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人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不同的信仰,活着的意义自然不同;不同的觉悟,生命的质

人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不同的信仰,活着的意义自然不同;不同的觉悟,生命的质感也会不同。而我们的人生都围绕着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四个方面运行。 都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冯友兰先生说:“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各种意义。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话之意是说:人处于最初的自然境界时,一切行为都是原始的本能,不会去思考事物的作用和基本规律,依着本能而为,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快乐和痛苦的反应也直接。这便是人生的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到的东西都是表面,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世间万物,都由心生。当人们对自然境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一个“利”字便油然而生,此时处于“我”的功利境界,就是我想要做什么,必须是以“我”的为目的去行驶自己的权力,这时候的“我”,是人为的小我,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只为自己的功利和利益打算。 但行驶的过程中,事往往做不大,站位也站不高,因为这个“我”只想到了自己,没有别人。这便是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当人开始思考事物的内在原理及含义时,人便有了欲望,有了自己的想法,欲望和想法的叠加,看什么自然会变样,因为这个“我”在作怪。 以上两种境界,多显现于普通人的身上。后者道德境界,当一个人懂得自然其义时,把心中的“我”字去除,因为他们了解到单一个“我”字成不了气候,社会需要的是一个整体的和谐和创造,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国与国之间。破除小我的利者,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不谋其利之中先利好他人,而后顺便成全了自己。 天地境界,自然规律离不开宇宙的存在。而天地万物围绕着宇宙运行,动物也好,植物也好,生物也罢,所有的一切在宇宙面前都过于渺小。而有些未知的领域,不要执着去探索和挖掘,知道和研究的太多,往往带来的是一种人类的灾难,也就是说做人做事凡有所为的要做到适可而止。 当人们到了第三重境界时,要回归“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的这么一个状态,也就开悟,大彻大悟后,急流勇退,明白回归自然的可贵与美好。否则你再往前一步,要么是危险,要么就是毁灭。 纵观历史,多少智慧的有能贤人,都懂自然规律的法则。譬如张良,帮刘邦取得天下,帮他建立汉朝之后,急流勇退,从此不问朝中之事,成为汉初“三杰”中的唯一一个善始善终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