫退出,大公司与大资本再独享市场红利。这就造成了为何如今上市猪企“亏本养猪”也拒绝大规模减产的原因。
当大多数中小散户被排挤出牌桌之后,整个养猪行业就变成了大公司与大资本之间的互相倾轧,除了“熬垮别人”,别无他法。
“公司无法影响价格,因而更关注降本,通过科技和效率实现行业进步,依靠行业进步最终实现降成本、提效益。”秦英林在牧原股份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说的这段话,基本点明了目前猪企唯一能做的事情。
人比猪靠谱
相比气候、病疫、经济周期等因素,人才的可控性更强,面对超出既有经验范围的“猪周期”,笼络核心人才算是更为现实的经营策略。
为此,猪企一方面纷纷裁员,另从高校招聘进行替补;另一方面,订立公约,保住现有重要人才,避免“高薪挖人”。
不同于“不行就回家养猪”、人人都可养猪的错觉,养猪实际上是一个重生产、重技术的行业,主要分为生产、销售、技术、财务、行政这几类岗位。其中生产人员占比最高,技术人员最不可替代,特别是遇到疫病灾害等危急情况时,有技术、懂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更加不可或缺。
因此在非洲猪瘟传入中国后,2019年国内养猪行业兴起了一波“挖墙脚热”,诸多企业不惜以高于市场价30%—50%的薪酬高薪挖人。这是因为,各家猪企都需要懂动物医学的人来防治疫病,再加上国内生猪产能下降,猪价升高,包括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等养猪企业在内都趁机扩大产能和人员规模,很快市场上的养殖人才便供不应求。
事实上,人才招聘与培养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开支,比如温氏股份2022年各业务部门就累计举办了6000余期培训活动、培训近40万人次;今年来,各大猪企招聘时除了传统的养殖、育种、防疫相关岗位,也不乏物联网、人工智能、现代化装备方向的人才招聘需求,甚至开出了百万年薪重金求才。
但企业间的相互“挖人”变相提高了行业的平均用人成本,这是当下猪价低迷、负债高企的猪企不愿再看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避免“高薪挖人”的另一面,是猪企正竭力守住现有的高端人才,试图在猪场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浪潮中,通过养猪技术的迭代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
比如许多上市猪企正大量吸纳人才进行智能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的研发。
其中,温氏股份建立了大数据管理中心和大数据辅助经营决策系统来管控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经营单元,并在质检和销售等环节引入了智能快速检测设备、智能营销和智能风控系统;
牧原股份也已经申请了猪舍设计、猪舍智能送料系统、猪舍智能液态饲喂装置等多项专利技术,并借此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将养猪成本控制在行业内较低水平。
然而,留住人才是否能够等于留住利润?或许,“囤兵”以御敌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猪企艰苦卓绝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财联社《A股千亿“猪王”沉浮录:遇上最漫长的猪周期》
巨潮WAVE《最漫长的猪周期》
钛媒体《猪企结成“不挖人联盟”,最高百万年薪能否留住“养成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