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控股计划与东莞金控联合竞拍的消息,让东莞证券的股权转让事宜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当下,东莞证券正在逐步推进IPO,财报更新后其审核状态已恢复至“已受理”,但股权的变动以及业绩的连年下滑,都为东莞证券的IPO之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的阴影。
东莞证券的股权转让事宜获新进展。
8月2日晚间,东莞控股公告,为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深化未来发展战略,公司拟与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金控”)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拍锦龙股份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的东莞证券20%股权。
以东莞证券本次挂牌参考价计算,东莞控股受让东莞证券的股权价格约为8.06亿元,东莞金控受让东莞证券的股权价格约为14.65亿元。
事实上,此前东莞控股和东莞金控就已分别持有东莞证券20%的股权。若本次竞拍成功,东莞金控持有东莞证券的股权将增至32.9%,成为第一大股东,东莞控股持股增至27.1%。
据了解,东莞控股、东莞金控以及东莞证券另一股东东莞金控资本的实控人都是东莞国资委。所以东莞国资控制的股权将会上升至75.4%,其话语权无疑进一步增强。
当前,东莞证券正处于IPO的关键时刻。今年3月31日,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东莞证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而近日,东莞证券已更新了相关的财务资料,恢复了IPO审核,目前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东莞国资拟拿下东莞证券20%股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1987年,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标志着资本市场的起步。紧接着1988年,全国范围内首批三十多家证券公司陆续成立,由东莞市组建的东莞证券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市属券商,东莞证券迅速成长,在东莞地区市场份额占有率一度超过六成。
不过,2007年,东莞市对东莞证券的绝对控股权发生了变化。彼时,在严禁混业经营的金融新规之下,东莞银行旗下企业手握的40%东莞证券股权,必须要向社会资本转让。
此时,锦龙股份董事长杨志茂“入局”,他通过旗下的锦龙股份和新世纪科教,吃下东莞证券共计44.6%股权,成为了东莞证券第一大股东。
收购东莞证券也给了杨志茂巨大的回报。2007年收购东莞证券之后,2009年锦龙股份净利润大涨837.05%。并且在股价表现上,2007年收购东莞证券后,锦龙股份股价开始上行,2015年年中触及53.67元高点。杨志茂也因此身家暴增,2015年以14亿美元净资产问鼎东莞首富。
不过,随着锦龙股份陷入流动性“枯竭”等问题,去年11月3日,锦龙股份拟转让所持东莞证券20%的股份。仅一个月后,锦龙股份再发公告,拟调增转让东莞证券股份的比例至40%。
7月26日晚间,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其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转让底价约为22.72亿元。
就在几天后,东莞控股就发布了公告,拟与东莞金控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拍前述东莞证券20%的股权,其中东莞控股拟受让10650万股股份、东莞金控拟受让19350万股股份。
据了解,此前东莞控股和东莞金控就已分别持有东莞证券20%的股权。若本次竞拍成功,东莞金控持有东莞证券的股权将增至32.9%,成为第一大股东,东莞控股持股增至27.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9日,锦龙股份还公布了一则《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称与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金控资本”)达成了初步意向,东莞金控资本将会收购锦龙股份所持有的20%股份。不过,当前该笔交易尚未落地。
事实上,东莞控股、东莞金控、东莞金控资本均为东莞国资委实际控股,因此,若这两次收购顺利进行,东莞国资控制的股权将会上升至95.4%,国资将占据绝对话语权。
从宏观视角来看,地方国资谋求券商牌照的动作愈发常见。仅2024年,就有湖北国资收购长江证券股权,浙江国资收购湘财股份。此外,长春市国资企业受让东北证券股权事宜也在推进之中。
漫长的IPO之路
东莞国资耗资超20亿参与竞拍东莞证券20%股权,说明国资对其非常重视。
据了解,东莞证券目前在全国范围有逾3300名员工,旗下分支机构达103家,另全资拥有东证锦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东证宏德投资有限公司,并参股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当前,东莞证券正申请在深主板上市,并且是当前排队券商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公司。
早在2015年6月,东莞证券便踏上了IPO征程,递交了首发上市的申请材料并顺利获受理。随后,在2016年冬末之际,东莞证券圆满完成了首发反馈意见的回复,并于2017年初披露了更新后的招股书预披露。
然而,就在2017年5月,东莞证券的IPO进程却意外“折戟”。据相关媒体消息,这一变故与持有其40%股权的锦龙股份实控人杨志茂涉及刑事案件有关,东莞证券因此受到了牵连。
转眼到了2021年2月,东莞证券才重新迎来了恢复审查的曙光,并在2022年初春时节成功通过了首发审核。然而,即便过会,东莞证券却迟迟未能拿到上市的批文。
随着2023年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深交所于当年3月初受理了东莞证券的IPO平移申请。但由于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过期,东莞证券IPO审核自今年3月31日起进入中止状态。
6月29日,东莞证券终于更新了提交的相关财务资料,恢复了IPO审核,目前审核状态为“已受理”,而其他几家排队券商的状态则还停留在“已问询”。
不过,正值此申请上市的关键时期,东莞证券的股权变动加剧了其IPO的不确定性。
如今,随着东莞控股、东莞金控组成联合体,计划共同收购锦龙股份挂牌的东莞证券20%股权,不仅稳固了东莞证券的股权,也给“徘徊”在上市之路的东莞证券打入了一针强心剂。
值得一提的是,在券商板块估值偏低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动下,券商的IPO之路似乎并不顺利。自2023年2月1日信达证券上市之后,再无中小券商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就在不久前,上海证监局网站披露,华金证券撤回了上市辅导备案。6月28日,上交所同样披露称,终止华宝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原因是发行方及其保荐人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业绩持续承压
东莞证券上市的“障碍”不单是股权变动。业绩,永远是决定公司能否顺利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指标。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均发布了最新修订版的上市规则,对拟上市公司的市值及财务指标设立了新“门槛”。此次修订不仅适度提高了主板财务要求,也强调了拟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虽然当前东莞证券净利润依然为正,但从招股书来看,2022年、2023年东莞证券的营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数据显示,2022年,东莞证券的营业收入下滑37.88%、归母净利润下滑20.61%;2023年再度双双下滑,其中营业收入下滑6.26%、归母净利润下滑19.70%。
进入2024年后,业绩依旧延续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东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下降16.96%,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4.85%。
此外,在招股书中,东莞证券还预计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将同比下降10.20%至下降0.7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00%至下降10.47%。
具体来看,下降幅度最大的莫过于东莞证券的投行业务。
报告期内,东莞证券的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分别为3.71亿元、2.66亿元及 1.99亿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别同比下滑28.48%、24.92%。
对此,东莞证券表示,投行业务净收入的下降主要受IPO 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少的影响。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东莞证券合计保荐了20家企业的IPO,诸如联瑞新材、小熊电器、卡倍亿等。其中,2023年仅完成3个IPO项目。
除了投行业务收入下滑的“内忧”,近年来东莞证券在投行业务上也面临一定的合规问题。
今年5月10日,东莞证券作为泉为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未对上市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交易真实性审慎核查、未按规定完整填报2019年度现场检查报告,东莞证券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除股权转让事宜尚未落地、业绩持续下滑外,东莞证券近期也出现了高管的频繁变动。
2024年2月,李志方卸任公司副总裁、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等职;5月,潘海标卸任公司总裁一职,由董事长陈照星在董事会聘任新的总裁前,代为履行总裁职务。同月,因工作调整,免去了郜泽民的副总裁等职务,以及郭小筠的合规总监等职务,两人转任公司高级顾问。
总的来看,东莞证券的股权转让和IPO之路充满了变数和挑战。在国资股东的加持下,东莞证券能否顺利实现资本市场的华丽转身,还需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