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国民党的党旨“效忠党国”四个字是错误的

历史有小狼 2024-11-22 18:34:46

我们在看谍战剧时,经常会听到剧中的国民党人将一个词挂在嘴边,那就是党国。

例如谍战剧《叛逆者》中就有一句经典台词“工作是党国的,身体是自己的”,国民党人经常将党国二字挂在嘴边,高呼一切以党国的利益为先,要为党国身先士卒,万死不辞,可见对于国民党人来说,党国非常重要。

那国民党为何会对党国二字如此重视?党国与国民党的政治体制有什么关系?

回看历史才发现国民党的“效忠党国”四个字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正是因为国民党人理解不了党国的真正含义,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最后才会走向那样的结局。

党国的概念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确立的,党国顾名思义,指的是党和国家,通常情况下指清朝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国民党统治的中华民国。

从字面意思来看,党国指的是党和国家相辅相成,相互相依,缺一不可,国就是党,党就是国,爱党才能爱国,爱国必须爱党。

这种理念贯穿国民党的政治体制,它体现了国民党以党专政的性质,国民党上上下下都奉行一个标准,那就是效忠党国,党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翻开历史书籍,仔细分析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党国概念,发现党国的实质内容其实是以党训政。

党国指的是国民党政治治国的一个阶段,从字面的排列来看,党在国家的前面,也就是说党的意义高于国家。

孙中山先生尤其看重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他在经历了长期革命实践和斗争之后,深刻意识到了党对国家政治的重要作用。

以党治国是孙中山经历多次革命运动,反复凝练的政治结晶,以党治国的理念对中华民国和近代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提起孙中山先生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就必然要提起他的生活经历,他长期生活在日本、欧美等国家,他曾亲眼目睹过西方先进的政党政治制度,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孙中山在西方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政党的重要性,意识到政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回国后,他多次在大大小小的革命活动中强调过政党的重要性,他要建立一支政治中心势力,建立一个组织完善,思想意识纯正,纪律严格的政党。

孙中山在摸索的过程中确立了以党治国的思想,并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述了自己以党治国的政治主张。

辛亥革命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当时社会仍旧没有完全脱离封建皇帝制度。

民国推翻了庞大的清王朝,推翻了大皇帝的封建统治,但各个地区仍旧存在军阀专制的“小皇帝”,这些“小皇帝”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对国家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孙中山呼吁用政党的力量去改造国家。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革命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辛亥革命之后,中国陷入一片乱麻,党派林立,军阀横行,列强一直在蚕食中国土地,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地狱中。

孙中山在这个时候提出三民主义,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高呼中国民族自救,将各方力量凝聚一起,可以看出三民主义对孙中山来说有多重要,但他呕心沥血确立的三民主义思想,却在他离开之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政党是革命的重要核心,孙中山呼吁以党为政权中枢,树立政党的权威。

1912年到1913年间,中国出现过大大小小三百多个政党,民国初年,政坛洋溢着政党政治的“和平气氛”,但孙中山很清楚,要想统一力量发展革命事业,就必须有一支核心的领导政党,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予了孙中山先生极大的鼓舞,坚定了他以党治国的决心。

在确立以党治国的政治核心之后,国民党以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为标准,成立了国民党政府指导原则,在原则中反复强调以党治国的重要性,并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确立了国民党的基本政治路线,国民党的政治雏形就此确立。

历史和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一个国家要建立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如何实现政治目的,不可能由一个、两个人的主观决定,孙中山在摸索以党治国的道路上踩过很多坑,他的政治主张是经过多次实验,由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政治力量决定的。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及当时的民主革命运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本的政治体制,但孙中山离开之后,他以党治国的理论却出现了严重偏离。

孙中山强调人民的重要性,以党治国和三民主义思想是相辅相成的,他的以党治国理论反映了当时的反封建专制、反帝思想,他主张民主独立和社会进步,他反复强调人民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要重视人民的利益。

孙中山主张国民党人优先执政,却没有过分强调国民党人在执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说以党治国指的并不是让国民党人都去做官,让国民党人来治理中国,而是要用本党主义来治国,让全国都遵守本党主义,他认为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得到规范治理。

孙中山的这些观念体现了他天下为公的思想,他已经将以党治国的政治理念阐述得如此清楚了,可蒋介石上台后却开始曲解孙中山的政治理念,走上了歧途。

首先,蒋介石在实行以党治国制度的时候,背离了孙中山的初心,忽视了人民的作用。

孙中山的本意是让人民做国家的主人,但蒋介石的国民党却背离三民主义精神,整体右转,将国家治理权交到了少数人手中,以党治国发展到后来居然成为了党员治国和个人治国,这与孙中山强调的用本党主义治国的理念完全不同。

孙中山认为,要实现以党治国,最重要的是用本党主义治国,全国都遵守本党主义,不是只用做官的党员治国。

孙中山强调本党主义,蒋介石则开始搞起了寡头政治和小团体,让少数人控制党权,以小团体的利益为先,让天下为公变成了天下为私。

孙中山非常重视民众的利益,他关怀民众,但是蒋介石在后期执政的过程中却忽视民众的权利、残害百姓、打压百姓,甚至剥夺民众权利,镇压人民的个人意志。

从人民的角度来看,会发现蒋介石时期国民党的行政制度虽然在形式上和孙中山早期设置的制度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结果却与孙中山的目的背道而驰。

孙中山的以党治国和三民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蒋介石却在执政的过程中,丢掉了孙中山理念中的革命性、民主性要素。

蒋介石的以党治国成了他实现专制的途径,他呼吁国民党员上上下下誓死效忠党国,他将以党治国的口号强制化,用效忠党国的口号来规训国民党人效忠于他个人,效忠于他的个人意志。

后来,以党专政居然发展成了一党专政,国民党成了蒋介石个人独裁的党派,他从根本上就理解错了党国的真正含义,曲解了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核心,所以才会将国民党治理的一团乱麻,完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

蒋介石执政时期,国民党的整体性质、政治目标和领导层,以及党与国家人民的关系,已经和孙中山时期完全不同了,他过分强调他人在国民党内的重要性,导致国民党后期出现了派系争斗严重的情况,人人都想成为那个话事人,成为那个独裁者。

党派争斗在战争时期是件非常消耗士气的事情,这种无意义的组织内耗严重降低了国民党的执政效能,加速了国民党后期的腐败和堕落,正因如此,国民党才会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失败。

从国民党、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来看,蒋介石曲解了孙中山以党治国的真正含义。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立足的根本,即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虽然说三民主义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但确实在革命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蒋介石上台之后,曲解三民主义,忽视民主民生的重要性,将政党凌驾于国家、人民、政府之上,坚持走一党专政的道路,最终失去了民心,导致天下叛之。

到最后,国民党人高呼的效忠党国也成为了一个笑话,蒋介石的失败给了大众一个教训,忽视人民一定会遭到反噬。

蒋介石妄图建立一个唯我独尊的专制政府,必会受到其害,或许从一开始,蒋介石就走错了路。

蒋介石忘记了孙中山当年的立党之本,因为一己私欲走上完全错误的道路,他视人民利益于不顾,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把自己放在了人民的前面。

反观我党,自建党开始就坚守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的是给人民谋幸福,给人民服务,我们甚至直接把人民二字写进了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走向共和,而走上错误道路的国民党则为错误买单,付出了巨大代价。

参考资料:杨德山:孙中山“党—国”理论分析 来源:《教学与研究》

浅析孙中山先生的以党治国思想

孙中山与中国民主——浅谈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梧州日报社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