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与大家暂别了4年的北京车展,终于是如期回归。
各路媒体近期可谓忙到爆炸,而屏幕前各位的社交媒体,相信也被车展的各种「车企大佬直播互动」、新车亮相、车型上市信息冲刷了一遍。
最近几天恰逢五一假期,不知道北京的各位朋友,有没有到车展现场走一走,看看这场阔别了四年之久的「中国第一车展」。
讲回车展本身,其实回看近年来国内举办的大型车展,「自主品牌&新能源」必然会是每一场车展的主旋律。
本次北京车展,伴随着近期国内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 50%,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利好因素,以及中国品牌展台上越来越多的外国面孔。
我们是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所取得的阶段性领先成果。
然而,就在北京车展开幕前夕,央视新闻却发布了一条,有关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调查类新闻栏目,让我们看到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的背后,复杂的国际市场斗争。
汽车版「中国威胁论」
4月 23日夜间,距离北京车展开幕不到 2天的时间,央视新闻在微博、B站等一众平台,发布了一条名为《美国炒作“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分几步?》的调查类新闻视频。
正在准备北京车展相关报道资料的我,本能地就点开了这条视频,认真地观看了起来。
在起初我还认为,这或许只是单纯配合近期舆论宣传的「组合拳」。
然而当看到视频内详实的数据收集,以及具有较强逻辑性和关联性的信息排列分析后,我发现那股「熟悉而又霸道」的论调又来了。
下面我就当一回「搬运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央视新闻这条视频的主要内容。
今年年初,美国政府以构成「国家潜在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将开展对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调查,这不仅引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的实质性放缓,也让不少当地消费者对于中国电动汽车的信息安全产生了疑问。
而央视新闻透过「大模型」舆情分析,梳理出了这轮“中国电动智能汽车威胁”,一步一步形成的关键时间节点:
1、2023年 7月,关于「中国电动车」与「美国国家安全」相关的负面舆情,数量出现了第一次显著增长。
而与之相匹配的线下事件是,2023年 7月,四名美国国会议员,给美国商务部部长和交通部部长致信。指出中国企业在美国人口最多的加洲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窃取美国的敏感数据。
其中,中国知名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小马智行」被作为窃取数据的典型,在信中被单独点名。
然而当央视记者查询当地车辆登记数据时发现,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的 2022年 5月,小马智行已经「被迫离开」了加州。
虽说信中关于中国企业窃取数据的「控诉」并不成立,但这依然成为了美国调查中国汽车的起点。
2、2023年 11月,14名国会议员继续对上面提及的信件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对象由「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中国联网汽车」模糊泛化为「中国智能汽车」。
这一次扩大讨论,让舆论关注度激增,72小时内搜索量达到了 1,700万次。
3、2024年 1月,美国商务部部长 雷蒙多,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讨论会上表示: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会收集驾驶员、车辆位置和车辆周围环境的大量信息,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对美国构成「重大国家安全风险」。
此次讨论的再扩大,讨论的目标再次由「中国智能汽车」泛化为「中国电动汽车」。
至此,原本引发争议的「中国自动驾驶汽车」逐渐淡出了讨论,留下的只有「中国电动汽车」。
拿着放大镜,不断审视、批判「中国电动汽车」的信息安全不靠谱,进而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那究竟有多少中国电动车被出口到美国,在美国普通消费者手中使用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付炳锋表示:乘用车几乎为 0,没听说那个企业卖到美国。因为美国为了限制我们电动化技术出口,已经调整了政策。”
既然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乘用车市场几乎没有销量,更不存在任何市场占有率,为何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宣扬「中国电动车威胁论」呢?
央视新闻在片中,列举出了今年以来美国商务部部长 雷蒙多和总统候选人 特朗普的相关言论,发现他们均有提及「对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建厂造车,并可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担忧和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央视新闻在片中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建厂造车,在美国看来,就意味着有可能让中国汽车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市场,从而成为对当前美国严防死守的一种破解。
这让美国不惜混淆概念,引导公众对数据安全的担忧,防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而这样的手段,不仅仅用于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此前,振华重工、TikTok、华为等中国企业,以及法国阿尔斯通、日本东芝等等外国企业,都有类似的经历。
节目在最后呼吁:电动汽车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只有公平竞争才能技术进步;只有开放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环保」的欧洲
无独有偶,其实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欧盟面对中国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的崛起,也有密切的关注与积极的行动。
根据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在欧洲的装机占比已经连续 4年上涨,在 2023年中旬,占比已经达到了 34%。
不过,与美国比较「简单直接」的拒止不同,欧盟的做法,则要「道貌岸然」一些。
在 2023年 6月 14日,欧洲全体议会以 587票赞成,9票反对,20票弃权,投票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规」,以下简称为「新电池法」。
「新电池法」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生活中可见的几乎所有电池都被包含在内。
电动汽车里的「动力电池」自然也名列其中,要受到该法案的监管与影响。
关于这个「新电池法」,主要有三大核心内容:
1、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
要求企业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向欧盟出售的电池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
(碳足迹: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足迹的计算涵盖了产品或服务从生产、运输、最终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
2、设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
确定关于废弃电池最终有多少可以进行回收的百分比。
3、提供「电池护照」
动力电池被明确要求具有电子记录,只有拥有电池护照的动力电池,才能进入欧洲市场。
「电池护照」大体上可以简化理解为:记录电池全生命周期所有数据的工具。其中主要包括:电池基本信息、价值链主体信息、循环信息、耐久性信息。
「电池护照」及相关认定规则,可能成为后续产品生产、销售的准入门槛。
而总结起来,欧盟「新电池法」给中国电池制造商和车企,带来的主要挑战有以下几点:
1、中国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生产,并在欧盟售卖的动力电池,碳足迹要向欧盟汇报,并且要根据欧盟的计算法则计算碳足迹。
但相比欧盟,中国电池产业碳足迹工作是近两年才起步,数据基础相对薄弱,对产业链中碳排放热点认知较晚,导致对产业链的碳足迹追踪较为困难。
毕竟「新电池法」要求追踪的碳足迹,是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也就意味着,欧盟不单止要求提供在动力电池制造商这一块的数据,还要求提供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生产、运输、报废和回收的所有数据。
而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又是非常庞大且复杂,不仅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数量繁多,并且供应链上的各家企业要使碳排放达标,并收集和提供这些数据,在现阶段还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需要满足这些需求,一方面需要整条产业链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产业链也需要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管理体系。
这必然会导致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增加。
2、「新电池法」规定了废旧电池回收的目标,并要求达到一定的回收率和材料利用率。
同时,「新电池法」中明确,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既可以是电池制造企业,也可以是把电池投放到欧盟的进口商或汽车主机厂。
这就意味着,如果中国电池制造企业或汽车主机厂选择在欧盟投资建厂,那么实现碳足迹追踪和电池护照办理,必然就会比在国内生产再出口到欧盟更加“容易、便捷”。
但这会导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和汽车主机厂,制造成本的持续上升,并最终反馈到整车价格上。这样一来,想用价格优势打开欧盟市场的难度,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加。
所以在网络上,不少人会将「新电池法」视为欧盟的「绿色贸易壁垒」。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的汽车工业,减少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当前阶段性领先,所造成的冲击。
中国品牌的「大后方」
在我们自己的舆论场,在论述双边或多边关系时,总会出现“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样的表述。
我想,大概是因为在我们的骨子里一直坚信:成为伙伴朋友,总比成为敌人好;彼此成就,总比恶性竞争强。
可纵使我们的初心始终充满善意、愿景始终坚信美好,但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却并不会单纯以我们单方面的意志为转移。因为这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变化与规律。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充满乐观与善意,来期待事物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又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修炼好内功」以备迎接最坏的变化。
而回归到我们目前暂处领先地位的新能源汽车本身,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面对逆全球化阴影下的各种贸易壁垒,我们的「内功」又是什么呢?
透过这次,时隔四年再回归度的「北京车展」作为一个观察窗口,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产品端,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平台架构、动力电池性能、驾控表现、智能座舱水平、智能驾驶能力、充电补能效率、补能网络布局……
这些对产品体验具有关键影响的方面,均具备了跻身世界第一梯队的能力,甚至是拥有着绝对领先的优势。
并且,从此前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突破 50%,这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数据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与接受。
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829.2万辆,占全球销量的 56.6%。预计 2024年的国内年销量将突破千万大关。
有了国内市场这个「千万级别」的巨大基本盘,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尤其是走到相当复杂多变欧美市场,其自身的抗冲击能力、博弈能力必然会更强。
这就有点像是一场竞技游戏,当对手发现用连续蛮横的进攻,依然打不动你的「血槽」时,或许他们就会愿意回到桌前,用更理性的方式来解决分歧与争议。
结合最近一个热门论述:“新时代,也要有大后方的概念。”
那我认为,当下国内千万级的新能源市场,正正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竞争时,最坚实、可靠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