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什么古代有的事情明明是一件好事,但到头来却办成了一件坏事,就比如“王安石变法”

为什么古代有的事情明明是一件好事,但到头来却办成了一件坏事,就比如“王安石变法”,明明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到头来却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因为官僚地主不答应。朝廷负责发布命令,但负责将命令实施下去的却是底层的官吏,至于怎么实施,完全看他们的意思。要是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阳奉阴违,故意打着新政的由头欺压百姓,致使百姓误以为他们的一切都是新政造成的。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清丈田亩原本是好的,根本侵犯不到百姓的利益,但是官僚地主则不同,他们有一百亩的田,顶多也就是上报五十亩,甚至更少。而这一清丈,就会致使他们的隐田暴露出来。对此,他们当然是不乐意的,而发布命令的黄知府总不可能一个人拿着绳子到处丈量田亩,丈量田亩的人只能是各县的吏。而这群吏原本就与当地的官僚地主有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到了丈量田亩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老老实实的丈量田亩,而是将一亩的田说成两亩,促使百姓对清丈田亩产生意见,以至于爆发民变。而一但爆发民变,清丈田亩就得停止,毕竟民变即代表着这项政令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下去。一个地方实行暴发民变,要是在全国实行,那岂不是全国都要爆发民变?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将近三百年的国运,但是敢于改革变法,又能够改革变法成功的人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