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进彪
最近,淄博烧烤火了。随着淄博烧烤的“出圈”,多地政府相关部门“坐不住”了。近期,辽宁锦州等多地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考察团前往淄博实地考察。河南南阳还召开会议分析淄博烧烤出圈现象。另外,还有其他地市文旅局长直接到淄博“揽客”,在烧烤摊前为游客赠送特产,并邀请游客“吃完烧烤”去其他地市“玩一玩”。(北京青年报5月3日)
淄博烧烤火了,这让其他一些地方的“不温不火”感到着急,更让一些领导着急上火,于是很多地方的领导都到淄博取经,看一看为什么淄博的烧烤成功得“一塌糊涂”。还有些地方的领导干脆直接到烧烤摊前送上土特产或直接“揽客”,这是很少有的场面,可见一些地方已感到了旅游市场的压力有些坐不住了,书记市长局长主观能动性上来了,这对于地方来说是个好事。
但这样的“赶烤”能取到什么经呢?客观地说,烧烤并不是什么高精尖、高大上的事,只不过是一种流传民间的饮食方式,根本说不上稀奇。而所用的食材也都是各地都有的东西,更谈不上淄博独家经营。从口味上说也全都是早已有之的口味,很难说有什么过人的特点,其他的地方也都有,归纳起来就六个字:普通、普遍、大众。
但它一摆出来游客就愿意吃,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游客们吃的并不仅仅是一些食物,而且更是一种氛围、心情和文化。在淄博人们选择吃烧烤是因为人们首先感到了那种摊边的热情和豪放,从那经过就不想走,因为人挤人的摊上有吆喝声有人们的叫喊声和碰杯声,更有撩人胃口的缈缈烟火气,那场景就是一种人间的烟火,就是一种当地不可替代的民间文化,这让游客兴奋至极,愿意享受那样的情调。
另外,淄博的烧烤摊也很讲规矩,不会强行拉客,更不会强买强卖,服务也很周到贴心,让人有一种就在自家门口吃东西的感受,不会有任何担心。还有,烧烤摊虽然人多,但治安情况却很好,这会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尤其是带着孩子来的游客非常放心,可以安心地享受烧烤摊的服务和那里的氛围。而这一切体现出的就是那里较为完善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因此,书记市长局长们取到的经应当是完善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方面的,而是不是烧烤口味方面的。对于这些前来取经的领导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拿自家情况与淄博情况的对比行为,对比之下就能看到自身的短板,从而找出改变的方向。尤其是在营商环境方面,很多地方的“清规戒律”还很多,比如,禁止经营有烟火气的食物、禁止在路边经营、禁止在夜间经营。这些“禁止”其实就是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僵化的表现,这束缚的是人们需要的人间烟火。
特别要说的是,烧烤是淄博的强项,也是淄博饮食文化浓厚的一笔,这是淄博烧烤吸引游客的根基。但前来取经的书记市长局长们并不应当跟风般地效仿,局限于烧烤本身,因为各地都有自己的强项和文化,应当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才能长远地持续下去。显然,这需前来取经的书记市长局长们深挖自己的特点特色、文化,和传承基因,在不同的维度上寻找到自身“揽客”的竞争优势。
这次五一节一些地方的书记市长局长们到淄博“赶烤”,其实重点不是那个烤字,而是这个“考”字。因为这能考出自身在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方面的开放程度、自身特色特点、文化挖掘、社会城市管理方面的不足,看到自身的短板,这对回去后开放思路是个有力的启发。如果说到淄博“赶烤”的书记市长局长们能受到这样的启发,就是取到了真经,这样的“赶烤”就是超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