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经典》,姜昆主编,鲍震培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内容简介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她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她说唱兼备,各地方曲种数量众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该书包括古代曲艺、近世现代曲艺和当代新创曲艺作品共103篇,涉及相声、评书、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扬州评话、梅花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四川清音、山东琴书、东北大鼓、莲花落、数来宝、快板书、单弦、南音、粤曲等全国各地比较流行曲种以及《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曲艺作品。
入选作品皆经过曲艺界专家多次研讨,以作品的文学性强、艺术性高和传唱性广为统一考量标准。阅读对象为中国文学艺术研究者、曲艺专业人员、曲艺爱好者和学习者等。
目 录前言
一、古代曲艺作品
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韩擒虎话本
话本 快嘴李翠莲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诸宫调 董解元西厢记
元刊平话武王伐纣书
词话 薛仁贵跨海征辽
词话 莺哥行孝义传
历代史略鼓词
弹词 再生缘
子弟书 露泪缘
子弟书 忆真妃
木鱼书 花笺记
潮州歌册 陈三五娘
二、近现代曲艺作品
山东大鼓 空城计
山东琴书 梁祝下山
山东快书 武松打虎
徐州琴书 猪八戒拱地
乐亭大鼓 双锁山
铁片大鼓 姜太公卖面
京东大鼓 武家坡剜菜
西河大鼓 玲珑塔
奉调大鼓 宝玉娶亲
木板大鼓 贾宝玉夜探潇湘馆
大调曲子 韩信卜卦
南阳三弦书 白绫记
河南坠子 宝玉探病
河南坠子 李逵夺鱼
京韵大鼓 丑末寅初
京韵大鼓 长坂坡
京韵大鼓 大西厢
京韵大鼓 黛玉焚稿
京韵大鼓 宝玉探晴雯
岔曲 风雨归舟
单弦 杜十娘
联珠快书 蜈蚣岭
梅花大鼓 鸿雁捎书
东北大鼓 芈建游宫
评书 三国·温酒斩华雄
评书 三侠五义·三吃鱼
评书 聊斋志异·梦狼
评书 隋唐·三探汝南庄
相声 小神仙
相声 八扇屏
相声 扒马褂
相声 夸住宅
相声 山东斗法
莲花落 摔镜架
数来宝 同仁堂
二人转 蓝桥会
二人台 五哥放羊
兰州鼓子 鸳鸯记·巧遇
潞安鼓书 罗成算卦
青海孝贤 老鼠告状
陕北说书 刘巧团圆
苏州评弹 玉蜻蜓·庵堂认母
苏州评弹 白蛇传 ·游湖
苏州评弹 珍珠塔·妆台报喜
弹词开篇 莺莺操琴
苏州评话 白玉堂
四明南词 双珠凤·楼会
扬州评话 武松·陈洪辩罪
扬州评话 清风闸·皮五癞子打肉
绍兴莲花落 娘家节诗
扬州清曲 水漫金山
扬州弦词 珍珠塔·道曲羞姑
常德丝弦 双下山
福州评话 虾米俤
南音 因送哥嫂
南音 客途秋恨
粤曲 再折长亭柳
四川清音 小放风筝
四川竹琴 三英战吕布
金钱板 武松闹庙
四川扬琴 活捉三郎
湖北小曲 苏文表借衣
湖南渔鼓 乾隆访江南
广西文场 五娘上京
三、当代曲艺作品
山东快书 一车高粱米
铁片大鼓 良心
京东大鼓 送女上大学
河南坠子 摘棉花
京韵大鼓 白妞说书
京韵大鼓 愚公移山
单弦 山河泪
梅花大鼓 二泉映月
北京琴书 鞭打芦花
天津时调 放风筝
天津时调 军民鱼水情
弹词开篇 新木兰辞
评书 肖飞买药
粤曲 鵝潭夜月
四川清音 布谷鸟儿咕咕叫
相声 关公战秦琼
相声 夜行记
相声 买猴儿
相声 虎口遐想
相声 五官争功
快板书 劫刑车
四、少数民族曲艺作品
岭仲 格萨尔王传·姜岭大战
江格尔 胡鲁库败北记
玛纳斯·序诗
后记
前 言此书的关键词是曲艺经典,先说“曲艺”一词,有喜爱曲艺的朋友查了古代的说文解字,“曲”字儿的解释是这样的:
清嘉庆刻本《说文解字注》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说曲,蠶薄也。用白话解释就是:像器具凹曲以承载物品的形状。有人解释作:养蚕薄。养蚕薄是养蚕用的平底竹编器具。(估计是取形容把竹篦子弯曲编织之意)这是古代人以“曲折”的“曲”字的释义;后又有人逐渐的又把“曲”的多种用意加以解释:
古代的“曲”字就像是弯曲的东西,像一块有拐角的田,后来变得又像是被揉弯的一截竹子,再后来变成了“∪”形,象马蹄铁。
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念qu,上声,是乐曲的意思。歌曲和乐曲的节奏多变,声音高低起伏,所以曲折的曲后来有了乐曲的意思,也是一种韵文形式,如元代的元曲。
朋友问姜昆,按照这说法,不是直白、是有艺术性、曲折的娓娓道来的一种韵文形式的艺术,如果是这样的话,“曲艺”两个字概括在中华民族口头说唱艺术种类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中国诸多的“艺术种类名称”中,“曲艺”这两个字儿应该是最有特点的。它不像音乐、舞蹈、戏曲、戏剧、杂技这么鲜明,可以让人望文生义,一看就知道:它指的是什么样的艺术门类。
清康熙间刻本《礼记集注》
而曲艺是典型的“古词今用”,据戴宏森等人研究,“曲艺”最早出现于《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 此处“曲艺”一词即“小小技能”之意,后来渐渐引申为工艺、艺术方面的技能、技巧。如唐诗中有“曲艺争工巧,雕机变组紃。”是言织工工艺之美。
清代以来渐渐指戏曲、歌唱一类的技艺。谭凤元、金受申《单弦表演艺术》一文中提到1919年张云舫编《海三姐逛东安市场》有“小三姐儿听了各样的曲艺”,当时民国报刊中此类用法也有很多。
30年代南方粤曲兴起,被明确称为“曲艺”;北方因曲种多样而呈现“杂耍”“曲艺”混用的情况。1946年北平曲艺公会成立,著名单弦艺人曹宝禄被选为曲艺公会的会长,至今还可以找到曲艺公会花名册的文物。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949年7月1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时,有关方面负责人倡议建立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他们选择‘曲艺’这个词,作为这门艺术的统一名称,这个倡议获大会通过。22日成立了中华全国曲艺改进会筹备委员会。
《中国曲艺通史》
第一次文代会被看做是“曲艺”统一定名的开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推动着曲艺的改进,说唱艺术重新受到诠释。
经过几十年作品经典、公认大师和爱好者人气的积累,“曲艺”这一即古色古香又具艺术品位的“雅词”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文代会上宣布“上市”,盘踞茶园游艺场多年的“杂耍”,这个虽然亲切但带有一丝随意和轻视的“俗称”终于彻底退出语言类说唱舞台,归属于杂技艺术的某一类技巧中。
《汉语大词典》上解释曲艺,是中国说唱艺术的总称。我们进一步地具体展开来说:
曲艺,就是一种用“连说带唱的形式”,既有一定之规,又可以根据现场效果、随时即兴自由发挥,更能依据舞台下的观众反响,产生积极的良性互动。“演出时长”和“情绪节奏”均可微调、极其生动灵活、充分体现创作智慧,在对“观众审美心理”的把握和挑战中,甚至能享受到那种“完全不可预知的意外乐趣”,是一种“集知识广博、技能娴熟、应变能力于一身”的,台上台下有互动、有共鸣,有拘无束的说书讲故事。
可以这么说,中国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极具地域方言特色的“民间歌唱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两者,在长期发展中不断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照顾,在追求“相互烘托、尽善尽美”的演绎和升华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连说带唱、兼顾肢体造型,节奏韵律、相得益彰”,“老少妇孺皆能懂,鸿儒白丁都喜欢。”极富感染力、深受社会大众拥戴的,既普惠、又走心的艺术形式。
《中国的曲艺》
再说经典。由于历史和美学的“崇雅贬俗”观念,曲艺长期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玩艺儿”,很少有人考虑曲艺经典的问题。
当中央文史馆提出要编写“曲艺经典百篇”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在几千年的曲艺发展的长河中蕴藏着浩如烟海的曲艺经典,远远不是百篇所能概括的。总结中华曲艺经典,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文献价值来看,本书收录的从古代变文到明清曲艺,1949年前的近现代曲艺乃至1949年以后当代的曲艺优秀作品皆囊括在内,不管收集到的文字材料,还是音像以及图像资料,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现实需要来看,无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普及,还是作为曲艺艺术教育教学的参考,以及提高曲艺界的文化自信都有极大的意义。
而对于曲艺本体最重要的曲艺创作来说,优秀的曲艺经典应该成为曲艺创作的标准和范式,真正优秀的曲艺作品经过经典化的积累,不仅仅是创作和呈现,而且还会留下来和传下去。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优秀经典往往是经过很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一遍拆洗一遍新”达到的艺术美学至境,这句有名艺谚正是揭示了曲艺经典化的过程。而另一句艺谚“人保活,活保人”则更形象化地说明演员个体与作品的相互关系,说明曲艺经典在曲艺表演中的重要性,为什么会有“活保人”,靠的就是经典的魅力,是曲艺经典重排的活态传承。
《中国曲艺艺术论》
文学原创性是我们收录经典的第一个标准。中国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曲艺艺术溯源于先秦时代,形成于汉唐时期,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古代说唱文学有很多已属于经典,无论在大众情感的抒发方面、民间智慧的总结方面、在汉语口语的运用方面,民族的歌唱和演奏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唐代变文、宋代话本、鼓子词、金元诸宫调、宋元平话、明代词话、清代的弹词和子弟书等等文献文本具有原创性,如《目连变文》成为后世所有目连戏的母体,《王昭君变文》是最早说唱昭君故事的曲艺,在南音、梅花大鼓等许多曲种中都保留此曲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之于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三国志平话》之于《三国志通俗演义》,《董西厢》之于《王西厢》,包公系列词话之于《三侠五义》,无一不是首创之功,可以毫无讳言地说,曲艺是创造古代艺术经典的“母体”形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名录纪实》
曲艺经典意味或是曲艺文学体裁的初成,或是曲艺音乐范式的草定,或是某种故事题材、人物形象的选择,或是民众价值观和思想情感的呈现,或是综合之前所有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清末以来的曲艺更带有文学互文性,与中国小说、戏曲的经典形成互文,改编最多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西厢记》《聊斋志异》《三言》等名著。互文性是产生曲艺题材的来源,好的改编篇目无不带有新的生发和创造,塑造了可亲可敬可叹的人物形象,演绎众生百态人性人情,曲艺在演绎经典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经典。
说到曲艺的原创性,还要首推相声。
相声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传统相声具有高度发达的原创性,即使有的创编思路来自民间笑话或民间神话、故事、传说等,创作成分仍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对口和群口相声,其口语对话的形式非常独特,即使单口相声也不同于一般讲故事,它是喜剧性的,以达到令观众发笑的效果为目的。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传统相声指清末出现至1949年期间演出的作品,总数在200段以上,应该说并不是个体创作而是早期相声艺人集体长期实践和传承的结果,是叹为观止的中国民间智慧的结晶。1949年之后的新相声作品在题材、主题方面亦富有极大的开拓性。
曲艺善摹地方之景、叙地方之事。曲艺经典具有摇曳多姿的地域性特征。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曲艺扎根民间,作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与生俱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讲述地方传说,演绎地方风情的作品,在很多曲种中占有重要位置,比如流行于福建泉州、福州、广东潮州一带人喜唱南音,最经典的作品是《陈三五娘》,讲述泉州人陈三到潮州与五娘邂逅的爱情故事,与当地地方戏《荔镜记》形成互文。弹词中的《珍珠塔》源于苏州吴江同里镇,《三笑》说的是苏州明代吴中四才子的故事,《白蛇传》叙述了流行在杭州西湖的白蛇青蛇和许仙法海的恩怨纠葛。
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描绘了一幅幅扬州市井的风俗画,数来宝《同仁堂》唱颂北京城里的各种买卖铺面,山东快书《武松打虎》《武松打店》唱的是《水浒传》中山东好汉武松的故事。二人台《走西口》《五哥放羊》则以塞外风光作为叙事背景。
东北二人转、河南曲艺、京津冀曲艺、四川曲艺中也有不少是结合本地风土人情的代表作品,这是曲艺具有服务于地方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曲艺邮票
曲艺擅说地方之言,唱地方之调。可以说曲艺是方言的艺术,但这种方言并不拘泥于某个地方的语音,曲艺方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艺术化的方言,最大限度地拓展观众群。
如京韵大鼓从河北木板大鼓衍变而来,一开始用河北方言演唱,被观众戏称为“怯大鼓”,继而刘宝全等人进行改良,用北京语音演唱,因而获得了京津冀广泛的观众群,遂定名为京韵大鼓,后形成刘派、张派、白派、少白派、骆派等艺术流派,各流派拥有不同的经典曲目。
以“学”为特色使用方言的评书、快板、相声等也在以地方方言的亲和力赢得听众。在方言渐行渐远的现代社会中,曲艺经典必将以保护地方方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而备受重视。
曲艺是集文学、音乐、表演等诸多要素为一体的舞台艺术,艺术性当然是考量经典的主要标准。
那些散发艺术魅力、为群众喜闻乐见、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作品无疑应列入经典的行列。曲艺传统书(曲)目,呈现文本文学性强、叙事与抒情结合、艺术手段丰富多彩的艺术性。
《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曲艺杂技志》
与姐妹艺术戏剧艺术相比,曲艺以演员叙述性表演说唱故事,同时还有非常鲜明的抒情特色,曲艺与戏曲相比,更多是诉诸听觉的语言艺术,好的唱词讲求雅俗共赏的文学性,利用“合辙押韵”“贯口”“垛字句”“对仗”“联喻”“双关”等诸多修辞手段,舌耕之,巧言之,善辩之,运用口语语言艺术达到淋漓尽致、诙谐风趣的艺术境界。
曲艺是叙事艺术,无奇不传,传事之奇,传人之奇,传人之常情,演世上悲欢离合,抒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六欲,无巧不成书。拿评书来说,评书艺术运用“开脸儿”等“赋赞”、“摆砌末”、“明笔”、“暗笔”、“伏笔”、“惊人笔”、“倒插笔”、“书中扣”、“蔓上扣”、“连环扣”等丰富技巧,醒木一拍压四座,艺不惊人死不休。
相比较戏曲,曲艺作品更善于片段式叙事,往往截取生活片段,浓墨重彩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如同影视剧里的感情戏、“内心戏”。许多多多萦绕在听观众耳边、挂在听观众嘴边的熟曲热段都是传唱至今脍炙人口的优秀曲艺经典。
曲艺经典的民族性特征,更鲜明地体现在少数民族曲艺中。我国少数民族说唱丰富多彩,本书限于篇幅,只选取了代表性的曲篇:岭仲艺人说唱的《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史诗,玛纳斯齐说唱的《玛纳斯》是新疆柯尔克孜族史诗,陶力或乌力格尔艺人说唱的《江格尔》是蒙古族的史诗,这三大史诗堪称东方史诗的典范,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
《中国曲艺志》
另外我国传统曲艺源自民间,口传心授久矣,向无定本,即使有一些,版本也比较芜杂,所以我们的所选文字,不可避免可能和原文有所出入,故在此说明。
最后说说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是建国以来曲艺作品的突出亮色,传达了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艺红色经典是凝聚了我们时代的高光和人民的温度的作品。它们深深植根于解放区和建国以后新曲艺土壤中,被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洪流所激活。
入选的作品如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陕北说书《刘巧团圆》,评书《烈火金刚·肖飞卖药》,快板书《劫刑车》,天津时调《军民鱼水情》,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等,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思想感情和美好生活愿望,具有旗帜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教育引导功能。
愿此书开卷有益,沾溉后人,打开一扇认识中国民众真善美心灵和民间智慧、了解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艺术之窗,愿我们的轻骑兵曲艺,根深叶茂,锦簇花红,愿曲艺经典的艺术魅力世世代代永永远远地传承下去!
姜昆 鲍震培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
后 记2017、2018、2019、2020、2021、2022,难忘六载春秋寒暑,难忘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份份文稿,一张张照片,一句句话语,一张张笑脸,北京、天津和全国的曲艺人,为了一个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在北京陶然亭中华曲艺学会暨相声博物馆筹备处的会议室里,一次次的讨论,一次次的筛选,有时为一个作品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找不到一张照片愁眉不展,有时为项目的进展而欢欣鼓舞。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共谋大局,而这,正是我们百篇项目的团队精神。
讨论间歇的时侯,听曲艺家赵连甲老师、理论家高玉琮前辈谈谈早年间曲艺圈里的那些事儿,听蔡源莉老师说说当年组织撰写中国曲艺志的艰辛,听曲艺杂家崔琦老师讲相声三字经,听非遗理论家常祥霖老师的理论高见,亦是非常受益。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
从开始的300篇,到150篇,精简再精简,面对大量含英咀华的优秀作品编委们难以取舍,许多精彩的篇目只好忍痛割爱。原来确定下限是1949年前包括古代曲艺、近现代曲艺的102篇,后来又整理了1949年之后的当代曲艺38篇。
经过课题组和几轮专家的筛选,从以上140篇作品中精选了102篇,按照时间的顺序,包括古代曲艺作品15篇,清末民初到建国前的近现代曲艺作品63篇,建国后的当代曲艺作品21篇,少数民族曲艺作品3篇。涉及的曲种有50多种。配有包括演出剧照、生活照、实物照、书场、书影、唱片、海报等200多张图片。
期间,多次召开专家组会议,分别就《中国曲艺经典》选取的曲艺种类、篇目类型、时间节点、文稿体例、图片选取等方面进行商讨,项目进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赴福建泉州、四川成都、北京、天津等地收集曲艺唱段、文稿、图片资料等信息。
2020年疫情,给最后的筛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专家还是最后的评审都本着认真负责、不能让经典书籍有缺失和遗憾,经过认真比较和选择,最终把意见集中给了编委会,评审和专家都写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意见,在此,我们选择几位评审和专家的意见披露如下:
《中国历代曲艺作品选》
陈连升:我认为所选的曲目应该是含金量最高的,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都是经得住推敲的,演员也一定是有造诣的,这些节目能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有保留价值。
田连元:曲艺节目源远流长,仅从敦煌石窟发现的变文、佛经故事就够百集,更何况历代传唱传说的诸多脚本,加之话本小说,拟话本等文学作品都是接地气通民心的东西,所以她才能千古不衰,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即至当今科技大发展之际她也渗入各种传播形式改变着自己,完善着自己,扩大着影响,以求新的突破。这便是她的生命力。
崔琦:此次编纂发现2014年姜昆、董耀鹏主编的《中国历代曲艺作品选》有部分篇目一样,是否可以减少这样的重复。(后来按照这个思路删减了大部分古代作品。)
蔡源莉:白雪遗音、霓裳续谱这两个词是书名应该删去,玛纳斯齐是指玛纳斯说唱艺人,不是曲种名;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曲种名应为岭仲……
风吹过,它们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还有很多金玉良言,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对此,编委会十分重视,对于具体篇目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编委会讨论和专家研讨等方式,确立篇目的增删。
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参与项目的主要专家有曲艺表演艺术家、一级编剧赵连甲先生,文化部非遗专家常祥霖先生,中华曲艺学会会长刁惠香女士,曲艺网总裁、中华曲艺学会秘书长陈维平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蔡源莉女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慧明女士,曲艺评论家、原北京曲协副主席崔琦先生,集贤弘艺文化中心主任谢岩先生、《北京日报》社高级记者彭俐先生、南开大学李刚先生等。
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编剧高玉琮先生全程参与项目并做出很多工作,不幸于2019年因病逝世,向他表示沉痛的悼念和深切的怀念。
感谢对编纂此书提供鼎力支持和帮助的曲艺界和学术界的同仁老师们(按姓氏拼音排序):陈连升、陈梅生、陈玲玉、陈晓岚、范军、范小莉、冯建志、高洪胜、高博文、郭学东、耿柳、韩应莲、郝雨、何红玉、籍薇、冀承仁、李少杰、李静、穆凯、佀童强、宋好、孙宏亮、盛志梅、田连元、尤春成、翁仁康、徐枫、阎永利、张博、张少海等。文化艺术出版社责任编辑贾茜等老师为本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22年6月
《中国俗文学史论》
主编简介姜昆,1950年生于北京市,大学本科学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等,现为中国文艺志愿服务者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会长。
1976年,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担任相声演员。自1983年始担任中央电视台编导组成员,并连续多年担任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戏曲曲艺类奖 。1998年创办中国相声网(中国曲艺网前身)。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1年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2012年被文化部评为相声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先后创作演出了《如此照相》《诗歌与爱情》《我与乘客》《祖爷爷的烦恼》《虎口遐想》《着急》《电梯奇遇》《捕风捉影》《我有点晕》《新虎口遐想》等经典作品;主演大型相声剧《明春曲》、《姜昆说相声》;著有《笑面人生》、《自我调侃》、《姜昆李文华相声选》,《姜昆表演相声精品集》,主编《曲艺》等刊物,主编《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中国曲艺概论》《中国曲艺通史》《虎口遐想三十年》等专著。
鲍震培,1962年生于天津市,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曲协曲艺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会员。著有《中国说唱艺术史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中国俗文学史论》《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中国民间戏曲说唱文化·梨园相思树》《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曲艺杂技志》《我的父亲常连安》(执笔)等专著,主编《沽上百戏》等专著,荣获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第六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奖。