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本科在读女生温方伊的剧本《蒋公的面子》被搬上舞台后已经火了十多年。这部话剧的源头只是一个平常不过的本科生学年论文,是每个大三学生的基本作业。一般学校的做法是选择导师,选择导师的课题,一稿接着一稿地改,定稿后交作业,流水线的任务。
但温方伊的这个作业的特殊性在于题材是南京大学的校史。剧本通过1943年蒋介石兼任南京大学校长时,邀请三位中文系教授赴宴的史实,形象地刻画出知识分子在面对政治强权时的复杂心态。特殊的题材,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令该剧破天荒地连演数百场,创造校园戏剧的演出奇迹。
《蒋公的面子》对《哥本哈根》的模仿是它结构的基础,温方伊在访谈中说到老师最开始的要求是个“三一律”的剧,但是为了凑字数,她多添加了一个时空,即“文革”。也许在两个事件处理的是有死角,有矛盾的,但是那只是一个学生的完整作业,无论是对戏剧知识领域的涉及抑或是对戏剧理论的涉猎,它都有着必然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必然的缺失。
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有学术资料解答不了的问题存在。发现这些问题,寻找创作策略,慢慢雕琢,凸显它的棱角,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整合糅杂,再去发掘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这就是温方伊的创作方法。
温方伊说,她没有像大家所好评的那样,说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去传达什么思想,去批判当时的或者是当代的文人知识分子身上的一些特性,她只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大量的信息阅读去了解并理解那个时代的文人,那些时代背景之下文人知识分子显露的特征,进行模拟,把臆想落实,写东西之前是参考资料的,但是写出来的东西却不是完全真实会存在的,但是在温方伊的脑子里,那个东西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导演吕老师说,他所想象的和舞台呈现的戏剧效果是不一样的,温方伊自己所想象的东西也是和脑子里的东西不太一样,但是它在最后,呈现给观众的东西是真实可行,立体的。这就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也是一种魅力。
对于一部作品,它势必要承受很多东西:关注,质疑,争论,批评,掌声。也许作为一名观众,一名学生,我们应安静地,不出声地,用心去看别人创作出来的东西,看着别人的演出,再以自我的认知作为基础,发现与了解作品的每一个点,挖出它的价值,收入我们的“知识囊”,然后,以审视的眼光寻找它的死角和缺失点,也许你的发现能让你在自己在以后的探索中,避开这个错误。
学习是种态度,拿着书本的手,也要偶尔放下,走开书桌,去看看别人的学习与演出,丰富和累积知识储备。作为大学生,我们都要谢谢温方伊,谢谢南京大学,他们给我们树立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