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嗨哟,唐朝老祖宗们竟然是这样过年的

鸿HUNG 2024-02-20 23:59:32

过了正月初五,老家长辈们遵奉的过年的诸多禁忌,如封印解除一般,不攻自破。鞭炮的硝烟也随着“破五”的离去渐渐消散。

——春节,又一次年复一年地过去了。

人们在意犹未尽中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熟不知,我们记忆里的“年味儿”在遥远的老祖宗眼里,说不定也是“世风日下的”异端。

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1400年前,看看咱们迷人的唐朝老祖宗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唐朝老祖宗的年味儿——跳傩舞

若有唐朝人穿越到今天,即使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闻着空气里弥漫的硝烟味,一定还是会说:“你们太没有年味儿了。”

因为,唐朝老祖宗们有自己的年味儿——跳傩舞,看傩戏。

傩戏,据说是起源商朝的古老驱鬼、祭祀仪式,流传到唐代,也已经有2000多年了。不过,商时驱傩是严肃的国家仪式,到了唐代,则演变为广大百姓参与、观赏的娱神舞蹈、过年民俗。

除夕这天,村社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宽阔的广场上燃着熊熊篝火。村子里壮实的后生们个个戴着面目狰狞的面具,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围在篝火旁,一边奋力地舞蹈,一边口中高亢吟唱。

年老的尊长则在一旁敲锣擂鼓,震天响的锣音、密集的鼓声,响彻大地原野,直冲云霄。锣鼓声中,人们载歌载舞,把象征疫鬼邪祟的彩幡扔进火里,寓意祛除灾祸、疾病、鬼祟。

傩舞之后,村社还会举行隆重的祭社、祭神仪式,把早已备好的鸡、猪供奉给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众人一一上前叩首祭拜,祭拜完毕后,大家各自领取分割好的祭肉,回家过年。

唐朝打工人的“元日黄金周”

春节是近代民国成立后才诞生的名词。在大唐,没有“春节”一说。正月初一,被称作“元旦”“元日”或“元正”。

在唐朝有资格被算作“打工人”的,只有中央 、地方的各级官员。普通百姓无论是自由民还是奴隶,都终年劳作,没有假日之说。

唐朝“打工人”们,也有自己的假日黄金周——元日和冬至。

唐玄宗李隆基颁布《假宁令》中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7日。”

因此,从除夕及之前三天到正月初三,除了中央官员在元日那天须参加朝会,其余官员可归家过年,连续休息7天。

爱过却过气的年俗 ——爆竹&挂彩幡

唐代鞭炮还没有发明出来,除夕夜里,大家会在自家院里烧起火堆,在子正时分(凌晨零点),把采来或买来的竹子扔进大火里。竹子受热膨胀、爆裂发出的噼噼啪啪声,响彻夜空,驱走隐身在黑夜中的鬼怪邪祟。

大年初一早上,唐朝老祖宗们还喜欢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竿,竿顶飘着纸或布做的长条“幡子”,祈福家人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火药发明以后,爆竹就逐渐过气了。挂彩幡的风俗也消逝在了岁月中,为国人遗忘。

重口味的老祖宗:不“吃饺砸”,吃五辛盘

大年初一这天,唐朝老祖宗们可不像今天这样必须吃“饺砸”。唐朝老祖宗有自己的食物信仰——“五辛盘”,一种由葱、大蒜、韭菜等5种辛辣气味蔬菜组成的冷餐。

之所以这么重口味,因为老祖宗们认为这些辛味食物能运行气血、发散五脏中的陈腐之气。

此“压祟钱”,非彼“压岁钱”

和今天一样,大年初一这天,家族里的晚辈要给长辈行礼、拜年,说着祝福的吉祥话。长辈同样会准备一些“压祟钱”送给孩子,图个吉利。

不过这里的压祟钱,可不是现在能花出去的“压岁钱”,而是两面写着吉祥话、不能在市面流通使用的一串铜钱。

唐朝老祖宗们认为小孩最容易受邪祟鬼魅侵害,而铜钱属金,有驱邪压祟的“法力”,因此送晚辈“压祟钱”有辟邪驱鬼的寓意。

此外,正月初一这天,长安城里,家家户户都设着酒宴,邻居们相互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一路吃过去,这叫作“传座”。

想象一下,元日那天,长安城家家张灯结彩,人们走街串巷,互道“万岁”,互让酒食,多么热闹、热烈的新年景象啊。

这就是唐朝老祖宗们的过年打开方式。好嗨好开心!

但也与我们今天的年俗大相径庭。

这才是年俗的真实面目——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文明之间的交流,始终在变。

但,不变的是家的团圆,是亲人的掂念,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