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债”假说,其实也很容易证伪。 “免疫债”假说的理论依据是,各类传染病,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传染人群,这些感染过的人群,在短期这几年里,就不会成为“易感人群”。 比方说,今年感染过RSV的人,明年就不容易感染RSV,就可以成为免疫屏障。 这样每年的RSV疫情爆发规模就不会太大。 因为2020年感染RSV的人少,所以理论上欧美在2021年就应该因为免疫债,而出现RSV大爆发。 但实际并没有,这是第一个证伪点。 其次,基于“免疫债”理论,如果某一年的RSV疫情大爆发,理论上隔年的RSV疫情峰值就会比较低。 比方说,2022年欧美RSV疫情如此严重,已经感染了大量的人,那么理论上2023年欧美就不应该出现大规模的RSV疫情。 所以,如果今年欧美没有爆发RSV,那么会某种程度支持免疫债理论,但也不能完全证实免疫债。 但如果今年欧美继续爆发RSV疫情,就可以直接证伪免疫债理论。 那么实际情况是如何? 纽约时报在2023年11月10日的一篇报道称,儿童RSV病例激增,北德克萨斯州医院已接近饱和。 库克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疗主任称“今年,RSV 的打击力度似乎更大;我们的病人病情更加严重,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比去年更快地占用了 ICU 床位。” 我们还可以看美国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 如下图所示,2020年底,美国由于应对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措施,所以2020年基本没有爆发RSV疫情。 但是,美国在2021年就已经基本解除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美国本身就有一半左右人口属于反感戴口罩的,所以2021年美国就基本不存在因为公共卫生措施,导致其他各类传染病减少。 所以,2021年底,美国RSV疫情有爆发,但跟往年比起来属于正常峰值。 然后,2021年底奥密克戎开始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同时,2022年底,欧美出现RSV大爆发,疫情数据明显远高于往年正常峰值。 但是,今年,美国当前也正在爆发新一轮RSV疫情,并没有因为去年恐怖的RSV爆发规模,而让今年美国RSV疫情远低于往年。 这是不符合免疫债理论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