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免疫债这个容易误导人的说法是越发流行,甚至还衍生出“免疫落差”的新名词,特别是世卫组织专家最近提了一嘴“免疫落差”,就让国内某些群体兴高采烈。 免疫债是把当前全球范围内,人群整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传染病疫情变得更严重的原因,归咎于各国在2020年的“防疫政策”,比如“保持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等。 这种离谱说法,在各路大V和专家经过专业包装后,是很容易误导普通民众,导致民众不愿意在传染病高峰期做一些基本个人防护,甚至都不愿意戴口罩,这会给我们的公共卫生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会导致民众“多生病”,我认为还是应该引起各方的重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免疫债,才能有理有据的进行反驳。 免疫债(Immunity debt)这个说法,最早是2021年5月,由法国研究团队发表的一个假说。 该研究团队认为,免疫债是由于缺乏接触常规细菌和病毒而造成的,世界各国在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普遍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卫生政策,比如保持社交距离、戴口罩、勤洗手等等。 这导致2020年各国的流感、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传染病也处于较低水平传播,会让后续年份这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增多。 所以该研究团队认为,防疫措施带来的其他传染病较低水平传播,是一种“债务”,会随着防疫措施解除,而出现其他传染病激增的现象。 2021年该团队提出该理论之后,不少人和媒体是拿着免疫债理论,去预警2021年会让RSV等其他传染病爆发。 但实际上,2021年欧美并没有出现RSV爆发的现象,免疫债也一度沉寂。 但2022年底,欧美都出现严重的流感、RSV、新冠病毒三重大流行,这导致欧美当时出现很多儿科医院出现挤兑的现象。 这也让免疫债的支持者都以此认为,免疫债“预言”成功,所以免疫债是靠谱的。 免疫债这个说法,也在欧美开始广为流传,并进而影响到国内。 但实际上,这是存在逻辑误区。 同一个结果,是可以有多个原因导致的。 科学研究里,一种假设提出的“预言”,是否完全应验,除了预言生效之外,还要是“可证伪”。 “免疫债”假说,其实也很容易证伪。 去年和今年,欧美都出现各类传染病大爆发,其实已经证伪了免疫债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