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7月,策划马嵬兵变的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称帝(唐肃宗)并尊玄宗为太上皇。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以及止住安史之乱后唐廷呈崩溃的态势,李亨决定东讨叛军、收复两都。
然而事与愿违,实力上的不足让唐军三攻长安均以失败告终。骑虎难下的肃宗不得不一面继续招兵买马,一面向众外藩、盟友借兵,准备第四次进攻。至德二年9月,各路兵马齐聚陕西扶风。其中唐军十一万,回纥、西域、西南等藩属军队共四万。
唐军虽然看上去人多,但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缺乏训练的新兵,真实战斗力和昔日的唐军相去甚远。联军的真正精锐,是回纥提供的四千骑兵。9月27日联军在广平王李豫的统帅下到达长安城西,叛军则派出十万精锐迎战,双方相峙于香积寺。
此战对于唐廷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再败,别说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力量来对抗叛军。叛军乘势西进的话,肃宗搞不好也得去四川跟太上皇团聚了。
对于叛军来说也是关键之战,不但会决定关中归属和双方态势,也事关叛军自己内部的稳定。因为此时的叛军首领安庆绪,是靠年初弑杀自己父亲安禄山上位的。这其实也是安庆绪自己坐镇洛阳不亲赴长安的原因之一,怕人下黑手。
除了战略上重要,香积寺之战在战术上也打得极其惨烈。
战斗打响时,唐朝联军方面由李嗣业居前、郭子仪居中、王思礼殿后。其中李嗣业和郭子仪统领的都是唐军,回纥、西域、西南等藩属军队基本位于后军。
首先,叛军方面由李归仁率小股部队向李嗣业部发起进攻。接战后不久,李归仁部就因不敌唐军开始退却,但这只是李归仁玩的一个计谋。
上当的联军前军刚追赶到叛军主力阵前,叛军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弓弩密集攻击唐军。突如其来的大量伤亡,导致唐军的士气一下就泄掉了,很快就开始了无组织的后撤。叛军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整体压上反击,目的是加速联军前军的溃逃,让前军去冲击联军的中军、后军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全军崩溃。
起初战场态势和叛军预料的一样,联军前军很快就形成了整体性的溃逃,并开始往中军的阵地里钻。在这个关键时刻,前军统帅李嗣业站了出来。
李嗣业曰:“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矣。”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阵乃稍定。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稳定住阵脚之后,李嗣业又组织前军将士全部换大刀(不少冷兵器爱好者认为此“刀”为失传的“陌刀”),并向叛军方向反推。
古代战争中军队对于伤亡的耐受性,实际上远低于现今的想象。古代一支正规军队在一场战斗中,伤亡到达一成至二成就会崩溃。联军前军之前的溃逃,就是实际的例子。
然而经李嗣业精神加持以及郭子仪中军压上之后,唐军对于伤亡的耐受性突然就大幅度提升了(具体原因笔者也不清楚)。更让人惊奇的是叛军似乎也受到了感染,对伤亡耐受性也暴涨起来。
双方将士在这场“硬怼硬”中不停的伏尸阵前,展开极为惨烈的拉锯战。经过近八个小时的厮杀,双方接战部队的伤亡均突破五成但都不退却,大有拼到最后一人的架势。
贼伏精骑于阵东,欲袭官军之后,侦者知之,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引回纥就击之,翦灭殆尽,贼由是气索。李嗣业又与回纥出贼阵后,与大军交击,自午及酉,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贼遂大溃。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后联军方面的探马发现了叛军埋伏在战场东面的骑兵,联军后军的回纥骑兵突袭了这支伏兵并顺势抄了叛军的后路,被前后夹击的叛军这才崩溃。
是役唐军共斩杀六万叛军,另俘两万。随后乘势收复两京,并于月内在新店再次大胜叛军,彻底改变了唐廷和叛军之间的态势。
可以说“香积寺之战”无论是战略成果还是战术表现,在唐代甚至古代战争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但是这场战役的名气却不大,如果不是“陌刀”的辅助带动,不对唐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不会知道这场战役。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都在唐廷为了打赢此战而付出的条件。
上欲速得京师,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
虽然唐廷和回纥之间既是同盟也有联姻关系(敦煌王李承寀是回纥可汗的女婿),但没有实际好处,回纥也不会白出兵的。而此时被叛军撵到西北还分裂的唐廷最缺的就是钱,别无他法的唐廷只能“取之于民”。
联军攻下长安后,率领回纥骑兵的回纥太子叶护就要求广平王李豫履行约定,允许他们入城劫掠。李豫以洛阳还未攻下,现在开抢会让洛阳百姓帮助叛军守城为由,劝说叶护攻下洛阳后再行洗劫。
后面的历史,相关史籍的记载有了分歧。
《新、旧唐书》均记录回纥兵当着唐军的面在洛阳及周边大肆烧杀劫掠,而且部分唐军也参与了洗劫。《资治通鉴》的记载则是李豫组织洛阳百姓集资数万匹罗锦,换取回纥停止烧抢。
不论哪种说法是假的,唐廷以“劫掠京师”为条件是真的。讽刺的是,干了这种“卖民”之举的唐廷反而还被吹捧。史籍中李豫的“仁义”不仅感动了肃宗“朕不及也”,也感动了要抢劫的叶护“广平王真华、夷之主”。
但事实却是要抢的还是会抢,要卖的还会再卖。
五年后叛军再次占领唐都,已登基称帝的李豫(唐代宗)做出了和他父皇一样的决定。以劫掠京师为条件,换取回纥出兵参与平叛。
这种“取之于民”,在各个朝代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种普遍做法。
历朝历代在平叛时,为了在粮饷、赏赐上满足和激励平叛军队,朝廷一般都会对他们劫掠地方视而不见,或者任由他们给百姓扣“贼属”帽子而不戳破。直到清末平定太平天国时,“劫掠”依然是官军和各地方武装获取军需、军资的手段之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皇帝和朝廷眼里“皇家才是国”,只要不卖皇家就不是卖国。土地不过是皇家的财产,百姓不过是皇家的奴仆。朝廷觉得放任“劫掠”和发放赏赐没有太大区别,本质都是取之于民。
这也是为啥平民被外藩不停劫掠,只要皇家不联姻就被某些人盛赞“硬气、威武”的原因,他们心里还是认同皇帝和皇家才是主人。
不过唐朝这种,“主人”直接许诺卖自己“奴仆”的事儿,对于高贵的主人也过于露骨和不堪。所以能不宣扬就不宣扬,这就是“香积寺之战”未被传唱,有些埋没于历史的原因。
香积寺之战 双方都是唐军精锐 拼到最后 唐军主力部队基本拼完了 唐中央能控制的部队消耗殆尽 那些雇佣军 附庸军结果都剩下了 结果后来他们劫掠长安 也没办法管了 一个字 惨[笑着哭]
卖韭菜啦,嘎着吃老香了
除了朝鲜战争就没有比香积寺之战更惨烈的
在皇帝和朝廷眼里“皇家才是国”,只要不卖皇家就不是卖国。土地不过是皇家的财产,百姓不过是皇家的奴仆。朝廷觉得放任“劫掠”和发放赏赐没有太大区别,本质都是取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