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美元指数出现一波大跌。 这自然让其他非美货币出现一波升值,人民币也出现一波升值。 美元这波大跌,主要有两个关键数据影响。 一个是11月3日,美国公布的新增非农就业仅为15万人,低于市场预期的18万人。 所以,当天美元指数应声下跌1%; 一看美元指数跌了,美联储各路决策者马上跑出来连番放鹰。 比如,美联储鲍威尔在11月9日表示,如有需要,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收紧政策。 这让美元指数在11月3日大跌之后,就持续反弹到11月10日。 但是,11月14日,美国公布的10月CPI同比增长3.2%,低于市场预期值的3.3%; 于是,美元指数在14日也应声下跌1.5%; 美联储货币政策,明面上的两个主要参考数据,一个是就业,一个是通胀。 就业数据越强劲,美联储加息底气越足。 就业数据越差,美联储加息底气越不足。 通胀数据越高,美联储被迫加息概率越大。 通胀数据越低,美联储加息概率越低。 由于这个月,就业数据差,而且通胀数据低于预期,那么就让市场降低了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甚至市场不断提前明年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自然就因此下跌 这CPI一公布,市场就没人信鲍威尔的嘴硬,美元指数一下大跌。不管美联储嘴再硬,市场总觉得美联储的身体是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